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郅支单于率领匈奴一部西迁西域,在西域破乌孙,杀康居国王女儿,一时间称霸西域,又派遣使者到阖苏王国、大宛王国,责令每年向他进贡,两国都不敢不给,并且傲慢侮辱汉朝,这引起了西域都护、骑都尉北地郡人甘延寿与副校尉山阳郡人陈汤的强烈不满,遂有灭国之意。
陈汤、甘延寿谋灭郅支
陈汤为人沉稳勇敢,深谋远虑,擅长策略,喜欢建立奇特的功勋,他和甘延寿谋划说:“夷狄畏惧顺服强大的政权,这是他们的天性。西域各国本属匈奴,如今郅支单于威名远扬,不断侵扰欺凌乌孙和大宛,常常给康居国出谋划策,打算降服乌孙、大宛。如果匈奴降服了这两个国家,数年之后,西域各国都陷入危险之中。况且郅支单于性情剽悍,喜好战争,多次取胜,如果一直让他发展下去,必然会成为西域的祸患。虽然他所在地方十分偏远,蛮夷也没有坚固的城池与强劲的弓箭来防守。如果我们征发屯田的官兵前往,驱使乌孙王国的军队,直接打到郅支单于的城下,他一定是想逃亡而又无处可逃,想固守又不能自保,这是千载难逢的功业,可一朝而成。”
甘延寿认为有道理,准备上奏朝廷请求获准。陈汤说:“如果上奏,皇上一定会与公卿们商议,远大的策略不会被平庸的官僚所理解,肯定不会同意我们这么做。”
甘延寿犹豫不决,恰好甘延寿因病长卧在床,陈汤则独自行动,假传圣旨,征集西域各国的兵力和车师戊己校尉的屯田官兵。甘延寿听到这一消息,惊慌而起,打算制止,陈汤大怒,手按剑柄叱责甘延寿说:“大军已经聚集在一起,你这小子想要阻止大军吗?”甘延寿只好顺从,将军队部署列好,总共有汉朝和西域胡兵共计四万多人,甘延寿与陈汤同时上疏弹劾自己假传圣旨调动军队的罪行,陈述调动军队的理由。
大军压境
奏章发出的当天,二人便率军出发,将士兵分为六部:三部从南道越过葱岭,穿过大宛王国;另外三部由都护甘延寿自己率领,从温宿国出发,经北道进入赤谷城,穿过乌孙王国,进入康居国的边界,到达阗池西部地区。
这时,康居国的副王抱阗率领数千骑兵侵扰赤谷城以东地区,杀害掠走乌孙大昆弥的部众一千多人,抢走特别多的牲畜,然后尾随于汉军的后面,盗走汉军的大批辎重。陈汤指挥西域兵去迎击,杀死四百六十人,夺回被掳掠的乌孙民众四百七十人,交还给大昆弥,夺回的马、牛、羊,则留下来军队食用,还捕获抱阗的部下贵族伊奴毒。
进入康居王国的东部边界后,陈汤下令军队不得烧杀抢掠,私下召见康居国的贵族屠墨,告知他汉军的威力与决心,与他饮酒结盟之后,送他回去。汉军直接向单于城挺进,在离单于城约六十里的地方扎寨,俘获康居王国的贵族贝色子男开牟做向导。贝色的儿子是屠墨的舅父,他们都怨恨郅支单于,于是汉朝军队知道了郅支单于的内部情况。第二天,汉军继续前行,在距离单于城三十里处安营。
郅支单于派使节前来询问:“汉军为何到这里?”汉军回应说:“郅支单于曾上书汉朝的天子,说:‘居住环境困苦,愿意归顺强大的汉朝,亲自到长安朝见’,天子哀怜郅支单于,放弃广阔的国土,委屈地居住在康居,所以派都护将军前来迎接单于和妻子儿女。担心惊动单于的左右,所以没敢直接到城下。”
双方使者来往数次之后,甘延寿、陈汤便责怪郅支单于的使者说:“我们为了单于远道而来,然而到了今天,郅支单于还没派出一位名王、贵人前来与都护将军会面,接受事宜,为什么单于疏忽国家的大事,失去主人待客的礼节?我们的士兵远道而来,人马困乏至极,粮草几乎用完,恐怕不等回程就要断绝,请郅支单于和大臣们慎重考虑你们的计策!”
第二天,汉军前进到了郅支城的都赖水上,在距单于城三里处安营布阵。望见单于城上竖立着五色旗帜,数百名匈奴兵身被铠甲在城楼上守备;从城中冲出百余名骑兵往返奔驰于城下,百余名步兵在城门两侧排成鱼鳞阵,进行战斗演习。
城上的匈奴兵向汉军呼喊:“来打呀!”有百余名骑兵冲向汉军营地,发现汉营的强弩都拉满,弓弩指向他们,骑兵便立即撤退。汉军出动弓箭手射击城门外匈奴的骑兵、步兵,他们都立即退入城内。
甘延寿和陈汤下令说:“听到鼓声后都要逼近城下,四面包围城池,站好自己的位置,挖掘壕沟,堵塞门户,盾牌在前,戟弩在后,仰射城楼上的守军。”攻击开始,城楼上的匈奴守军下楼撤退逃走。土城外还有两层木制城墙,匈奴兵从木城中向外射击,许多汉军被杀伤。汉军从木城外纵火烧城。夜间,数百名匈奴骑兵欲冲出包围,汉军迎面射击,匈奴兵全部被歼灭。
击杀郅支
当初,郅支单于听说汉朝军队来了,便打算逃走,但担心康居王会因此怨恨自己,充当汉朝的内应,又听说乌孙及西域各国都派出了军队,自认为无处逃亡。所以郅支单于离开单于城后,又返回城里,说:“不如坚守。汉朝军队远程而来,不可能持久攻城。”
郅支单于披甲登上城楼,他的阏氏和夫人共数十人也都拉开弓箭,向城外的汉军射击。城外的汉军有人射中了郅支单于的鼻子,其夫人也多有被射杀的,郅支单于便从城楼上退下来。过了半夜,木城被攻破,木城中的匈奴兵退到土城,登上城楼呼喊。此时,康居王国的一万多骑兵前来救援郅支单于,分散到十多处,从四面包围了木城,与城上的匈奴兵相呼应。夜里,多次冲击汉军兵营,但未能得逞,便退却了。
快要天明时,四面燃起大火,汉军将士欢喜振奋,大声呼喊着向前进攻,钲鼓之声惊天动地。康居的军队退却,汉朝军队举着盾牌从四面冲进土城中。
郅支单于带着匈奴男女一百多人逃入王宫,汉朝军队纵火焚烧王宫,官兵争先冲进去,郅支单于身受重伤而死,军候假丞杜勋砍下郅支单于的人头。汉朝军队在王宫中搜出汉使符节两副和谷吉等人带来的书信,所有俘获的财物,都归个人所有。一共斩杀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一百四十五人,投降的一千多人,把他们分给西域各国所派来参战的十五个国王。
明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汉元帝建昭四年(前35年),春季,正月,郅支单于的人头被送到京师长安。
甘延寿、陈汤上疏说:“臣等曾听说天下的大义当是实现统一,从前有唐尧、虞舜,现在有强大的汉朝。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经归顺,成为大汉北方的藩属,唯独郅支单于叛逆,没有服罪。他逃到大夏王国以西,以为强大的汉朝也无法使他臣服。郅支单于对待百姓残忍狠毒,大恶通天。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丞相匡衡等认为:“现正是春季掩埋尸体之时,不应悬挂郅支单于的头颅示众。”汉元帝下诏悬挂十天,将其掩埋。依然祭告郊外的宗庙,大赦天下。朝廷的文武百官向汉元帝祝贺,设置酒宴进行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