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 | 父权社会的顶峰


关键字:父权制
上期说到,罗马战胜迦太基后,面临着两个选择:
一派主张毁灭迦太基,彻底铲除这个劲敌;另一派主张放迦太基一马,只要他不再威胁自己就行。
主帅大西庇阿显然是后者,因为战后他主持签订了和约,只要求迦太基割地赔款、解除武装。
而不久后,迦太基经济复苏,很快就还清了战争赔款。因此,很多人也抓住这一点,指责大西庇阿是在行妇人之仁。
那做为一名杀伐果断的将军,大西庇阿能是心慈手软之人吗?
1、天差地别
当然不是。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他对意大利人的态度。
大西庇阿对意大利本土的敌人可从未手软过,尤其是对周边的拉丁部落,大西庇阿会将他们斩首。
如果是罗马自己人叛变,那下场更惨,会被钉在十字架上,就像耶稣受刑那样,可见,大西庇阿绝非心慈手软之人。
既然他对自己人都能心狠手辣,那对迦太基这个手下败将,这个严重威胁罗马的外化之邦,怎么反倒“仁慈”起来了呢?
像这样的问题,人们是不愿意费事去深究的,而是喜欢直接贴标签儿,比如,说大西庇阿是“鸽派”,政治理念温和之类的。
若是一般问题,那这样理解倒也无可厚非,但这个问题不行,因为它对理解之后的罗马政策至关重要。
原因是,迦太基是罗马征服的第一个海外强敌,那如何处置迦太基,就有示范意义了。
当然,在迦太基之前,罗马也征服过海外飞地,比如西西里岛、西班牙,他们也都不与意大利接壤。
但他们的本土政权都很弱小,而迦太基是与罗马势均力敌,甚至还要强于自己的敌人,所以他才是罗马真正的海外之敌。
那罗马人能跨海直接统治他吗?
2、绝对权威
这样的问题显然太大、太复杂了,我们无法直接回答。
因为要直接统治一个地方,就要派自己人过去,并在那里建立相似的社会结构,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知道罗马社会是如何组织的。
但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它不仅指罗马的政治制度,还要说清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因此,我们只能先谈谈其特征,那罗马社会的特征是什么呢?
是“父权制”。
罗马是人类父权社会的顶点,“父亲”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那他的权力有多大呢?
“父亲”是唯一的家主,只有他一人能支配家里的人、财、物。尤其是对人身的支配,我们现代人恐怕难以理解。
罗马社会是有奴隶的,所以奴隶归家主支配,这倒也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是,奴隶以外的人也要归家主支配,也就是家主的妻子和儿女。
在古罗马,妻子如果犯了罪,那是不会交给官府的,家主对她就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那什么算犯罪呢?
妻子偷了家里酒库的钥匙,像这种“小事儿”就算犯罪,理论上,家主就可以处死她。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我一直用的是“家主”,而非“丈夫”,难道自己的丈夫不是一家之主吗?
3、忠孝难两全
还真不一定。
父权制的英文叫patriarchal,这个词也可以翻译为族长制。
这个翻译虽然更好理解,但并不贴切。
古代中国是宗法制社会,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什么是族长。
但古罗马的“父亲”可比族长的权力大太多了,我们的族长主要管理家族内部的事情,而不能直接参与国家决策。
而且中国在汉武大帝之后,就一直在打压宗族势力,所以男人成年后就可以分家过了,尤其是,如果他能当官,那族长就约束不了他了。
就算他没有出人头地,就是个普通的农民,那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起码还是说得算的。
但罗马没有分家一说,儿子就算成年,就算成家,就算有了自己的子女,甚至是当了官,也一样受家主的绝对控制,他的一切都是家主的。
家主不仅能决定子女的生死,还可以把他们卖做奴隶,就算他当了官也是如此。
而且这种权力是终身的,至死方休,家主就算疯了,也不能被剥夺父权,就算自愿,也不能放弃父权。
这些设定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古代中国算是最讲忠孝之道的文明了,那“忠”也要在“孝”之前,当忠孝不能两全时,通常会被“夺情”。
否则一个人当官了,是要听君王的,还是听家主的呢?
如果是在中国,那毫无疑问,是要听君王的;而在古罗马,却要听家主的,那罗马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4、统治范围
这是因为,罗马共和国是被贵族家族统治的,而这些大家族统治的工具是元老院。
罗马的主要权力都在元老院手里,但元老的人数有限,只有300人,而且长久以来都没有增加。
这是不正常的,因为罗马人口一直在增长,所以300个席位肯定不够。但贵族们显然不想稀释权力,那怎么办呢?
也好办,只要始终保持元老人数,永不增加,就能实现这个目标。
而他们采取的办法是:用家族锁定席位,每个席位都代表一个家族,只有家主才能当元老。
于是,为了锁住这300个席位,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分家”,子女成年也不能另立门户,这样一来,就算人口增长,家族数量也不会增长太多。
而每个家族也只会有一位继承人,他要继承的,不仅是家族的财产,更主要的,是家族的政治资源。
罗马人通过这套父权制度,就完成了社会组织工作,而这套制度的核心正是“父亲”,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外,他代表整个家族表达意见,从而完成国家的治理工作。
对内,他代表国家治理家庭成员,从而完成人员的管理工作。
这套制度有很好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但它有个缺点,那就是管理半径有限。
首先,“父亲”是元老,要参加元老院大会,因此,人们就得生活在一个城市。
其次,“父亲”是家长,要管理家庭成员,因此,家人生活的也不能太远。
这些都制约了罗马的统治范围。
其实长久以来,罗马人就是指罗马城附近的人,即便后来他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那也只是采取殖民统治,并不直接管理。
不过再后来,他们征服了西班牙、迦太基这样的地区,这些地方与意大利都不接壤,需要跨越地中海才能到达。
那他们能把殖民政策,也复制到这些海外飞地吗?
下期,我们接着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