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 | 民族性宗教的衰落


关键字:神秘主义宗教登场
上期说到,在圣经《新约》中,存在4部“福音书”,他们都讲述了耶稣从布道到受难的过程。
这些都是基督教的核心事件,但4部福音书的记载却有所差别,那么对于这么重要的问题,《新约》为何会保留4种不同的说法呢?这样做不是降低了《新约》的权威了吗?
1、走出犹太
这是因为耶稣的事迹被传扬了出去,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信仰耶稣,流传的版本自然就多了起来,尤其是他的事迹走出犹太地区,向希腊地区扩散后,这个问题就在所难免了。
可耶稣的事迹为何会传扬出去呢?
要知道,耶稣一直没有离开过犹太地区,信仰耶稣的也都是犹太人,而且,他们也不认为耶稣教是新的宗教,只觉得它就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而已。
那耶稣教是如何突破犹太群体的呢?
2、使徒保罗
按照传统说法,人们把这份功劳归到了保罗的名下。

保罗在基督教里举足轻重,为早期基督教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
而根据圣经《使徒行传》的记载,保罗曾做过三次大规模传教活动,足迹遍及半个罗马帝国,尤其是在希腊地区,保罗的传教卓有成效,建立了多个教会。
教会以点带面,将耶稣的事迹传播了出去,让西方世界认识了耶稣,都知道了他的事迹,于是慢慢发展成了基督教,其教徒也不再局限于犹太人了,而是面向了所有“外邦人”。
但问题是,外邦人都有自己的宗教,比如,希腊人有奥林匹斯众神,罗马人有朱庇特主神,埃及人有太阳神,总之,在那个宗教昌盛的年代,哪里都不缺宗教,那基督教有什么优势,能到人家的地盘儿传教,抢夺人家的信徒呢?
3、“民族性宗教”
因为基督教是“神秘主义宗教”,他相信有一种超自然力量,通过秘密的仪式,人们就能获得这种力量。
这类宗教的核心不在于“神”,而在于“密”,原因是,任何宗教都相信神秘力量,这是他们的共性,而他们的区别在于如何获取这种力量,这才是关键。
通常来说,应该按照族群来获取这种力量,比如,在同一个部落,大家信仰同一个神明,所以就会获得神的保佑,而不是这个部落的就无法获得保佑。
这对宗教来说是顺理成章的,无论是古埃及、古希腊还是古罗马,他们的宗教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从最开始的家庭神,发展到部落神,最后扩展到民族神。
最典型的就是希腊的宗教,只要是希腊人,就会信仰奥林匹斯山众神,尤其是信仰其主神宙斯。
可以说,这种“民族性宗教”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宗教,因为它能将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不过,这类宗教也有局限,那就是:一旦突破了民族,凝聚性就会滑坡,此话怎讲呢?
4、宗教“融合”
我们以罗马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罗马原来就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小城邦,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神话。
后来,他们一步步征伐,逐渐征服了整个地中海,成为了西方世界的霸主。
这其中,他们每打败一个民族,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对方宗教信仰的问题。
按道理,失败者应该放弃自己的信仰,改奉胜利者的神明。但这很难,除非对方彻底失败,失去所有的谈判筹码。
可罗马并不是这样征服世界的,他们的军队固然强大,但也不能杀光所有人,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嘛,若是能兵不血刃战胜对手,那罗马人也不会冒然动粗。
于是,很多部落都是摄于罗马的威势而投降的,这样一来,被征服者还是有谈判筹码的,至少在宗教信仰方面,罗马人不好做的太绝,不可能强迫人家改变。
因此,罗马人从实用角度出发,将对方的神明“吸收”进来,变成了自己宗教的一部分,为此,他们甚至建造了万神殿,以供奉各地的神明。

罗马人的务实精神确实帮他们解决了宗教矛盾,但问题是,那些纯正的罗马人会作何感想呢?
5、“掺水”
我们不妨打个比方。
在一家创业公司里,大家都是凭本事、凭激情才打下了一片江山,可是公司壮大后,不得不招进来一些“不三不四”的人。
比如,为了与政府攀关系,不得不安排进某某局长的公子;再比如,为了与某大佬合作,又不得不安排好某某千金。
虽然从整体考虑,这对公司的发展也许有利,但作为普通员工,大家心里难免有意见。
的确,大家都是凭真本事吃饭的,是靠无数个996、007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现在混进来这么多“闲人”,团队的凝聚力必然会快速下降,这时候再对他们讲企业文化,讲拼搏、讲奉献,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
同样的,罗马的宗教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它原本就是罗马人的宗教,现在内部成员出现了变化,民族性宗教就会失去凝聚力,体现不了罗马人的优越性了,那怎么办呢?
6、结语
这时就是“神秘主义宗教”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神秘宗教不像民族宗教那样,他们不会普遍吸收教众,他们吸引的都是某类教众,比如,罗马最流行的神秘宗教“密特拉教”,他们很受军人欢迎,在军队里特别流行。
这种神秘宗教有很多,不仅有波斯的密特拉教,还有希腊的俄耳甫斯教、埃及的各种灵修组织,以及发源于犹太地区的基督教。
最后,民族性宗教逐渐衰落,被神秘性宗教取代,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那神秘性宗教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彻底击败民族性宗教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