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集团前副总裁吴军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
初入职场时,为了节省打印纸,他特意设计了一段程序,将两段合同描述挤在一张纸上。
当他得意地告诉老师张国贤先生时,张先生却郑重提醒他:
“在办公室里永远不要省纸。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要花与之对应的成本。倒不是鼓励铺张浪费,而是应该有意识把自己的精力放到更大规模的概念里。”
这句话对吴军职业生涯的发展影响深远。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的注意力在那张纸上时,他就很难聚焦于更高维度的思考上。
赚钱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陷入收入瓶颈,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目光局限了。
只盯住眼前的小利,必然会忽略全局。
正如有句话说的:钱的背后,是格局。
真正决定一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工作格局。
在赚钱这件事上,你能获取多大的财富,取决于你眼光有多远。
就像胡雪岩所说:
你有一县的眼光,就能赚一县的财富;你有一省的眼光,就能赚一省的财富。
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也曾说: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初为了眼前几百块钱而忽略了那些让你成长的事,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在一份工作中,你最想得到什么?最想学习、收获什么?它们才是最重要的。”
遇到事情,不为蝇头小利所惑,能够在更长的时间链条上去审视,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个人的眼界,就是他收入的天花板。
先修炼格局,再修炼能力
很多人工作几年后就原地踏步,很难有新的突破。为什么?
首先,他们都有丰富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把他们变成了狭隘的经验主义者。
在一个领域成功了,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当在另一个领域发现经验无效时,又容易走向反面,甚至否定经验。
因此,很多人跳槽容易,但跳槽后突破难,而跨行(进入另外一个行业)后突破就更难。
其次,很多人缺乏深厚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功底。或者即使有理论功底,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鸿沟”却很难跨越。
有经验、有方法,如果没有格局,职业生涯就很难突破。
格局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境界、眼光、胆识和专业度,这样讲容易把人们引向无法把控的虚无境界,并不可取。
首先,格局是思考问题的边界。你考虑问题,能够延伸得有多远。格局有多远,思想才有多远,行动才有多远。销售部经理,思考的边界到底是销售部,还是营销系统,还是整个公司,甚至是整个行业,这就是思考的边界。如果站在行业看企业,站在国家看行业,这就是思考格局的突破。那些总在部门之间闹矛盾的职业经理人,或许你在具体问题上是对的,但放在格局中可能就不一样了。
其次,格局是思考问题的层次。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站在员工角度做事。这就是思考的层次。在基层,你只思考基层的问题。到中层,又只思考中层的问题。总是只有一层,也是格局有问题。
第三,格局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基层的问题,站在高层思考可能就是战略问题。高层的问题,站在基层思考可能就是战术问题。
有能力,无晋升;有功劳,没奖励。很多职场人为此苦恼,大多是因为缺乏格局。
职场人修炼,如果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
在思想的修炼层面,要有格局;在方法层面,要有专业和经验。
专业和方法的修炼,没人说也会重视,毕竟涉及每天的工作。
格局的修炼,没有高手点拨,可能终生没有醒悟。
所以,先修炼格局,再修炼能力。
以下是三个提高工作格局的建议:
一、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
很喜欢高领投资创始人张磊的一句话:
“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是提升格局最有效的方法。
凡盛衰,在格局。格局大,则虽远亦至;格局小,则虽近亦阻。想干大事、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企业家是最佳合作伙伴,
我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被公众多次提起又常常忽略的共同特质:
他们拥有比大多数人更加强大和自信的内心世界,志存高远;
他们能够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产出,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开拓新市场和新顾客群,视变化为常态;
他们希望在改变自我的同时,改变世界。
这些特质也时刻影响着我们,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商业本质和行业规律。
芝加哥大学教授阿玛尔·毕海德在其所著的《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指出,经济学家把企业家在经济思想史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划分为四类:
对不确定性的承担、对创新的洞察、超强的执行力与极致的协调能力。这与我们对创业者、企业家伟大格局观的定义不谋而合:
第一,拥有长期主义理念,能够在不确定性中谋求长远;
第二,拥有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力,在持续创新中寻找关键趋势;
第三,拥有专注的执行力,运用匠心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四,拥有超强的同理心,能协调更多资源,使想法成为现实
二、做时间的朋友
一个人最大的远见,莫过于懂得用时间之尺丈量事物的价值。
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做选择,时间自然会成为你的朋友。
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毛主席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中写到“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让我们从远处、大处着眼,看未来、看全局。
我们要学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战略在创业中有效,也同样适用于你我的工作和生活。
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加深护城河的,才是“资产”,时间越久对生意越不利的,则是“成本”。时间会孕育一切。
把时间分配给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复利才会发生作用。人一生最贵的不是钱,而是时间。
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是时间管理,把时间投入到怎样的问题上和怎样的人身上,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基础性因素。工作中要研究大的问题,追求大问题的模糊正确远比追求小问题的完美精确要重要得多。
做时间的朋友,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时,懂得“延迟满足”道理的人,已经先胜一筹了。我称之为选择延期享受成功。
希望大家都能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不骄不躁,好故事都来自有挑战的生活;持之以恒,时间终将成为你的朋友。
三、要有做冠军的心态
今年年初,针对腾讯的组织转型,马化腾说:
要打造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球队,每个人都有一个成为冠军的决心。
近几年,宏观经济环境不行,企业赚钱越来越难,很多企业都在降本增效。
腾讯、阿里、字节等企业持续裁员,其中位于裁员名单首位的便是“小白兔”员工。
这类员工看似兢兢业业、忙忙碌碌,其实可有可无,对公司没有任何价值。工作不追求最好,也不会成为最差,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
同样,有一类员工是这些大佬眼中、各行各业的香饽饽,那就是位于金字塔顶尖、具有稀缺能力且敢于成为冠军的员工。
这类员工无论放在哪里,都能鹤立鸡群,像鹰一样傲视群雄,带领团队成功。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一个人最硬的底牌是不可取代性。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找到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稀缺性,是赚钱最快的赛道。
《底层逻辑》一书中说人常有三种心态,不同心态则决定了不同的结局。
第一种是“鸡”的心态。
这种人心胸狭隘,见不得别人好,喜欢拉踩别人,结果只会两败俱伤。
第二种是“雀”的心态。
这种人目光短浅,喜欢单打独斗,发展终有限。
第三种是“鹰”的心态。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深谙帮助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你为别人搭桥,才会有人为你铺路。
怀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财富自会不请而来。
利他之心,即是大格局。
写在最后
正所谓,庸者谋事,智者谋局。
真正的聪明人,既能埋头苦干,更懂得抬头看路。
不陷于重复性、低价值的琐事,把精力投放到提升自己上面,才是职场进阶最有力的筹码。
你只有足够值钱,才能赚到钱。
你的工作能力就相当于你银行卡上的后位数,而眼界、认知、胸怀则是前位数。
即使能力再强,数额增长的变化也是微乎其微的。
而当格局发生变化,结果则是几何指数的增长。
真正决定你“钱”途的,是格局。
点个在看,成为有格局的人。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羽岩茶道」公众号,和我一起探索精神和财富自由之路,终身成长!
往期推荐
投资的五个黄金法则(强烈推荐)
雷军2023最新演讲:别畏难,先干起来再说!
提高阅读时间价值,这些书建议别读
喜欢就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