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恒大正式公告许老板已被带走,颇有感概。
其实,许老板不过是众多老板的一个缩影!许老板做的,其实也正是众多老板想做的,只是很多人想做却做不到而已!
无论从商从政,从古至今,曾经辉煌过的人不少,能够功成身退的人总是寥寥无几,恐怕不全是修养和道德的原因。
项目和生意、事业有没有区别?答案是肯定的,项目和生意、事业肯定有区别,而且有很大的区别。
不清楚这三者的区别,你可能有幸干成了很多项目,都没有自己的事业,最后不幸成为许老板。
项目的主要特征是利润一次性兑现,而且必须要等到最后(所有成本全部产生之后)才能兑现。
同时,项目只有基数,没有乘数,可以加财务杠杆(其实也是风险杠杆),但没有管理杠杆,缺乏积累效应。
一个项目只做一遍,中间的劳动成果基本上没法用到下一个项目上去。如同很多一次性用品经过研发、生产,辗转流通到消费者手上,最后只能使用一次就扔掉。项目实施中所有的劳动付出都只有一次使用价值,都只有一个使用场景,不能重复利用。
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不论是规划、景观还是建筑设计,都是“量身定做”的。每个环节的劳动成果只能适用于本项目,也只能匹配本项目的上下游环节,也就是说,都是一次性的。
项目所有的成本投入都只创造一次价值,而且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创造那么一次回报,而且还要等项目完成后才能兑现。
这个特点决定了项目成本是刚性的,还有可能会因为抓反复或返工而增加,但是收益肯定只有一次,最多只有一次,而且没有后续收益。
项目的周期普遍不会太长,利润兑现了,项目就结束了,你需要继续寻找下一个项目。
如果你总是在干项目,大概率只有失败才能退出。因为项目成功了就结束了,并不能为你留下事业,项目成功不等于人生成功。
项目成功了,你只能去干下一个项目……不论上一个项目多么成功,都不能保证下一个项目也能成功。干再多的项目,都很难提高下一个项目的成功率和利润,也很难降低下一个项目的风险。说白了,项目成功不等于你上岸。
成功多少个项目都很难说事业成功,但是一个项目失败了,就很有可能导致人生失败。
我们都知道,重复是专业的开始。而具体项目中的每一个模块都没法去重复。因为对项目而言,重复是有成本的,重复再多遍都只有一次利润,而利润的天花板又是限定的。
做项目可以理解为创新,每个项目都是全新的!每个项目都是全新的挑战,全新的成本,全新的风险,缺乏延续性。
做项目就是做基数,没有乘数效应,因为项目不能平移,不能复刻,不能标准化。否则,那就不叫项目了。
项目的变现途径非常单一,要么是唯一的一个甲方,要么就是某一类流量,流量变现了就结束了,等于是一锤子买卖。
不要沉迷于好项目,好项目不等于好生意,更不等于事业。因为你的交付成本太高。每一笔新的收益都要对应新的交付成本,所付出的劳动都不能重复利用,不能二次产生成果。每一个成果都需要重新付出劳动,你只能一直辛苦下去。
如果项目可以标准化,可以复刻,就变成了生意。
生意意味着同样的项目你可以重复做、反复做,还可以搬到其它地方和其它场景去做,可以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熟练,交付成本可以越来越低。
为年会编演一台戏是一个项目,年会上表演了就结束了,但是如果能到处去反复演这台戏,收观众门票,那就成了生意。
生意是项目标准化的结果,随着交付次数的增加,边际成本会减少。因为有一部分成本是固化不再继续增加的。所以,随着交付次数增加,生意的边际利润会增加。
什么是事业呢?能无限做乘数的项目就是事业,有持续后续利润的项目就是事业,二者兼备就是好事业。
能无限做乘数的项目容易做成事业。同一个项目,你可以做第二遍、第三遍直至无数遍,你的成本会不会降低?随着交付次数和数量不断增加,你的交付成本肯定会越来越低,边际利润肯定会增加。
能无限做乘数,就能批量复制第二条、第三条、第N条项目生产线,实现规模效应和商业化量产......
有持续后续利润的项目容易做成事业。所有的交付都能产生后续利润,交付越多,后续利润点就越多,每做一个项目,就增加一条现金流管道。随着时间的积累,完工的项目越来越多,你就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事业。
同样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开商、建筑商辛辛苦苦从规划到施工再到销售,花了很长时间和无数心血,只能换来一锤子买卖。
所以对房开商、建筑商、房产销售公司来讲,这是项目;而供电、供水进来了,安装要收钱,产生一遍利润,住户一直使用,他们一直赚钱,持续产生利润。
住户对房开商来讲是流量,但是对供电供水部门来讲,是存量,后续利润能源源不断。
项目的落脚点是事,得干活,需要你付出精力、脑力、体力。所以,项目产生的收益一定是主动性收入,项目越大,管理就越难,风险就越大,必然就越操心。
事业的落脚点是业——现金流管道。所谓事业,就是干事情,留下业。那么,你干的到底是项目?还是事业呢?
你干的事情,有后续利润吗?如果没有后续利润,你这辈子打算再干多少个项目呢?
项目只能做大,不能做长!真做大了,会不会成为许老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