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对了就是专业


     如果把发现目标客户到最终成交这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阶段,我们需要把这个阶段进行流程分解,以强化过程管控,提高客户经营效率和成交率。
     打个比方,如果0→1是一个步骤的话,通常人们看到的是要么0变成了1,要么0没能变成1,也就是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
     所谓流程思维,就是把0→1看成一个黑匣子,我们必须要解开这个黑匣子,看看为什么有的0变成了1,有的0没能变成1;为什么有时候0能变成1,有时候0没能变成1;0能够变成1是因为什么?是做对了什么?没能变成1又是因为什么?或者是做错了什么?
     这中间能否分解成更细更短的小阶段和分步骤?0→1的整体作用原理能否细分为更细、更小的子原理、阶段性原理或局部原理?中间能否找出几个标志性节点,划分为几个标志性的阶段,比如说0→0.2→0.5→0.8→1
     如果能,那么0没能变成1的时候,到底是卡在了哪个阶段?是还没有萌芽,在0或者0.1的时候就夭折了?还是已经走过了0.8,花都开了只是最后功亏一篑才没能变成1呢?有没有办法在0→1的路上走得更远一点……
     从营销的角度和概率的角度看,0.2和0.8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虽然最后的表现结果是购买(成功,用1表示)或者是拒绝(失败,用0表示)两种情况,但是中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虽未最终购买,但到底走到了哪一步,走了多远,需要我们有一套体系或者流程来衡量、识别、管控、推进,进而把握关键节点,强化过程管理,提升0→1的成功率。
     只要求结果往往得不到结果,不管控过程就管控不了结果。流程思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把0→1这种质变过程解析、转化为量变过程来管理和推进,通过抓关键节点,通过解析质变过程和阶段,来管控、改进、提升质变的效率和成功率。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用到流程思维,凡事都应当首先从流程上看问题,这是优秀管理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绝对不是“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就可以解决的,怎么学习才叫好好学习?成绩不好是孩子接受信息有问题?还是处理信息有问题?还是信息输出、反馈、表达机制有问题?
     流程思维中的流程不仅仅是动作和行为,也可以是思想、思维步骤,观念、理念、认知阶段,也可以是心理、情感阶段和变化过程。
     流程思维是职场人士最基础的方法论。给表弟介绍女朋友的案例中,同样用到了流程思维:让她(目标对象,女同事)想要找个男朋友,让她想找一个表弟那样的男朋友,把表弟介绍给她。
     任何事情从开始到完成都可以理解为0→1,只要不是确定性的,也就是说成功率只要不能保证100%,就可以分解成更细、更小的流程,以便从中间抓好关键节点和关键抓手,以提高成功率。
     冷水是0,水烧开了是1,我们都明白随着不断加热,水温会不断升高直至沸腾。其实,客户购买行为也一样,也是信任度、理念、需求和意愿逐步觉醒、升温直至沸腾(质变,购买)的过程。
     很多事情的成败一样是这种能量积累直至质变的过程,只是生活中沉下心来研究流程、探寻流程背后逻辑原理的人并不多。
     其实,流程化是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甚至,直接就是专业化的雏形,流程正确就叫专业。
     绝大多数企业对营销行为和过程缺乏行之有效地管控和检核,除了要求结果,除了“威逼利诱”即所谓考核奖惩之外别无他法,几乎是无从下手。主要原因还是管理者逻辑思维、流程思维以及相关理念、意识和认知缺乏。
     流程思维是营销管理和一切管理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思维。任何一件事,只要不是一切尽在掌握,就一定需要也一定可以用流程思维进一步分解流程,一直到打开所有的黑匣子,看清完整的导致“成”或者是“败”的系统原理和详细过程。
     流程思维启示我们,不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是细节决定失败。决定成功的是完整链条,是全流程,是整个系统。任何一个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让整个系统蒙受损失甚至是彻底失败,而所有链条、环节、零部件之间的协同有序,靠的一定是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定程度上讲,系统设计运行效率就代表了管理理念和思想水平,而实际运行效率就代表了组织管理和执行水平。
     销售活动的成功率不是100%,不可控因素较多,所以,销售行为一定需要用也完全可以用流程思维来进行拆解。
     根据业绩公式原理,一个小流程、小链条、小环节效率的提升,就等于整个流程、整个系统效率的同步提升。越是更细小、更简单的环节、链条、要素,其作用原理就越是清楚,就越容易理解,也越容易识别、管理、控制、执行,也越容易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越是从小链条、小环节、小细节、小模块入手来优化整个链条、整个系统,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就越小,也越能够发挥出效用。
     管理者要学会把流程思维运用到极致,运用到不能再继续分解的程度。这个时候,整个业绩系统的所有环节、链条、模块乃至每一个零部件及其运转过程、作用原理都一目了然了,从哪里入手,抓哪里能止疼,抓哪里能止痒,抓哪里效率提升最快,抓哪里边际效用最大都一清二楚了。
      先庖丁解牛,然后才能游刃有余......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