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仍存在短板,轴承每年大量进口,国产轴承真的不行吗?


①高端轴承制造工艺要求高,检测设备精度更高,中国重要工程的设备轴承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他们产品质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是靠仿造研发产品。他们的产品用在不重要工程设备上,产能大、寿命短、质量没有什么保障,价格便宜是他们的优势。中国机械制造业就没法与欧美国家抗衡,不是一个档次。

②听一个轴承行业的老工人说:以前我们都是熟练工人,特别在磨床加工上都是慢工出细活。现在大量使用农民工,为了拿超产奖,都是拼命加大进刀量。最后的尺寸虽然是符合要求的,但表面晶相都被破坏了。另一方面,中国高铁使用的是德国授权在中国生产的轴承,用了别人的专利和技术。中国高铁用的轴承在外国可没办法生产出这么大的量来满足,很多明码专利没法绕过的,必须给钱买。

③普通轴承我们可以自给,但使用寿命和精度比进口的肯定是差一节,但唯一的就是价格优势。高精度,高耐久性的轴承我们还是不能自给。我国由于基础制造业的水平低,所以很多制造业用的上游零部件均需要进口。另一方面,中国工业产品,材质比不了先进国家是方面,技术、管理上手段落后。企业产品靠计件生产能生产高质量产品吗?在好的、在先进机床在计件生产条件下,拼命干,干的越多越好,最后机床生产质量和技术条件下降,出不了高质量和技术要求产品。国外生产的产品100件可能有1件产品不合格,中国通过计件产品最后只能是100件产品可能90件甚至更高不合格。

④关键是对待生产品思想观念,中国人对待产品,有销售市场就行,偷工减料,只顾眼前利益。日本人对待产品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对待产品每个零部件,都精而细。这是根本问题所在。工业强国,应从全民改变思想观念做起。我参观过几家日本著名的轴承公司。它们的无尘车间我印象深刻。车间虽然拥挤,但是做到了无尘装配。除此之外,曾经我也参观过几家国内的重要轴承厂。也有无尘车间,但是,车间窗户很大,许多玻璃被小鸟撞破了,无尘车间名存实亡。上上下下都视而不见,假装没看见,一个个错误,拉开了差距。

⑤把面粉制成面包本身就具有价值,这是不能忽视的。中国高铁的发展已经是在现有基础上最健康的,通过三十年的努力,从设计到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国产化率。不能脱离事实地去看待国产化的进程,一部分零件依靠进口是客观存在的,旋即达到百分之百国产化是异想天开的。在国际化背景下,这本来还不至于过分令人担心,但无疑这种环境正在产生变化,因此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是必然之举,首先解决能够制造,再考虑商业化的问题,其差别是成本和经验,但为了避免被卡脖子,需要多方寻找解决方案。

你觉得哪一个观点更有说服性?欢迎留下你客观的见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