喀提林反叛 | 政治游戏的规则


关键字:阳谋vs阴谋
上期说到,罗马共和国末期,社会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普罗大众债台高筑,生活举步维艰。于是,一些政客提出,要取消一切债务,而这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那他们的诉求能得到满足吗?
1、阴谋政治
这得看谁领导了。
领导这次反抗运动的人叫喀提林,他是个破落贵族,靠借钱竞选当上了非洲总督,后来,他竞选最高执政官失败,因而欠下了一屁股债。
而像他这样失败的政客其实还有很多,他们也都债台高筑,于是,喀提林便鼓动大家发动了这场革命。
按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更何况这些政客还是为了自己的抱负而欠下的债,理应自己偿还。
但喀提林很“幸运”,因为当时大批民众也都深陷债务危机,于是,这场革命立刻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不过,喀提林只是个野心家,并没有远大的政治眼光,于是,他采取了最直接的手段——暗杀,这样就能尽快达成目的,改善自己的境遇。
实际上,在行此下策之前,他就曾鼓动过民众阴谋叛变,要颠覆贵族政权。据说,当时他纠集了400名群众,计划在公元前65年元旦杀死执政官,并接管政府。
而政变当天并没有人参与进来,可见搞政治还得是靠阳谋,尊重游戏规则,玩阴谋诡计怕是难成大事。
那喀提林会就此罢手吗?
2、意见分歧
很遗憾,喀提林并没有吸取教训,公元前63年,喀提林再度竞选执政官,这次他又耍阴谋诡计,打算在竞选时除掉对手。
但这回他又失败了,刺杀计划被对手察觉而未能奏效,而更倒霉的是,他的对手还不是一般人,而是西方史上少有的演说家——西塞罗。
在元老院上,西塞罗用富有情感的演讲,把罗马比作父亲,把喀提林比作忤逆之子。
当然,此时西塞罗并没有直接的罪证,因此,这些控诉仅仅是含沙射影的讽刺,但最后,喀提林还是灰溜溜的离开了元老院。
喀提林看到玩政治不行,于是干脆诉诸武力,纠集起人马在高卢起事,正式向罗马贵族宣战,并毫无悬念的战败。
战后,罗马贵族分化成了两派,一派主张严惩喀提林党,对其党羽要一律处死;另一派则比较温和,主张只拘禁喀提林。
两派产生了激烈的争执,甚至闹到了拔剑相向的地步。
按说喀提林明摆着要颠覆贵族政权,那为何还有贵族为他求情,主张从轻发落呢?
3、民心所向
直觉上是有人受贿了,所以才替他开脱。
按说这并非没有可能,因为当时罗马政府腐败透顶,受贿成风,但从喀提林等人后来的举动看,他们应该不会贿赂罗马贵族。因为这些人已经都负债累累了,否则干嘛铤而走险,搞武力对抗呢。
而且他们反抗的信念也十分坚定,至始至终都十分顽强,最后的比斯多利之战,3000名叛军更是战至最后一人,虽寡不敌众,但也无人叛逃,连喀提林本人也战死疆场,所以也没必要首鼠两端,画蛇添足的贿赂敌人。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会有贵族主动为他们开脱呢?
因为喀提林代表了当时的民意。
尽管喀提林反叛的动机不纯,政治眼光也不高,但他客观上确实迎合了大众的心意,以至于他死后,广大穷人依然尊重他,认为他是为民请命的斗士。
而且,罗马人对贵族处死喀提林的决议也极为不满。
因为喀提林是罗马的合法公民,而处决喀提林让人们想到了提比略·格拉古,他也是因为要为民请命,修改土地法案,才被贵族杀害的。
所以提比略死后,罗马就出台了《塞姆普罗尼亚》法案,禁止处决罗马公民。
法案的名字挺奇怪,因为它是个音译,是提比略·塞姆普罗尼乌斯·格拉古的名字,而这部法案就是为他的死而制定的。
现在时隔100年,当年的一幕恍如昨日,这就牵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我想,正是看到了以上种种趋势,才会有贵族为喀提林求情,那是谁看清了大势呢?
4、登场
是恺撒。
元老院大会上,在所有贵族都群情激奋之时,只有恺撒公开反对处死喀提林,而理由正是上面提到的法案。
可这就引发了众怒,所以当恺撒离开元老院时,一些激进的贵族便试图谋杀他,而恺撒也差点遭难,仅以身免。
恺撒的做法其实算不得明智,因为就算他能看清大势,但在那种一边倒的氛围中,他为喀提林求情也是很危险的。可这么浅显的道理,恺撒会不明白吗?
这很难考证,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不管之前怎样,这件事之后,恺撒就只能坚定的站到平民大众一边了。
恺撒的大名如雷贯耳,很多人都很熟悉。他是古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家,如果非要排序的话,那在我心里,他的位置永远是第一位的。
而像这样的主角是不能草草入场的,得做好铺垫,因此,让我们先梳理一下时代背景。
恺撒正好出生于公元前100年,这让我们在计算他的年龄时非常方便。
这一年,马略第六次当选执政官,而他之所以能连任这么多次,是因为他主导了罗马的军事改革,并率军击退了蛮族日耳曼人,拯救了罗马的安危。因此,恺撒正好出生在一个大变革时代的开端。
而之所以在这里提到马略,是因为他是恺撒的姑父,等马略去世后,他的死敌苏拉上台,于是,恺撒一家便被牵连了进去,恺撒也被迫逃离罗马,去往东方,那一年是公元前82年,恺撒正好18岁。
此后的8年里,恺撒一直都被放逐,期间虽也数次返回罗马,但却并未参与政事,直到苏拉去世4年后,他才正式踏入政坛。
那一年是公元前74年,恺撒已经26岁了。而一年后,罗马爆发了斯巴达克斯起义,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以上这些就是恺撒初涉政坛时的情况,那面对此情此景,恺撒会选择哪条政治道路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