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包王子说:
技术分为三个维度:
第1个是基础技术:基础技术就是我们学的东西,面团怎么分割?怎么搓圆?怎么打面?
第2个是知识技术体系:制作时为什么要分割?为什么要打面?为什么要发酵?为什么要烘烤?
第3种是商业技术:为什么这个面包卖的好?为什么那个面包卖的不好?为什么他们家能卖成爆品?为什么他能研发出好的面包?要洞察客户的需求,制造出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商品。
所以,我们无论是制作面包还是精讲知识,都要朝商业技术方向去努力。
吐司是面包的一个细分产品,甚至是“全世界流行”的面包之一。其在烘焙市场的占有率及知名度极高,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做形容。
在国内,吐司是各大烘焙店铺的主打产品类别之一,甚至在家庭烘焙中也有着极重的占比,通过小红书搜“吐司”有166w+的制作笔记,可想而知,吐司是多少受欢迎的面包产品。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专业的角度上,深度探索如何做好生吐司。
1
一条好吐司的标准
# 色泽程度
视觉上的冲击,才能让消费者有“掏钱”的欲望。
而表皮金黄或浅棕,颜色均匀,质地光滑无磨损也不掉渣。切面内部的颜色是乳白色,看起来像是带着珍珠的光泽。
# 触觉感知
双手触碰时,会有回弹的感觉,松软,按下去可以很快恢复形状且不会突然凹陷。而底部的手感会硬一些,支撑整个面包的重量。
凹陷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烘烤不足;相对于烘烤模型,面团重量不恰当;放室温冷却的时候,使得外皮带有湿气等等;
# 切面组织
气孔均匀蓬松,不能太紧致或者太蓬松。撕开一片向下拉,应该保持一定的连贯度。过早的断裂可能是筋度和蛋白质不够,拉的过长有可能是改良剂的作用。
烘烤完成的吐司外皮会是“皮薄肉多”,如果外皮变厚了,原因多为烘焙过度,表面烘烤时间加长了,表层外皮随即变厚。
# 口感感知
整体湿润柔软有弹性,如果增加了牛奶或者其他原料也应该是清香不刺鼻,如果味道过重到有点不适应,应该是增添了香精或者其他的添加剂。
# 外观表现
吐司的外观基本上分为“山形吐司”和“方形吐司”,而外观表现形态不同,其口感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1、山形吐司
山型吐司中最经典的是英式山型吐司 white pan bread。就是将面团放入吐司盒中,上面不加盖子,这样,烤熟的面包,会向上膨胀到一定高度,看起来像是一座座小山丘似的。
好的山型吐司体积应该是面团大小的六倍,最低不能低于四倍半。
“山丘”边缘部分应该是稍微呈圆形,而不是直角状。而且,两侧连接处,必须要有个一两厘米宽的“涨痕”,这是面团膨胀后撕裂的痕迹。
口感上山型吐司,上面“山丘”皮质酥脆,又因为面包膨胀时向上延伸,纹理较粗,口感更为松散。
2、方形吐司
因为盒子加了盖,向上膨胀遇顶,只能是方方正正的面包样子,特别像厢式货车的样子,在美国也叫做带盖吐司面包 Pullman Loaf,或者叫三明治面包 Sandwich Loaf。
口感上绵密湿润,柔软的似乎“入口即溶”。
有数据表明,一家烘焙店铺,吐司的销售占比通常在30%-40%左右,其售价及利润空间也相对常规面包会高出一截。
2
什么是生吐司
最早的生吐司出现在日本,是「乃が美」推出的。
当时想要为老人做出柔软、易咀嚼的吐司;又要照顾到对鸡蛋过敏的小朋友,希望他们都可以吃到放心的吐司。
针对这一设想,乃が美研发出不加鸡蛋的吐司。口感绵密柔软,味道则是微妙的甜,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大家的热捧。
实际上,在日本生吐司是泛指极致柔软,可以生食的吐司。在日语里,“生”也代表可直接食用的食材,是“新鲜”的意思。
生吐司没有固定的配方,有些店铺会有添加鸡蛋,有些店铺则不添加鸡蛋。
3
日销2000条的“生吐司”配方
但是如何才能做好一款吐司产品呢?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个在日本日销2000条的“生吐司”配方。
此配方可以称为万用生吐司配方,在此基础上可以稍加变换,创造制作出更多款式的吐司。
日式生吐司
- 东京烘焙职业人 -
- 配 方 -
24低温中种面团
(0-3℃冷藏)
日式高筋粉 ... 50% ... 500g
鲜酵母 ... 0.8% ... 8g
水 ... 32.5% ... 325g
盐 ... 0.5% ... 5g
主面团
日式高筋粉 ... 50% ... 500g
鲜酵母 ... 2.8% ... 28g
砂糖 ... 9% ... 90g
食盐 ... 1.8% ... 18g
全脂奶粉 ... 4% ... 40g
淡奶油 ... 12% ... 120g
蛋黄 ... 4% ... 40g
蜂蜜 ... 2% ... 20g
炼奶 ... 3% ... 30g
纯牛奶 ... 14% ... 140g
无盐黄油 ... 10% ... 100g
液体鲁邦种 ... 10% ... 100g
Wilson划重点
1、日式高筋粉可用国内高筋粉:低筋粉=7:3替代(日本面粉的面筋强度相对国产高筋面粉偏弱,所以需要搭配低筋粉)
2、烘焙百分比=(原料重量/面粉总重量)×100%,其中,面粉中重量(TFW)指的是配方中所有面粉的重量。
- 制 作 步 骤 -
1、将24小时低温中种面团中所有材料,全部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团,拉出粗糙面膜即可。(放入0-3℃的冷藏冰箱中,低温发酵24小时)。
Wilson划重点
低温发酵的原因是让面团充分发酵,将面团的发酵的香气更浓郁地散发出来。
2、将步骤1的中种面团+除无盐黄油外,所有材料倒入搅拌机中,慢速搅拌成团后,转快速搅拌,可拉出较为光滑的面团后,加入无盐黄油。
3、慢速搅拌至黄油融于面团,转快速搅拌至完全扩展,可以拉出光滑手套膜即可。
Wilson划重点
1、面团要搅拌到完全扩展,加入黄油时,黄油需呈膏状再加入到面团时慢速进行搅拌。
2、黄油较硬时面团不容易与黄油进行融合,会增加搅拌时间,这样面温容易不受控制。
4、出缸温度控制在26-28℃(夏季搅拌面团时,配方中的液态材料可以使用液态材料的三分之一冰块来搅拌,也可以将面粉提前冷藏进行降温)。
5、将搅拌好的面团,放入30℃,80%湿度醒发箱,基础发酵50分钟左右。
6、将基础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适用的克重,并制作预整形-揉圆。
7、常温25℃,松弛10分钟左右。
8、最终整形-圆柱形(放入450g吐司盒)
9、放入30℃80%湿度发酵50分钟(8分满);
10、盖上吐司盖,上火230℃,下火250℃烘烤25分钟即可(吐司模具450g)
4
Wilson经验分享
# 吐司常见的整型方法:
吐司常见的整型方法有:橄榄型或圆形、圆柱形、U型。
1、橄榄型或圆形
优点:橄榄型或圆形的整形方式对门店来说,会节省操作时间,做一个大橄榄型或几个圆形的吐司比擀卷三个面团,大大提高出品效率。
缺点:手做橄榄型或圆形的吐司,在制作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面团中的气体排净,烤出后的吐司内部气孔组织较为圆润,会出现些许大孔洞。总体来看橄榄型或圆形整形方式的吐司,吃起的口感较为柔软,产生的香气略微减少。
2、圆柱形
优点:操作正确可以排出面团内大部分的气体、二氧化碳、酒精等,做出来的面包组织细腻,也比较有嚼劲。
缺点:需要使用擀面杖操作,相比直接手做橄榄型,它耗时较长;而且要擀出前后均匀厚度一致的长条,也比较考验基本功,往往很多新手容易擀的中间窄一头宽,导致几个圆柱大小不一,最终烘烤出的吐司四边不整齐,内部组织不均匀。
3、U型
优点:面团的膨胀力与爆发力更强,烤出来的面包口感更为紧实。
缺点:
1.只能做带盖吐司,不能做山形吐司;
2.这个操作的的时候,要折叠成U型时,要拉一下再折叠,否则折叠处过厚,醒发时此处会发得比较大;
3.如果折叠处太紧实,建议交叠着放面团。
# 不同吐司盒所需面团重量的计算:
在日常操作中,我们常用的是450g的吐司盒,如果遇到其他吐司盒,要如何计算面团重量呢?
记住下面的公式:
放入吐司盒中面团的重量=模具的体积/模具面团比容积(一般设定比容积4~4.5之间)
以450g吐司盒为例。
先计算吐司盒体积:
吐司盒体积=19.6*10.6*11=2285
再计算面团重量:
2285/4=570
2285/4.5=507
根据公式可以算出面团重量在507~570g之间。
要注意:比容积越大,面团分量越小,成品越松软,组织气孔也越大;相反,比容越小,面团分量越大,成品越扎实,组织气孔也越小。
# 很多生吐司都会存在组织沉积、塌腰严重的问题
关于塌腰和沉积问题,我们曾经推送过很多次相关解决方案,可以点击下方文字,查看详情。
# 沉积问题:
1、吐司容积出问题了:需要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好模具能放多少面团,保证吐司的容积与和面团的重量相符合。
2、整型用力不当:擀开的面团要薄厚一致,卷起时控制好力度,不要过紧,收口时不要刻意的捏紧,注意手法细节。
3、发酵时机没有掌握好:注意观察面团的发酵状态,如果不太确定是否发酵到位,可以用手轻轻按压面团,观察面团回弹情况,如果面团不回弹,说明发酵过度;如果迅速回弹,说明发酵不足;缓慢回弹又没有完全弹起,则说明发酵正常。
4、烘烤温度不到位:保证底火烘烤温度要足够,如果发生沉积,可以将底火适当调高5~10℃,再查看烘烤状态做适当增减。
# 塌腰问题:
1、在面团出炉时没有震动模具,不能将面团的气体进行排出:烤好后,轻敲模具的侧面,或将模具取出后在桌子上震一下,取出后在晾晒架上躺一会。
2、在烘烤过程中,烘烤不足,导致腰部没有支撑力:回顾一下烘烤温度和时间。烘烤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面包的类型和大小而有所不同。
3、面团在配方上,面团的湿性材料过大:我认为吐司中合适的水量是面粉的70%左右。可以使用粉末材料,调节面团的含水量。
4、打面时间过长,导致面筋断裂:注意打面的程度,千万不要打过头;还需要注意打面时的面温,如果夏天过热时,需要调整打面方式,即时做降温处理。
5、面团小了:为模具准备适量的面团,如果出现缩腰的状况,要增加使用面团的重量。
另外说一句,缩腰≠失败,最近一些新潮生吐司就是在弯曲的状态下出售的,它们蓬松,柔软,入口即化,非常好吃。
# 为什么使用鲜酵母?
因为鲜酵母的耐冻性相比干酵母更好,在日常生产中,门店会经常涉及到冷藏冷冻的操作,使用鲜酵母的产品,无论是发酵状态,还是成品状态都更好,因此,在门店操作中,鲜酵母会更常用到。
鲜酵母与干酵母是可以互相换算的,酵母的用量比例换算:【新鲜酵母:干酵母:即溶速发干酵母=1:1/2:1/3】
5
各种各样的创意吐司
吐司的变换的可能性很强,市场上有很多热门产品,比如:熔岩巧克力吐司,全麦生吐司等等,而一个产品的研发方向,更多是基于拥有一个好的基础面团。
在日常烘焙店铺中,通常一款好的基础主面团,至少可以衍生出10款以上的产品,其尽可能的以有限的资源,丰富了产品线的同时,也提高了技术师傅的生产效率。
吐司看上去只是一个单品,但凭借它的变换,足以撑起一家门店。在日本吐司专门店非常常见,一家店可能只卖几种吐司。在国内,以爸爸糖、司乎为代表的吐司专门店也越来越多,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品种的吐司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吐司是“全时段”产品,早餐制作成自己喜欢的三明治+一杯牛奶,简单而不简约,满足绝大部分人群的需求。
以下是日本生吐司专卖店最新的场景应用:
所以,欢迎大家试做今天的生吐司配方,有问题可以留言,咱们保持联系,相互学习。
作者介绍 :Wilson
世界面包冠军周斌的首席爱徒
曾师从于法国MOF Michael、日本名师小仓孝树
互联网烘焙品牌大厂幕后研发负责人
作者 | Wilson
编辑 | 麦穗
图片来源google | 侵删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