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提升认知能力


这是罗小川第 99 篇原创文章
坚持原创,每一篇都有干货
传创业之道,解管理之惑
为营销人和创业者赋能
作者罗小川,耶格易乘创业导师;
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培训;
擅长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擅长意识形态建设;对团队经营哲学、创业、
管理、培训有深入思考和长期实践;著有专著《管理是道数学题》。
普通人如何提升认知能力
      导语:一切红利都是认知的红利!你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呢?
      1.看懂本位
     一切知识都有本位,学习成长首先不是要去学习,而是去看懂知识的本位。
     小马过河的故事中,松鼠认为水很深,老牛认为水很浅,那么对小马自己而言,是深是浅应该就有清楚的概念了,而不是非要等自己去试了才知道,因为有可能这一试,就丢掉了性命。
     真不知道深浅都敢去试,我只能说小马的胆子太大了。失败者为什么那么多?因为我们都是小马,而外在世界,包括我们所学的一切知识,所接受的一切信息,到底是来源于松鼠,还是来源于老牛,我们根本不知道。
     本位很多时候会成为智和愚、昏和明的分界线。很多时候明智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本位找对没有,角色认知清楚没有。
     很多人就算是此前不明白,为什么一经提点,被点拨以后也会恍然大悟呢?因为找对了本位,找对了正确的视角和思考维度。
     如果你要问一个不是钢琴家的人钢琴好不好学?问一个不是营销高手的人营销好不好做?他们的答案对与不对都不对。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不明白逻辑,则是非皆非,褒贬皆误。
     反之,如果你去问业内人士也得不到正确答案。钢琴家也许觉得钢琴是世界上最简单易学的,也许是最难的,但不论怎么认为,都不能作为你的答案。因为钢琴家永远不可能了解数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的状态和难度。
     乔丹如果不打两年棒球,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热爱篮球。那么钢琴家如果不当几年公务员,再干几年企业,再......又如何能知道弹钢琴到底算是幸福还是痛苦呢?
     记住,所有的知识、经验、结论都不是基于事物全貌,而是基于人的本位。
     所以,最有效的学习一定是向内心学习,从内心开悟,而不是从外部学习。向外学习的前提一定是明心见性,彻底开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架构和思维框架。
      2.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架构
     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空想这件事情,因为“想”是有依据的,只不过很多人不经意间忽略了。
     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认知架构全面吗?我们在合成“事物(世界)+想法”的时候,我们在“想”的时候,用以思考的那些依据本身正确吗?
     人们相信自己,但自己真的是自己吗?不是每个人都能“今日方知我是我”的。也许你的思想不过是外界流行思潮的反映,不过是时代的产物而已,甚至,你的思想可能是别人刻意制造、引导出来的。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用以思考的那些根据和框架,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架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思维模式、观念理念及其背后的底层建筑。
     如果那些根据和依据本身就不正确,我们的所思所悟所得就不可能都是对的。说直白点,你需要重新定义一切!
      3.掌握框架
     做具体的事情并不难,难的是理清思路、看清楚框架。建一栋高楼大厦,如果你把框架搭好了,只剩下搬砖和填砖的事,就很简单了。
     思考其实也不难,难的是没有思维框架,不知道从哪里思考,不知道往哪里思考。
      三个思考点,提升你的认知
     首先是预期和目的,到底想要什么,最终想实现什么。
     目的不同,行为和方法就不同。为混个文凭而读书的人可能会不求甚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肯定不一样。
      其次是本位,每个人的状况、处境、身份、角色、位置不同,即便目标相同,大家离同一个目标的方向远近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行为、举措、方法肯定也会不同。
     拥有优势兵力自然要稳扎稳打,根本用不着兵行险招,但处在不利局面,到生死存亡关头了就只能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了。
      最后是信仰和逻辑算法,你信仰什么,你运用什么逻辑,决定了你的行为和举措。同样的状况、处境,要达到同样的目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和反应。
     为什么有人好心办坏事?很多人把事情搞砸以后才说“本来我是想……”
     这都是因为算法错误,以为自己怎么怎么做,结果就会怎么怎么样。可以说,绝大多数管理决策背后的想法都是好的,初衷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因为算法不对,导致结果总是会偏离预期。
     管理者更欠缺的是逻辑算法,欠缺逻辑推导和系统思维能力。
     正确的逻辑算法需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很多时候,你只是看不出因果和规律,不代表它不存在。
       优化你的认知架构
     计算机如果要将两个数字相乘,就必须输入信息——两个数字,以及指令——将两个数字相乘。数字是内容,指令是关系。信息内容和关系就是认知架构两个最重要的维度。
     认知架构也一样,首先是下定义的能力,定义能力决定信息内容的性质和色彩;然后是理解角色和关系的能力,这是认知架构的关键。
     举个例子,让你上台发言,台下观众的潜意识就会问,这是谁?与我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发言?他讲的是什么?我与有什么关系?总结下来,就是信息内容和角色关系!只要理顺角色关系,接受信息内容就简单了,沟通就自然通畅了。
       推荐阅读:销售的尽头一定是创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