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罗小川 第140篇 原创文章
不抄袭不搬运,每一篇都是原创干货
用真情实悟,传创业之道,解管理之惑
为营销人、创业者、管理者、团队长赋能
十年以后,你今天所从事的行业还在不在?
十年以后,你今天所在的公司和平台还在不在?
十年以后,你今天所干的业务和市场需求还在不在?
十年以后,你今天所从事的岗位和职业还在不在?
十年以后,你今天所服务的客户还在不在……
哪些应该会还在?哪些可能会还在?哪些可能会不在了?如果要从确定性的角度进行排序,你会怎么排?
先说我的结论,你今天所服务的客户大概率大部分会还在(除非你做殡葬、老年服务等极少数行业)!客户不买电视机了,但是会买电脑,客户不买手表了,但是会买手机......
十年后,大部分你所服务的客户还在,但是可能不再需要你今天的业务和产品了。也就是说,你今天所干的业务和市场本身可能已经不在了,你所从事的行业也有可能已经不在了,至于你所在的公司和平台,其生命力更是不可能超过你所从事的行业!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如果你所从事的行业、职业、平台以及市场需求未来大概率会消亡,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正在“坐以待毙”呢?如果行业、公司、平台、市场需求有可能不在了,但是客户大概率会还在,今天你又会怎么打算呢?
看十年,想五年,做当前!
该搬砖还是要搬砖,该砌墙还是要砌墙,但是,要把所有搬的砖累起来产生质变——不再是一堆砖了,要能变成高楼大厦。
该做啥还是做啥,但是你能往后看十年,往后规划五年,即便你该做啥还是做啥,但是你心中有了目标,有了规划,有了方向,有了大原则和大思路,未来就会慢慢不一样。
看十年,就是要看懂未来大变局,可参阅往期文章:赚钱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商业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创业的形式和内涵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就是你的眼光要能穿透迷茫期、困惑期,看懂十年以后的商业格局,找到十年后的定位和方向,定出大方向和大目标。
如果你实在没有方向,可以先简单定一个大目标,就是“坐以待币”。也就是说,你的目标是十年以后,可以不必再像今天这样辛苦流血流汗、拿命换钱,坐在家里就可以有收入。如果不定这个大目标,很多人可能会坐以待毙!
想五年,就是如何去实现。是通过建资产?建立专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基金”,做好资产配置?还是通过建团队,打造自动赚钱的自由企业?还是通过运用工具建造消费者群体,实现被动收入?还是多措并举,建立多资产收益?
如果要走建团队打造管道收入的道路,如何建团队?建什么样的团队?如何把团队变成自己的资产?如何把客户变成自己的资产,为自己创造被动收入?
做当前,就是自己现在身处什么行业?什么平台?用的是什么工具?如何能用活现有资源?如何让现有产品为我所用,作为工具为自己建造消费者?如何能用活现有平台,为自己建造自由企业?
过去的团队,不过是做相同业务的一群人,如何能变成自己的团队呢?过去的产品,不过是企业获取营业收入的载体,如何能变成自己建造消费者的工具呢?
还记得三个砌墙工人的故事吗?有的人在砌墙,十年以后要么还在砌墙,要么十年以后已经无墙可砌;有的人在砌墙,十年以后会坐在办公室画图纸;有的人在砌墙,十年以后会成为老板,更多人会为他的规划图去砌墙......
记住,他们的差距,并不是砌墙能力的差距!——不是砌墙努力与否的差距!
如果想明白了,你该做啥还是做啥,但是,未来就会不一样!如果你只是砌墙,努力砌墙,其实就是坐以待毙!
让我们一起,坐以待币!
往期推荐:
打工的风险其实远大于创业
创业的两种方式,颠覆你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