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 | 民富国强的齐国,为什么会掉入难以扩展的怪圈?


往期文章
禅让引发的党争,赵国版的沙丘之变
从「内政外交」解析楚国为什么大而不强
大而不强,楚国失去的二十年
01
前言
战国中期,韩、魏两国已经沦为中原的缓冲地带,生存空间时刻遭到挤压;
楚国因对外政策的失误以及连年的战败,内部逐渐分崩离析,千疮百孔。
此时的强国可能要算秦、齐、赵三家了。
赵国自胡服骑射的改革,巩固了北部地区的控制权,具备了与秦、齐并肩的争霸能力。
秦国在连横策略以及农战变法思想的加持下,已经夺回了魏国的河西、吞并了巴蜀、兼并了楚国的汉中,东进的步伐逐渐势不可挡。
齐国背靠东海,坐拥临淄、即墨等富饶之地,在早期的战争中也多次取得了胜利。

然而,如果我们观察齐国近60年领土范围变化情况的话(上图粉色区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齐国的地域扩张优势并不明显。
要说齐国弱吧,曾经的魏国和如今的秦国又都忌惮齐国的存在。
要说齐国强吧,但他打了这么多胜仗结果地盘还是那么大。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么一个现象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齐国在战国前中期的发展历程。
02
齐国的财富
齐国临近东海,鱼、盐、铁产量丰富。
鱼和铁不多说,分别是食物资源与农具兵器制造资源。
我们来看盐。
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盐可以补充人体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如果缺盐的话人可能会产生四肢乏力、肌肉痉挛等症状。
幸运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经发现了盐的重要性。

齐国占有地利,具有丰富的盐产量。
盐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还可以腌制保存食物。
这两项优点可以说对战事不断的战国时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作战能力和物资储备水平都可以通过盐来提升。
因此齐国在自然资源上无形中就领先了其他国家一截。
其次,丰富的物资促进了齐国商业的发展。
早在春秋管仲担任相国时期,商业就被国家所鼓励。因此盘踞东方的齐国人其实以富饶所著名。
科普:对比秦齐两国的思想政策
在「深入秦法」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西边秦国商鞅的农战、愚民、刑罚等思想。
愚民政策剥夺了平民学习以及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留给底层平民建功立业的渠道只剩下了农耕和参军。
粮食是供给战争的燃料,所以为了增大粮食产量和税收,秦国以刑罚的手段迫使平民不间断地劳作,接着以税赋政策将劳动的产出征收进中央财库。
大量的物资被秦国政府重新分配到战场,秦国这台战争机器就以这样的形式启动。
东边的齐国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由于资源丰富,齐国百业兴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伴随邹忌讽齐王纳谏式的变法,齐国的风气相对更加宽松包容和无拘无束。
与商鞅愚民政策不同,齐国建立了许多学社,因此齐国也涌现出了很多学者和思想家。
在管仲的思想中,若要提高生产力,就要调动平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提出了让利于民的思想;
"与民三七分利"以及"藏富于民"的设想都出自于管仲的学说。这与秦国的苛税再分配政策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正因为这些因素,齐国的疆域虽然看起来不是特别大,但齐国的人口、资源、产业、军事等方面在战国时期是数一数二的。这些优势无法从地图上反应出来。
03
齐国跌入的怪圈
齐国战绩
战国初期(前342年),当魏国还是一个强国的时候,齐国于马陵之战歼灭魏军10万,挫败了魏国侵略韩国的计划。
战败使魏国损失惨重,陷入恐慌。魏侯为了转移内外矛盾,赶紧向齐侯提议相互称王。
"王"本是周天子独有的尊号,"侯"才是诸侯的称呼。
当时分封制度几近崩塌的边缘,魏国这么做是想借机与齐国一起僭越天子的称号,以此向齐国示好求和。
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攻入燕地,在齐将匡章的带领下,齐军在50天内就攻破了燕国。
然而,接管了燕国的齐军行为暴虐,欺压百姓,燕国人民纷纷奋起反抗,在赵、秦等国的帮助下,燕人将齐军赶出境内,重新复了国。
齐国灭燕是齐、燕结下怨恨的起点。新王燕昭王继任后,发奋图强誓死报灭国之仇。
(30年后,燕反过来破齐,是齐国衰亡的开始,我们在下一篇文章详细讲解)
当秦相张仪欲意连横韩魏图谋楚国之时,秦王忌惮的也是东边的齐国。
这是因为秦王担心齐国与楚国联合,从而增加秦军东进的难度。
为此,张仪出使楚国,以献出秦地为诱饵,诱使楚国与齐国断交。但事成后张仪又拒绝把秦地割让给楚国。
前312年,在齐、楚联盟被拆散的情况下,楚怀王冒然向秦国发动了蓝田之战,致使楚国走进衰落的深渊。
齐军趁此机会西攻魏国,但遭到了秦国的阻击,计划没有得逞。(韩、魏两国是齐、秦争夺的焦点)
由于楚国的没落和秦国的强势,楚王不得不以骑墙派的角色多次在齐、秦之间摇摆。
前301年,楚国再次选择投靠秦国而背弃了齐、韩、魏的合纵联盟。
齐国便携韩魏之师侵略楚国北部的垂沙前线,夺取了楚长城周边的城邑(被魏、韩瓜分)。进一步削弱了楚国的力量。

从这些战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现象:
①齐国的国际地位不低
魏国和秦国涉足中原时,齐国会成为他们的顾虑对象。魏国在兵败后主动示好齐国;而秦国则是在出兵之前提防齐国的干涉。
 
②齐国的军事作战能力不弱
马陵之战,齐破燕之战、垂沙之战都反映出齐人分析判断局势的才略,并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敌方沉痛的打击。
③齐国在扩张道路上的困境
齐国胜迹不少,但并没有在疆域版图上反映出这一点。也就是说齐国打了胜仗,但是没拿下地盘。
这里面其实参杂了诸多的因素。
例如,齐破燕之战,一是由于齐军的暴虐,遭到燕民的抵抗;二是因为赵、秦等国不希望齐国进一步强大,因此要出兵干涉制止齐收复燕国。
再比如,垂沙之战,齐联合韩魏攻打楚国。
联军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实际上只有韩魏瓜分了楚地,齐国仅仅把楚太子扣押为人质。
后来齐国欲用楚太子换取楚国东国的计划因受到楚国的抵制和秦国的阻挠没有得逞,因此严格意义上讲齐国并没有捞到绝对性的好处。
怪圈
我们再结合下面这张地图来看当时的局势。

齐国向北图谋燕国的计划被列国插足破坏;
向南图谋楚国因为地域和秦国的关系也没有得逞。
而向西图谋魏国在现阶段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韩魏是中原的缓冲地带。此时秦国的东进意图明显,韩魏一直笼罩在强秦的恐惧之下。
这两国为了求取生存空间,不得不向齐国乞盟。就是说齐、韩、魏之间是盟友的关系。
随着赵国胡服骑射改革的进行,外部局势有了一些变化。
一是,赵国为了安心搞改革提升国力,放弃了原先的三晋联盟,改为结交强秦。这是为了给改革提供一个安稳的外部环境。
当时赵国已经吸取了北部游牧民族的军事力量,并攻灭了中山,国力正盛。
二是,不起眼的宋国反倒是完成了扩张的任务,将整个淮北地区收入囊中(插在了齐楚之间)。
三是,秦、齐关系紧张,担任秦相的田文(齐国人,又称为孟尝君)受秦王猜忌,通过门客鸡鸣狗盗的本事逃回齐国。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却在无形中将列国分成了两个阵营。
宋国虽为小国,但国都定陶处在交通要道,工商业发达,是让所有大国垂涎的富饶之城。
宋王在完成扩张之后就引来了齐国的嫉恨。因为作为商业大国的齐国极其渴望将定陶占为己有。
所以,宋国为了抵御齐国的进攻,就加入了赵、秦的阵营。
一时间,就产生了齐、韩、魏与赵、秦、宋对峙的景象。
当纵横家孟尝君逃回齐国担任齐相之后,就开始着手于报复秦国的计划。
前298年,孟尝君率齐、韩、魏三国联军攻入函谷关,逼秦王把吞并韩、魏两国河内地区的城池给吐了出来。这是东部联军对秦国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如果单看军事力量,在这个时间段齐国依然保持着强盛的作战能力。
但我们看正向收益,就会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
那就是齐国作为主导者,只是限制了秦国的对外扩张,同时仅仅帮助韩魏夺回曾经的失地。
齐国忙前又忙后,却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
 
这就是齐国陷入的怪圈:实力很强,但是扩张很困难。
合纵帮助齐国能够较为轻松的取得战场上的胜利;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列国利益的原因,无论是伐楚,还是攻秦,齐国只能把战争所得让给盟友,自己却无法摘得胜利的果实。
当齐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开始把目光瞄向了那个与齐国接壤、实力看起来不强,但却又十分富庶的宋国。
不过,齐攻宋,是燕国给齐国设下的计中计。齐王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搞一次扩张竟然差点就把齐国给搞没了,燕国以弱胜强的复仇计划马上就要上演了……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