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 | 大而不强,楚国失去的二十年


往期文章
胡服骑射:赵国耐人寻味的中期改革
禅让引发的党争,赵国版的沙丘之变
从「内政外交」解析楚国为什么大而不强
01
前言
上一篇文章我们从内政和外交两个维度分析了楚国大而不强的原因。
不彻底的变法与各为其利的贵族,致使楚国还留存分封制的残影,内部争斗持续加剧;
蓝田之战的战败,以及没有清晰的发展路线,导致楚怀王畏惧损失,只能着眼于眼前的得失(夺回失地)。
所以楚国在外交上时常以骑墙派的角色摇摆在齐、秦之间。
科普:秦国的政局
要弄明白楚国为什么摇摆,我们就必须先看看同时期大秦帝国的政局发生了哪些演变。
由于秦武王举鼎而死,秦国在5年内轮换了3位君主。秦国的对外政策也经历180度再到360度的转弯和掉头。
这是因为秦武王这个人呐,他的能力点数大部分都加到武力值上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武王上位以后赶走了张仪,又请来了一大批大力士担任大臣。秦国的连横策略突然中断(魏、韩与齐国合纵)。
好武的武王甚至还冒险行军千里穿过魏国,向韩国发动侵略战争。
武王在位仅4年,因举鼎身亡,其弟秦昭王即位。
新王登基后采取的策略则是努力尝试修复与韩、楚之间的关系,甚至主动把掠夺得来的土地归还给两国。
所以,以秦武王为界限,秦国的外交手段也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转弯式的变革,这对战国局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前面说了,楚怀王是不敢承担风险,而又着重于眼前得失的。
秦国政局的动荡(秦武王即位初),楚怀王接受了齐王的邀请,加入到齐、楚、韩合纵的联盟。
楚怀王之所以答应齐王,那是因为秦武王对外态度强硬,依附秦国可能也拿不回丢失的地盘;
而加入齐国的阵营,楚国就可以背靠齐、楚、韩三国的联盟迫使秦国归还楚国的土地。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秦武王死得太突然了,这无形中打破了现有的联盟秩序。
秦昭王以政治联姻和归还上庸为条件,主动向楚怀王示好。这让本就看重土地得失的怀王又马上与秦国在黄棘结盟。
当怀王重新投入秦国怀抱的那一刻起,维持战国局势平衡的天枰也随之倾斜了。
秦、楚站在一起,意味着韩魏两国的压力剧增。
当时秦国持续向东进攻,夺取了魏国的蒲阪、晋阳、封陵,以及韩国的武遂。

如果秦国再发力东攻,很可能斩断韩国南北之间的连接,直接将韩国一分为二。(注意观察上面的地图)
所以,这迫在眉睫之际,韩、魏只能寻求齐国的帮助。毕竟楚王已经"背叛"他们啦。
当时,齐、韩、魏三国联军并没有直接向秦国发起反攻,而是以"楚国背盟"的名义,向南攻打楚国。
这一招颇有"围魏救赵"的意味。
联军主动出击,将战场转移到楚国境内的垂沙,逼秦国兵出函谷关来救楚,以此来释放化解韩、魏两国的压力,或者说是重新调整天枰的平衡。

「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晋先前在这里吃了多次败仗,所以联军要避免在这里开战」
垂沙一战,齐、韩、魏三军在打探到地形的状况后趁夜渡过黄河,把毫无准备的楚国打得是焦头烂额,宛、叶以北的疆域全被韩、魏吞并。

「楚国抵御北部入侵的楚长城失守」
在这样的情况下,楚怀王迫不得已把太子(熊横)送到秦国做担保,以请求秦国的支援。
我们可以看到,楚与秦的外交地位至终就不对等,楚一直都以低姿态来面对强大秦国。

所以,我很是怀疑秦在黄棘盟会的拉拢楚国的真实目的。
可能秦还给楚国土地只是想破坏齐国的合纵,而并不是真心实意的要和楚国站在一条战线上。
秦王见前方的仗打得差不多了,楚王还把儿子都送来当人质,索性安抚一下楚国,发兵救援。
然而联军掠地的目的已达成,听闻秦国出兵,三军随即撤退。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垂沙一战,损失最大的都是楚国。
楚国也随之迎来了一轮接一轮的噩梦。
02
内忧外患
外患
上一节提到,秦国可能并非真心与楚国结盟。
现在楚国与齐韩魏关系破裂,楚国相当于处于孤立的状态。
因此,当人质熊横在秦国闹事杀了秦国大夫并逃跑回国的时候,秦国就找到了图谋楚国的契机。
前301年,秦国以官员被杀为借口,伙同齐、魏、韩两度出兵伐楚。
这两场仗打下来,楚国又丢掉了重丘、襄城两座城邑,牺牲了唐昧、景缺两位将军,同时5万楚军遭到斩首。
大将战死沙场,可以看出楚人败得非常彻底。
从蓝田之战再到垂沙之战,前前后后楚国差不多了损失了有13万士兵。这几场仗,算是把楚军的精锐给打没了。
而培养士兵是有一定周期的,因此,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内,楚王短期内不敢再陷入战争,因为楚国失去了抗战的资本。

军事力量的锐减直接影响到楚国的对外政策。无论是对齐还是对秦,楚国都表现得异常的软弱。
一方面,为了让齐王不再出兵,楚怀王又把刚刚从秦国逃回来的太子送到齐国去当人质;
另一方面,秦国还想再追究楚国的责任,又发兵夺走楚国8座城邑,并提出了邀楚怀王到武关结盟,以重修秦楚之好的要求。
此时秦、楚之间的地位更加不对等,楚怀王怕拒绝之后再遭秦国的报复,因此怀王顾不上屈原等大臣的阻拦,踏上了前往武关的路途。
不难看出,此时的楚怀王在外交的谈判桌上没有丝毫的话语权,失去筹码的他只能进行利益让渡,完全按照别国的条件照办。
 
然而,妥协和让步仅仅是齐、秦两国向楚王被施压的第一步,楚国马上就迎来了一段蒙尘年代。
当怀王到达会盟地点时,秦昭王的部队马上就封锁了出入武关的关口。
也就是说,秦王压根就没想过要与楚国修盟,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扣押楚王。
楚怀王就这么的被挟持到秦都咸阳,他每天像臣子一样朝拜秦王,遭受着非对等的礼遇。

久而久之,秦昭王向楚怀王透露出了他的真实意图:拿楚国的巫郡与黔中郡来交换怀王的自由。

从地图上看,这两个郡是楚国抵御秦国巴蜀地区的前线要塞,而在此之前的蓝田之战秦国就夺走了汉中郡。
如果再失去这两个郡,那秦国入侵楚国的国都郢城几乎就属于探囊取物的难度了。
所以,楚怀王坚决拒绝秦王的要求,也因此他余生的3年被迫在秦国耗尽。

楚怀王有计划逃跑,但遭到了秦国的拦截。楚王死后,他的遗体才被送回楚国。

怀王被扣押的这段时间,楚国内部也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不要忘了,此时不光怀王不在国内,连太子也被送到齐国去当人质了。
可想而知,怀王被骗到武关结盟肯定是没有交代后事的。
所以楚国处于一个没有领导的真空期。
当时,齐国以为楚怀王死掉了,不少齐国大夫向齐王建议:"以归还楚太子熊横为条件,让楚国割让东部地区的地盘"。
你看,当手里有筹码和对方的把柄时,秦、齐双方的想法几乎是一致的。

据《战国策》记载,为了以最小损失的方式让太子摆脱齐王的控制, 楚人同时使出了3条计谋。
一是,熊横假装答应齐王的要求,率先保证自己安全回国;
二是,让楚国东境的平民全都参与到戍守边疆的战斗,减缓齐军拿下东地的速度;
三是,楚使者前往秦国去请救兵,借助秦人的力量赶跑齐人。

推测:为什么秦人会出兵救楚?
如果楚使者把秦国的利益也搭进来,那秦王很可能就会同意出兵了。
例如,楚使者可以这么对秦王说:
"如今齐国犯我边界,如果大王不前去救楚,我们很可能会再次加入齐国的阵营,这样的话局势对秦就不利了。"

 
前298年,熊横归国登基,是为楚顷襄王。这一年呢,滞留在秦国的楚怀王还没有去世。
当秦王索多次向楚怀王索要土地都无法取得成功的时候,熊横的上位也暗示着捏在秦昭王手里的筹码(楚怀王本人)失去了价值。
秦王欲以用怀王换楚国二郡的计划彻底落空。这下秦王干脆也卸下了伪装,秦军再次兵出武关,斩杀楚军5万人,夺走楚国16座城池。
不难发现,对外政策的失误,导致楚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连年的战败以及怀王被拘,使楚国完全失去了谈判的空间,齐、秦两国把楚国拿捏得踹不过气来。
 
内忧
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了楚国贵族间激烈的内斗。
随着垂沙之战的战败(楚怀王被拘前),楚国内部的矛盾被彻底激化。

一名叫庄蹻[qiāo]的楚人,趁楚军大败之际率众向国都郢掀起了一轮事变。
关于这场事变的成因说法不一。
有的认为,庄蹻集团不满垂沙兵败的结局,他们不信任当权的官员,以暴动的形式追究贵族们的责任;
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庄蹻是趁局势动荡蓄意发起一场叛变。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无法撼动"庄蹻为盗于境内"的事实。
 
这次事变规模壮大,有不少楚人都死于这场祸乱。庄蹻暴郢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让楚国被分裂成了三、四块。
这个"分裂"有可能是指地域版图上的破裂,也可能是指派系间的分化。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内乱如雪上加霜一般致使楚国的局势更加严峻。
所以,正如前文提到的,面对齐、秦的施压,楚国之所以显得如此软弱,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战败的损伤(外患),还得加上内部斗争带来的剧烈阵痛(内忧)。
楚顷襄王上位的第6年(前293年),秦国大将白起向东攻打韩国,于伊阙全歼24万韩军精锐,彻底击碎东进之路的第一个障碍。
不久后,秦王向楚王写了一份秦楚决一死战的战书。
相比于秦国势不可挡的攻势,和楚国千疮百孔的局势,楚顷襄王现阶段没有办法改变眼前的颓败,楚王在收到了战书后果断向曾经弑父的仇敌秦国示好求和。
从蓝田之战再到顷襄王示好秦国,在这20年的时间里,楚国在正面战场失去了近20万的军队,丢掉了北边和西边的大块地盘、在外交上失去了议价的筹码和谈判的主动权、内乱还使楚国失去数以万计的人民和统一的形态。
广袤的疆域只给楚国带来了表面的粉饰,内部的中空和外部的无力致使楚国在此以后只能守住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