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公司腾讯和阿里相继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财报发布当天,腾讯上涨4.8%;阿里则大跌近10%。至此,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公司在港股的市值差距越来越大,腾讯的市值已高出阿里一倍。
为什么是腾讯?为什么是这一批人在深圳创造出了4000亿美金市值的世界级公司?
他们在商业模式和管理思想上有什么领先的部分可以在全球的意义上给大家启发?
近期重新阅读了吴晓波在2015年写的《腾讯传》,吴晓波深度解读了腾讯的成长密码。其中有很多发人深思的思考和案例,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无论你是否从事互联网行业,都有很有价值的启示意义,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以下内容节选自吴晓波在《腾讯传》中对腾讯和马化腾团队的核心能力的总结,吴晓波将腾讯的核心能力总结为“马化腾的七种武器”,这七个武器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这十几年里,几乎被从业者奉为互联网行业的圣经,至今读来仍受益匪浅。
一位创始型企业家的性格和才能,将最终决定这家企业的所有个性。就如同苹果从来只属于乔布斯一样,腾讯从气质和灵魂的意义上,只属于马化腾。
在腾讯这个案例上,我们看到了马化腾团队所形成的极具个性的核心能力,我将之概括为“马化腾的七种武器”,它们包括:
第一种武器:产品极简主义。
由于起始于一个体积极小的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工具,腾讯从第一天起就天然地具备了“产品”的概念,并且认为“少就是最合适的”、“Don't make me think!(别让我思考!)”、“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
马化腾本人是“细节美学”和“白痴主义”的偏执实践者,这在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界都是早慧的。在PC时代,它的优势并不明显,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成为最具杀伤力的公司哲学。腾讯也是工程师文化与产品经理文化融合的标本。
第二种武器:用户驱动战略。
早在2004年,马化腾就提出,互联网公司具有三种驱动力,即技术驱动、应用驱动、用户和服务驱动,腾讯将着力于第三种能力的培养。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腾讯团队探索并发掘对中国用户的虚拟消费心理的掌握,他们把“虚拟道具”重新定义为用户的“情感寄托”。
在技术上,腾讯形成了大数据下的用户反馈体制,在应用性工具创新方面,提供了诸多中国式的理解。
第三种武器:内部赛马机制。
互联网世界的几乎所有创新,都具备颠覆式特征,它们往往突发于边缘,从微不足道的市场上浮现出来。身在主流并取得成功的大型公司对之往往难以察觉。
在腾讯的18年发展史上,决定其命运的几次重大产品创新,如QQ秀、QQ空间及微信,都不是最高层调研决策的结果,而来自中基层的自主突破,这一景象得益于马化腾在内部形成的赛马机制。
第四种武器:试错迭代策略。
与以标准化、精确化为特征的工业经济相比,互联网经济最本质的差异是对一切完美主义的叛逆。“小步、迭代、试错、快跑”,是所有互联网公司取得成功的八字秘诀。它要求公司在研发、反馈及迭代上,形成完全不同于制造业的制度构建。在这一方面,腾讯的表现可谓典范。
第五种武器:生态养成模式。
作为全球员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提供了管理超大型企业的中国经验。马化腾是进化论和失控理论的拥趸。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他试图让腾讯成为一家边界模糊的生态组织。他在QQ时代就提出让互联网“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生活当中”;在2013年前后,他进而提出“连接一切”和“互联网+”的理念。在对内、向外的双重延展中,腾讯形成了柔性化的组织及竞争模式。
第六种武器:资本整合能力。
腾讯是最早获得风险投资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但是,一直到2011年之后,才真正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风格。马化腾和刘炽平将腾讯的开放能力定义为流量和资本,将前者的优势和战略设想,转化并放大为后者的动力。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大、最激进的战略型投资者之一。
第七种武器:专注创业初心。
创业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马化腾,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知识型创业者。在他的创业初心中,改善财富状况的需求让位于个人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热情。在18年中,马化腾几乎摒弃了所有的公共表演,而一直沉浸于产品本身,这构成了他最鲜明的职业特征。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如果你也存在读书慢、读完就忘,读了很多书但对生活没有改变的困扰,可以关注公众号,回复【读书方法】,免费获取价值300元的《掌握2小时高效阅读法,一年读完100本书》的电子版资料。
我在学习资料里面详细拆解高效阅读公式,一步步手把手教你破解读书慢、读完就忘的难题,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读书方法论。
/重要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让大家错过推送。
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击公众号右上方“…”,设为星标★。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羽岩茶道」公众号,和我一起探索精神和财富自由之路,终身成长!
往期推荐
腾讯副总裁吴军:真正决定你“钱”途的,是格局
成大事者都有这三个品质: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扛得住事
刘润:你能担多大责,就能赚多大钱
喜欢就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