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面包师来说,做出一个面包可能很容易,但想把它做好又很难。
在市场上看到各式各类的面包,相信许多面包师的第一直观都是:“这个面包很简单!”,也是一个面包师在对于各类各式面包的了解逐渐根深蒂固之后,产生所谓的“眼高手低”现象。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决定一个面包师做好面包的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有哪些!
///
01
大环境
面包的生产确实是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但是我们从环境举例子:在自己工作的环境,跟在家做;在南方做跟在北方做;在平原做跟在高原做,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
那最终导致这个结果好坏的主要因素就是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而且环境温度与湿度是不太容易改变的。
///
02
设备
通常做出好的面包需要固定的流程、稳定的设备、会做的面包师就可以完成对于面包的生产。
复习
点击这里,学习生产流程
曝光!1个面包师12小时制作90种面包!【后厨生产流程系统表单】
当然这只限于在固有模式情况下的操作,如果随着流程、设备的转变都会改变最终结果的导向是好还是坏。
那如何控制设备实现人器合一,首先要学会应变:通过个人调节,应对状况。
在醒发箱冷藏温度不正常、醒发温度不正常、湿度不正常等都是日常会出现的一些状况,我们都需要第一时间了解这个偏差值是多少,再根据现有环境进行调整利用。
通过冰箱进行冷藏/冷冻温度调整,通过温水(40℃左右)进行温度调整,通过热水(60℃左右)进行湿度调整,都会对现有状况进行改善,实现产品的正常制作就变成当务之急。
///
03
材料
惯性的思维会让我们在操作任何材料的时候都按部就班地进行,材料的改变,可能我们出错的几率就大增,从而影响最终的结果。
其主要的材料就是面粉,那么就要了解面粉的一些基础原理或者面粉的属性。
举例说明:
如国产面粉、日本面粉、法国面粉、德国面粉等这些都是我们配料表中常看到的面粉。
当我们手头没有合适的面粉时,就需要进行调配,比如国产高筋面粉8:国产低筋面粉2,来替换日本面粉,或者国产高筋面粉7:国产低筋面粉3,来替换法国面粉。
点击这里,从头学习面粉知识:
做过那么多的面包,日本粉、法国粉、国产粉到底有什么区别?
那为什么进行一个这样的配比,其替换的目的就是调整面粉的筋度,那影响筋度的主要因素其实是蛋白质。
蛋白质越高的面粉,其吸水量越高,筋度越强。
副材料如配方里的水、盐、牛奶、酵母、糖这些原料品牌、产地的调整,影响不会那么明显的。
我们只需要明白干酵母(0.3-0.5)鲜酵母(1)的比例替换就可以。
复习
点击这里,从头学习酵母换算:
面包小白快收藏!酵母用量比例换算表!从此不出错!
///
04
认知
认知是比较大方向的形容,它涉及面包知识技能的方方面面,先简单用两个小方向来说明。
# 面包种类的认知
市面上主要的面包种类基于甜面包(台式面包与软欧面包)、日式面包(吐司面包与料理面包)、欧式面包(欧法面包与丹麦面包)。
复习
点击这里,从头学习面包分类:
法式、日式、台式、德式、各种面团傻傻分不清楚,这一篇搞清楚!【最全配方】
对于甜面包需要掌握揉圆、包馅、成型橄榄等一系列基础操作,对于日式面包需要掌握调味料理、调整口感、风味保存等一系列操作,对于欧式面包需要掌握筋度的判断、温度的掌控、酵种的选择就变得格外地重要,其实操作手法都大同小异。
复习
点击这里,从头学习面包手法:
1、《学徒面包师》连载 | 10种面包师必学整形手法!面包师必备!
2、赶快收藏!布里欧修10种编辫子手法最全解析+视频!
3、基础法棍入门,整形手法一文搞定,超强图文详解!
4、多图预警!欧包必学「割纹」手法,超强图文攻略详解!看完超清晰!
# 面包筋度的认知
混合阶段:除黄油以外的所有材料混合,再慢速搅拌1~2分钟左右,形成表面粗糙又湿润粘手的面团,还有部分干粉,没有弹性与延展性的面团。
成团阶段:再慢速搅拌3分钟左右,所有材料的完全混合,通过面筋的提高,形成面团。开始围绕搅拌缸中柱旋转搅拌,仍粘手但是无延展性,容易断裂。
扩展阶段:在慢速搅拌3分钟,快速搅拌2分钟左右,面筋不断的增强,面团的表面开始变得光滑,具有弹性和延展性,但是拉扯仍容易断裂。(此阶段可加入黄油)
完全扩展:在下入黄油后,慢速搅拌2-3分钟左右,此时的面团表面非常的光滑,面筋已经达到很好的延展状态。
我们去拉扯面团,很好延展,会形成光滑的薄膜,且戳破后,顺着裂开的纹路平整地形成一条直线,无锯齿状。持续搅拌可听见气泡挤压破裂的声音,此时代表搅拌完成。
///
最后
面包师需要在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设备、原料,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调整生产的节奏和工艺,可以说,想要做出好的面包真的是一项挑战。
完成以上4点的理解,逐一击破,能让我们解决掉80%在做面包中所遇到的问题。
做面包时,你还遇到了哪些问题,
记得下方点赞、留言~
编辑 | 麦穗
图片来自google | 侵删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