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 | 秦昭王的野心有多大?破楚鄢郢之战只不过是他的B计划


往期文章
强齐崩塌:埋藏在扩张道路下的利益与算计
「回顾」以宏观视角盘点战国中期局势发展历程
启动!秦国这台战争机器
01
秦昭王的野心
前293年,秦将白起采用布置疑兵、迂回包抄等战术,于韩国境内的要塞伊阙,以少胜多斩杀24万韩魏联军,一时间震惊诸侯。
伊阙之战的胜利,使秦国突破了韩国阻挡秦军进军中原的险阻关卡,在此之后的数年里,秦国多次东征,收复韩、魏大量河东以及河外地区方圆几百里的土地。
此时秦国的疆域已经和西周的政治中心洛邑一带接壤,要知道在春秋时期,秦国与周室之间可是隔着一个晋国。
也就是说,从前403年三家分晋起再到前293年伊阙战后的110年里,秦国已经把曾经晋国山西一带的地盘收入囊中。秦国已然将限制自己图谋中原的枷锁给瓦解破碎了。

「春秋时期,这片区域原本是属于晋国的」
秦国在西部地区掠地的同时,我们不要忽略了东边的齐国也在为图谋宋国做准备。
虽然说齐秦私下达成了某种协定,齐抛弃了韩、魏两个盟友,允许秦攻打河东河外地区,作为交换,秦国也默许齐国对宋国开刀。
但当齐国真正吞并宋国,威胁到三晋以及楚国的时候,秦王对齐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一是,秦昭王对外部的威胁似乎非常敏感。前不久赵国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进而与秦国关系转恶时,昭王就向齐王提出"齐秦互帝,相约伐赵"的构想。
二是,宋国这块膏腴之地,引得秦国在内的多位诸侯眼红,所有人都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就在齐灭宋后不久,秦国主导五国合纵伐齐。这一仗诸侯们不仅是为了让齐国把宋地如数吐出,还要趁机攻入齐国境内,削弱和打击这个东方大国。
齐国本国被打得只剩下了两座孤城。

而先前的宋地被秦、魏、楚三国共同分食。
其中楚国收回了曾经失去的淮北地区。
而与宋国接壤的魏国,则是凭借地理优势抢得了宋国大片的土地。
魏国虽然于伊阙战败后丢掉了河东地区,但是在伐齐战争中,魏王从河内地区得到了不小的地盘,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
秦相魏冉则是为了私欲,隔着韩魏抢下了宋都定陶作为自己的封邑。
 
随着燕国攻破齐国,东方大国陨落,秦、齐、赵三足鼎立的局势就被打破了。
在分完宋地后不久,秦昭王立马执行东进的下一步计划——攻魏。
为什么说秦昭王野心勃勃呢?
因为秦人必须出函谷关,跨越周、韩两国才能踏入魏国境内。而秦军行军千里不仅要克服路途遥远的困难,还要面临粮草输送供给的难题。
昭王如此兴师动众是想趁着齐国大乱,中原失去援助之际,一举捣毁魏国的心脏大梁,攻灭魏地、占领中原交通要道,切断各国之间的联系。

「秦军攻魏行军路线」
大家看上面这张图。
如果秦军顺利顺着进军路线攻下魏都大梁,把魏国河内地区并入秦国管辖范围的话,那韩国南北的连线将被切断,秦国河东郡将与定陶连成一片,韩、楚、赵、齐就将要被秦国所隔断。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局势产生,赵、楚两国就不得不为了国家的安危而营救魏国。
前面说了,秦国伐魏是要面临诸多困难的。当赵、楚两国对秦伐魏的事业进行干涉时,受挫的秦王就不得不重新考虑扩张的路线,柿子要挑软的来捏,因此秦、楚之间的对抗就应运而生了。
02
秦楚鄢郢之战
由于先前的蓝田之战、垂沙之战的战败以及庄蹻暴郢的内乱,楚国不仅在战场上失去了数十万的将士、丢失数座城池,内部也因为贵族之间的矛盾被割裂得四分五裂。
局势的窘迫,让楚国迎来了一段黯黑年代。楚怀王被拘秦国,楚太子(后来的楚顷襄王)被扣留在齐国,楚国同一时间遭齐秦两国的威胁和拿捏。

虽然战国时期列国完成了从分封到集权的蜕变,但我们仍能在楚国身上看到昔日分封弊端的残影。

战争的失利使楚王惧怕强秦,迫使楚不得不向秦王示好低头;而秦王在得势后又不断向楚国施压索取地盘,致使楚国又时刻想摆脱秦国的束缚。
内忧外患以及两难的抉择让楚国长期笼罩在秦国的阴影之下。即使楚怀王客死秦国,连年遭受战败创伤的楚国也不敢轻易向秦国发动战争。
楚国持续这样的颓势差不多有30年之久。
"(楚)其兵弱,天下不能救,地可广大",地盘大,军事力量薄弱,列国难以对其救援,这就是为什么秦国要转而图谋楚国的重要原因。

前279年,秦昭王为了不再像伐魏那样失败,便与赵国重修盟约,意在断绝楚国唯一的求援道路,之后秦王命大将白起兴兵伐楚。
由于秦国早已吞并巴蜀,抢夺了楚国汉中,攻占了楚国抵御西部入侵的黔中郡(秦将司马错的功劳)。
所以此次白起攻楚,承接了昔日的荣光,秦军是背靠着巴蜀之地肥沃的资源,依着汉水(汉中郡)顺江而下,避开了险要坎坷的山峦陆地,浩浩荡荡的就把大军开进了楚国本土境内(黔中郡的失守)。
 
大楚国最致命的一点并不在于外部的孤立无援,反倒是内部的政治腐败带来的分崩离析的困境。
秦军之所以能推进得如此顺利,离不开楚国内部的因素。
楚国君臣之间阿谀奉承,臣臣之间相互排挤打压。
诸如屈原这样的贤臣被弃用,而朝中的权臣为了守住自家的资产相互推诿。内耗和各为其利,致使坐落于楚国边塞的城邑没有得到修缮,许多地区见到秦军到来不战而降。
 
不过,秦军本次出击的目标不是兼并楚国周边的领土,而是直逼楚国的国都心脏——郢城。
郢都是楚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楚王族和大部分贵族都栖息于此。当所有贵族们的处境面临着被掠夺的威胁时,他们这才开始了捍卫自己利益的一战。
 楚军的计划是将部队进驻到了郢都附近的堡垒鄢城,以阻止秦军向国都进发,试图以顽强抵抗的形式拖垮秦军。
面对楚人摆出严防死守的姿态,杀神白起抛却了正面攻城的思想。
一年的时间里,秦军掠夺楚国境内的粮草支援以作军队的补给,在鄢城西边百里之外的夷水修筑蓄水池,并于鄢城与夷城之间开凿水渠,而水渠指引的方向正是那闭门自守的鄢城。

当数万立方的江水顺着河道的高低差转化为势能的时候,水量和水速就成了代替秦军敲破鄢城的利器。汹涌的江水洞穿了鄢城西东两面的城墙,楚国数十万军民被活活淹死在这水之炼狱当中。

鄢城的失守,意味着楚国的心脏郢城几乎就裸露地暴露在秦军面前。经一番休整后,白起率领秦军又攻破了郢都、邓等地,烧毁了途中楚王室的皇陵,楚王被迫丢掉故地,向东迁徙到陈地以躲避战乱。
在之后的数年内,秦军再次掠夺郢周边数百里富庶的地盘,吞并了大量曾经属于楚国的资源财物。虽然楚顷襄王有调集十万楚军沿着长江收复部分失地,但鄢郢之战带来的创伤致使楚国更加衰落。

此前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屈原,遭到了楚王的流放。
当他听到国都郢城被攻破的消息后,绝望地选择了跳汨罗江自尽的方式结束了他的生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佳句虽然流芳百世,但屈原无法在属于他的时代完成他的夙愿。

鄢郢一战过后,秦国在原先郢城附近设置南郡,虽然这一块区域看上去不大,楚国留存的地盘还很多。但这个片区却是曾经楚国的政治中心,楚国被迫将中心动移,这是秦国消化偌大楚国重要的一步。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