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 | 从「内政外交」解析楚国为什么大而不强?


往期文章
合纵连横:拉帮结派的外交艺术,顶层设计者的利益博弈
胡服骑射:赵国耐人寻味的中期改革
禅让引发的党争,赵国版的沙丘之变
01
前言
自秦国吞并巴蜀、连横韩魏之后,楚国遭受了张仪欺楚、丢失汉中的多重打击。
细心的读者会问了,晋楚争锋是贯穿春秋的大戏;
楚国继承了昔日的荣光,跻身进入七雄之列,在战国初期也早早经历了变法,为什么此时楚国在兼并战中表现得如此乏力呢?
接下来的两篇文章我们就来梳理梳理同时期楚国的发展路线,探究致使楚国凋敝的成因。
02
被动与主动:楚灭越
春秋的最后一位霸主越国(下图最右下角),在战国时期的影响力仅仅局限于在东南部,也就是骚扰骚扰齐、楚两个大国。

当中原列国急着搞变法、搞改革,提升国力和生产力的时候,越国还受困于王位之争的内乱。
所以自越王勾践称霸以后,越国通往中原的道路就基本被兴起的楚国给封锁了。
越国也沦为一个第二梯队的诸侯。

作为七雄之一的楚王虽有吞并越国的想法,却迟迟没行动。
这不是因为楚国没有能力,而是楚国的精力被耗在了与秦、韩、魏交界的中原地区。
当秦国从魏国手里夺回河西一带,接着又吞并巴蜀之后,秦国就具备了左右中原局势的主导权。
在秦相张仪的连横策略下,秦拉拢了韩、魏两国,楚国在中原就处于被动的状态。
毕竟楚国要时刻提防秦、齐两国的活动,总不可能为了攻越而把驻守在中原防线的士兵调走吧?
拿下越国而丢掉中原地区,或者是遭到偷袭等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对于楚国而言,伐越的优先级要比进军中原要低一些。
前307年前后,越王可能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产生了染指中原的想法。
越王进军的路线大致有两条:
1.先北上齐国,再西进中原。
2.先西入楚国,再北上中原。
越王起初选择了第一条伐齐的路线。
但他没有经受住齐王的挑唆,齐使者对越王说道:
"
楚国忙着与列国争胜,国内正处于空虚状态,不如我们一同攻楚吧。
"
齐王的意图很明显,转移本国风险,并趁机削弱楚国。
然而,让越王没想到的是,这次伐楚,却开启了越国灭亡的道路。
楚国对东边的越国是有防备的,这次交战,楚军不仅杀了越王,还将齐军抵挡在了楚国的境外。
越国贵族们也因为越王的死,相互争夺王权,致使越国混乱不止。
不久后,楚国迎来了灭越的绝佳机会。
当时,喜欢习武的秦武王搞了一场举鼎比赛,想看一看自己的力气有多大。结果,秦王胫骨折断,当天就丧命了。
一时间,秦人忙于找国君的继任者,无法顾及中原的战事。
楚国也趁此机会歼灭了持续内斗的越国。

03
隐藏在"大"之下的隐患
楚国吞并越国大部分土地后,疆域又进一步得到扩大。
然而,楚国的这个"大"并不是完全和"强"挂钩。

一方面,楚国郡县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原列国比起来,完全可以用稀疏来形容。
因此,楚国的领土实际上是看起来大,但人口主要集中在几个重要的大城市,那些没有被开垦或者是南部的边界地带对楚国来说作用是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楚国在战国初期虽经历了吴起变法,但这次改革进行得并不彻底。因触碰了旧贵族的利益,吴起惨遭他们的杀害。
这场不完全的改革导致楚国的上层结构不是纯粹的集权制,大量的贵族依然留存,他们拥有着自己的封邑,掌握着特权,颇具春秋分封制的缩影。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贵族间的内斗引发国家内部结构的松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来一探究竟。

前317年,楚怀王决定让屈原在国内执行第二次变法改革,但屈原却遇到了层层阻碍。
屈原提出重耕战、禁朋党、举贤能、明赏罚等政治主张。
屈原洞穿了楚国贵族间拉帮结派,投机倒把、罔顾法纪的勾当。
但他的悲剧也体现在他明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却遭到贵族的排挤和打压,楚王甚至听信了谗言将他流放,屈原无法实现他的抱负,也无法改变眼前的现状。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中的佳句虽流传千年,但屈原最终还是无法在那个属于他的时代将其思想逐一变现。
屈原的处境折射出当时楚国上层结构的问题,排挤打压其余家族、窃取瓜分他人的财产、各为其利的行径,这暴露出楚国内部潜在的支离破碎的风险。
04
外交:左右逢源 = 左右不讨好
说了楚国内部结构,我们再来看同时期楚国一些外交策略。

在楚灭越之前,秦国连横韩魏瓦解了楚军的攻势,拿下楚国的汉中郡(蓝田之战)。
蓝田之战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张仪欺诈楚王。张仪以割让秦国城池为诱饵,诱使楚王撕毁与齐国结盟的盟约。
此役,楚国丢掉了汉中郡,死伤8万将士。按常理来讲,楚国应该视秦国为仇敌才对。
 可之后楚国的外交政策显得格外的踌躇不定,这其中也参杂了诸多的因素。

「骑墙」
上一节提到,楚国的贵族大夫们各为其利,当时楚臣靳尚收受了张仪给的贿赂。
而张仪之所以收买靳尚,是因为他受秦王之命,再次开出割让城池的条件希望拉拢楚怀王。
由于靳尚帮张仪说话的关系,楚王不仅压制住了怒火,还同意了张仪的请求。
「楚向着秦」
 
不久后,好习武的秦武王即位,说客张仪不受待见,遭驱逐出秦。
随即好斗的秦武王向韩国发动了战争。
也因为这个关系,秦国的连横策略中断,齐国有意趁机重启合纵事业。
楚王此时也收到了齐王发来的书信邀请,在大臣昭雎的建议下,楚又断绝了与秦国的联系。
短时间内,齐、楚、韩、魏又合纵在了一起。
「楚又向着齐」 
可就在2年后,秦国的政局又发生了动荡。
秦武王因举鼎死亡,秦昭王即位后,以政治联姻为由向楚国示好。
前310年,秦、楚两国在黄棘结盟,这意味着秦楚再次修好。
「楚再次投秦」
 
可能您会问了,为什么楚国这些年在齐、秦之间表现得如此举棋不定呢?
其一,蓝田一战造成的损失不小,楚怀王想以最小的代价拿回汉中一带的失地。
谈判就成了替代战争的方案。
因此怀王把合纵(与齐联合)当成了与秦国谈判的条件。
可秦国正好又把归还土地作为诱饵时刻吊着楚王的胃口。面对有军事力量托底的秦国,楚国在谈判桌上并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好处。
其二,秦国国君的新老交替也影响着周遭国际关系的运行。
秦武王好习武,不喜欢能说善变之人。(对,就是点张仪的名)
武王在位仅4年,张仪被驱逐出秦国,标志秦国连横的外交政策出现了变故。
因此不愿承担风险的楚国不得不向齐国靠拢。
 
其三,由于内部斗争的关系,楚国缺少一位中流砥柱的政治人物,从而无法确定一个清晰的外交路线。
秦相张仪不仅可以通过贿赂的手段获取楚臣的支持,还能通过威胁的伎俩迫使楚王罢黜亲齐的大臣。
楚国政府似乎着眼于眼前的短期利益而作出决策。所以亲齐派和亲秦派的声音几乎是交替着出现在楚国的朝堂之上。
正因为这些问题,楚国这些年在外交方面的获益可以说并不显著。
秦国新王秦昭王登基后,虽兑现了黄棘盟约上的承诺,归还了楚国部分的土地,但楚国也因为背叛齐国主导的合纵,招致了齐、魏、韩三国的联合征讨。
楚国于垂沙之战不敌三国联军,楚王室也就此开启了两代人步入深渊的噩梦……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