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 | 启动!秦国这台战争机器


往期文章
齐破燕,各谋其利的既得利益者编织出的国恨家仇
强齐崩塌:埋藏在扩张道路下的利益与算计
「回顾」以宏观视角盘点战国中期局势发展历程
01
前言
各位请先看下面这张图,这里基本涵盖了战国中期的大部分事件。

「时间轴简图」
如果我们单看秦国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征战记录是异常的恐怖。
秦国自执行商鞅变法和执行张仪连横策略已来,吞并了巴蜀、义渠(西北方少数民族),占据了楚国的汉中,夺回了河西,攻取了三晋河东、河外地区,甚至还隔着韩魏与齐国争夺宋国定陶的归属权。
当然,秦国也有过败绩,孟尝君主导的齐、韩、魏合纵攻秦,逼迫秦国退还了部分原本属于韩、魏的土地。
但从收益来看,秦国的扩张之路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从一个被看不起的"蛮夷之国",蜕变为了让中原诸侯感到畏惧的战争机器。
我们在「深入秦法」的文章中介绍了秦国根基的建成,要得益于商鞅思想的变法。
农战、愚民、弱民、抑商、强国等主张让秦国迅速集权于中央,完成了分封制到集权制的净化;
法令条文的出台又迫使民众只能从事农耕、参军这两项劳动活动。
当底层产出的大量农作物被以税赋形式征收进入秦国的中央财政后,秦王将这些资源重新分配到前线战场进行消耗。
农耕战争、扩张掠夺、再度发起战争。秦国这台战争机器的雏形差不多就打造完毕了。

为了维持这台机器的高速运转,秦国颁布了异于他国的"激励/惩罚政策":战场上以斩首数量论军工爵位高低;如果军官没能在战事中斩获敌军,则可能要面临被处死的惩罚。
对于大部分秦国老百姓而言,若要实现阶级跃迁,或许只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这一条通道。而惩罚机制的存在相当于折断了秦国士兵退却的后路,驱使他们只能在战场上卖命厮杀,才能获得一条生路。
02
回顾:早期的兼并战
有了政策的加持,我们再来看秦军在战场上的表现。
秦国国力提升的第一阶段,其实是在吞并巴、蜀两国期间。
早先秦国之所以不受其余诸侯待见,是因为地理位置远离中原,从而导致文化、经济的落后。
但是当秦惠文王采取司马错的建议,趁巴、蜀两国的矛盾,趁机图而谋之,秦国的力量从此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秦吞并西南地区的巴蜀」
秦灭巴蜀,其实有一定"天时地利"的运气成分。
巴、蜀虽然不起眼,但他们早在西周就盘踞在西南地区;同时巴国与楚国接壤,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也有图谋蜀地的记录。
前319年,30万秦国趁巴、蜀对抗之际,攻入了川蜀地区,这是天时的因素。
秦国坐收渔翁之利的同时,并没有遭到楚国的干涉,这时由于蜀道之难,楚国进军巴蜀之地必须要跨过层层山峦险阻(或者是乘舟逆水而上),这是秦国的地利。

《华阳国志》记载,巴蜀之地土地肥沃,除了种植五谷之外,还产出特有的棉麻桑,以及铜铁盐等战略物资。
自秦国吞并巴蜀之后,直接承接了巴王、蜀王苦心经营下来的资产。土地的扩大,致使秦国与楚国大面积接壤。
科普:秦国对巴蜀的管控政策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秦王为此推行了一种称之为羁縻[jī mí]的政策。"羁縻",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对少数民族的笼络和牵制。
为了防止两地发起叛乱,秦王率先对当地实行"以夷制夷"的优待政策。

就是选举蜀人为首领继续管理当地蜀民,只不过这个首领必须接受秦王的统治和调度。
如果当地方发生叛乱时,秦军便会率军赶来,肃清反叛势力,并重新选举另一位臣服于秦国统治的新首领。
西部地区全部并入秦国后,这让秦王有了进军中原,对抗三晋、图谋楚国的资本。
先前「魏国由盛转衰」、「合纵连横」、「楚国失去的20年」的文章我们详细介绍了秦国是如何夺取河西、河东地区,以及攻取楚国汉中的,我们不再重复讲解。
这里只补充一点,在秦国军功爵制的加持下,受激励的秦军前后斩杀了数十万三晋士兵以及数百万三晋平民;对楚国发动的战争中,秦国先后斩首了楚军20余万将士。
从结果上看来,秦国持续东进是大势所趋,他不断挤压蚕食魏、韩的生存空间,同时还在打压楚国后对其进行拉拢。
03
伊阙之战
众所周知,杀神白起的成名之战就是于伊阙斩杀韩魏24万精锐,从此令诸侯闻风丧胆。
可有一点往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诱发这场战役的外部因素。
因为秦国东进的势头很猛,韩、魏两国不得不投靠东边的齐国寻求庇护。
伊阙之战爆发的前一年,齐、韩、魏三国合纵攻秦,联军第一次攻破函谷关,逼秦王归还先前攻占韩魏的土地。
 
也就是说,从合纵连横策略的角度出发,齐国似乎确实应该和韩魏联合才能进一步阻止秦国东进的脚步。
可事实正好相反,齐王更看重的却是眼前的得失,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短期内伐秦,齐国确实无法兼并任何秦国的土地;同时,苏秦又在齐王面前鼓吹攻取近邻宋国的好处。(苏秦为了替燕国报仇,故意让齐攻宋,希望借战争拖垮齐国)
所以,只着眼于眼前肥沃宋国的齐王,其实对秦国的态度是十分的"暧昧"。

为了图谋宋国,齐王抛弃了两个盟友,暗地里与秦国交好。
齐国同意秦攻韩魏,作为交换,秦国也不插手齐伐宋的计划。
前293年前后,秦国为进一步扫除东征途中的障碍,再次兵出函谷关向韩国进军。
伊阙,地势险要,是韩国西御秦国的一道军事要塞;相对的,秦国若要进军中原,就要突破这一道屏障。
因此伊阙成了双方的必争之地。
为了增加攻占伊阙的成功率,秦军率先兵分两路夺取了伊阙周边的附属城邑,歼灭了武始、新城这两座碉堡。
失去齐国的帮助,韩、魏只能抱团取暖。随着前线城邑的失守,形势迫在眉睫,两国于伊阙集结了24万大军,以阻挡秦军的前进。
当时,秦军人数不足联军的一半,差不多在10万人上下。强取易守难攻的伊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白起趁两军对峙之际,刺探到了韩魏貌合神离的军情,也从中琢磨出了破敌的良策。
原来,韩魏两国心里都有各自的盘算,双方各自推诿,希望让对方打头阵,以留存自己的实力。
考虑到韩魏联军的队形是一左一右交错着列阵的,白起则采用了虚实结合、声东击西,逐个击破的策略。

①秦军在东路布置一小撮疑兵,并在此爆发小规模战争,以吸引韩军的注意。
②另一路秦军主力则围着山脚绕到联军的背后,把毫无准备的魏军杀得猝不及防,溃不成军,失去应援韩国的力量。
秦军奇袭战术使得韩魏24万大军成为了一盘散沙,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凝聚成一股合力。
③由于魏军的溃败,联军左翼尽失,这就致使韩军军心不稳,一瞬之间,汉军还要遭遇秦军来自左右两面的夹击。

就这样,白起所率领的秦军于此战斩首韩魏24万人,夺取伊阙在内的五座城池。洞穿了韩、魏两国抵御秦国的大门,使秦国日后进驻中原易如反掌。
这24万规模的军队是什么概念呢?
要知道,一个普通的足球场也只不过能容纳7万名观众。这一仗相当于覆灭了3.5个足球场所能容纳的人数。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逐步扩大,先前秦楚之间的对抗,秦国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才斩杀了20余万楚军。而白起仅在伊阙就完成了同样的目标。
而这仅仅是杀神白起生涯中的一场战役。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秦军多次入侵韩魏。
而伊阙的失守和战败带来的创伤和镇痛使韩魏两国失去了抵御强秦的力量。
魏国河东400里地,以及河内61座城邑要么以战败的方式被秦国掠夺,要么以割地求和的形式献给秦王。
同样的,弱小的韩国也没有幸免于难。由于秦国的攻势凶猛,韩王也被迫向秦国进献200里地。
 
韩国此时仅剩下上党和少部分河外地盘,生存空间已经岌岌可危。而魏国西部地区全部丢失,仅仅剩下了国都大梁周围的东部地盘……


白起因伊阙之战的战功军爵连升数级别,爵位升至"大良造"。
而先前在秦国获得同样爵位的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那就是搞变法的商鞅。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