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收入模式:谋生和赚钱


         
    贫富的差异不在于收入的多少,而在于收入的模式。收入模式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人生的幸福指数。
    第一种,谋生的收入模式。可以理解为就业,也就是成就别人的业,获取主动收入,参与人的收入呈正态分布形态。
    谋生的人群,收入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极好和极差的都很少。例如快递小哥、流水线工人、网约车司机、保安等等。这些行业和赛道,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无形之手),会让收入过高和过低的人向中间靠拢。
    正态分布的收入属于线性归零模式,其收入原理是流血致胜,是加法原理,线性增长,但及时归零。
    谋生的收入模式下,结果是用加法加上去、加出来的,拨千斤就必须使千斤力,即便结果很大,也不值得羡慕。
    谋生的收入模式下,一分耕耘对应一分收获,十分收获就必须对应十分付出。例如,外卖小哥一单挣10元,那么10单挣100元,挣300元就需要30单,越往后,边际难度和边际成本增加越快,即越往高处挣钱就越难。
    今天挣300元需要送30单,昨天送的30单已经归零了,与今天的收入没有任何关系。正态分布的本质是0→1,0→1,0→1,只重复,不积累。
    快递小哥可以多流汗多送几单,可以拼命干月薪过万,但是那都是谋生,不是赚钱,因为每一分收获都是每一分汗水换来的,都是该得的,没有占到“便宜”,也没有“赚到”一分一毫。
    单靠个人时间和技能去拿结果的行业、赛道和职业,收入基本上都是正态分布。
    假如快递小哥平均能挣6000块,我要去做快递小哥,挣4000块不会太难,但是想拼命努力挣1万也基本上不可能,因为这种行业会实现“自动均衡”。红利期过后,这些行业和赛道必定越来越内卷,越来越艰难,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前途。
    谋生的收入模式最大特点是“用时间换金钱”,去工作,有收入,不工作,收入停止,即便努力工作,收入始终也上不去,下不来。当奋斗的激情消退,未来什么也没有留下。
    如果你只有谋生的认知,生命不停,谋生不止,解决谋生问题就永远解决不完,努力谋生带来的往往是被动人生。
     第二种,发展的收入模式,或者叫赚钱的收入模式。可以理解为创业,也就是开创自己的业,创造被动收入。这种模式下收入呈幂律分布(长尾分布)形态,中间不好不坏的不多,你要么成为头部,要么很容易被边缘化,中间群体会不断向两个极端转化。就如同飞机在地上和天上都能平稳,但不能一直超低空飞行,必须上升或者下降。
    幂律分布的行业和赛道里,收入原理是乘法原理、乘方原理,几何级增长,持续积累,能产生飞轮效应,越往后,越往高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边际难度和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越往后越往高处挣钱就越容易。
    赚钱收入模式下,拿到结果靠乘法,甚至是乘方公式,结果是用乘法乘出来的,甚至是乘方得来的,是自带杠杆倍数的,拨千斤只需四两劲。
    比如可裂变的营销团队,思想统一了,系统成熟了,复制起来就越来越快,根本停不下来。
    赚钱的收入模式下,即使不工作,不再付出体力脑力和精力,也依然能够获得收入,很容易同时拥有金钱和时间。懂得赚钱的收入模式,才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才能带来主动的人生。
    收入呈正态分布的行业、职业、赛道、平台不是你的事业,很难基业长青,即便火一把,也只领风骚三五年。正态分布的行业不宜作为事业归属。
    “赚”的关键是复制,自己干出来的都是自己该得的,没干了还能得到的,才是赚到的,别人干出来的,你有收益才是赚到的。不能复制就做不大,不能标准化,天花板就不够高,能复制、能标准化的行业和赛道才可能实现幂律分布。复制成功了,你就赚到了,赚钱始于复制。有了复制系统,你提高四两,团队才能还你千斤,你的一分耕耘,才可能会有两分收获,三分收获。
    赚钱的收入模式,是奋斗一阵子,付出了成本,然后能有持续的后续收益,边际成本下降了,但是收益还在,所以赚到了;而最赚钱的收入模式,是通过复制一个成功的生意来通向财富之路,是通过出售自己证实的系统来拓展市场。你只需要优化升级钥匙,只需要提升一个基数,产出自然就能以倍数级、几何级增长,你才能真正“有钱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