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 | 胡服骑射 赵国耐人寻味的中期改革


往期文章
同甘共苦的赵魏韩为何反目?
魏国由盛转衰:吃别人画的大饼 把好牌打成烂牌
合纵连横:拉帮结派的外交艺术,顶层设计者的利益博弈
01
赵国局势分析
三晋自各奔东西、各为其利以后,由于韩、魏两国是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这两国已经遭到秦国的打压,整个河西与部分河外地区已经并入秦国的统治范围。
韩、魏也基本失去了争霸的能力。
赵国作为三晋最后一个宗主,虽然掌握着广阔的北部地区,但在战国初期的兼并战中表现得并不抢眼。
一方面,三晋破裂之初,围魏救赵的典故,就是描述最早挨打的赵国;
同时,赵国与秦国接壤,三晋为了保护中原地段不受秦国的侵扰,有时不得不为了国家利益再次联合抗秦。
但从结果结果上看,函谷关始终是三晋联军无法突破的屏障。赵魏韩的损失比秦国还要严重。
另一方面,赵国虽没有处于中原的核心地区,但他周边的国际情况非常复杂。

我们可以从上面这张地图清楚地看到:
赵国南面是韩、魏两国,并且距离赵都邯郸非常近,只要中原发生战事,三晋就容易被牵扯进去;
北边是燕国和楼烦、林胡等少数民族。骁勇的游牧民族对赵国的侵扰也是赵王头痛的大事;
西边和东边分别是秦、齐两个大国。
由于秦、齐是对立的关系,合纵还是连横,赵国就要考虑清楚再选边站队;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地处赵国中心的中山国。
中山虽不是强国,但他犹如一个肿瘤一样,长在了赵国领土的中央,时刻影响着赵国心脏的跳动。

这些问题堆积到一块,就造成了赵国在初期呈现出颓势的局面。
众所周知,战国中后期的渑池之会、阏与之战以及长平之战都是秦、赵两国长期博弈对峙的著名历史事件。
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赵国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一轮蜕变,从而具备了与强秦抗衡的能力?
02
名叫"胡服骑射"的改革
胡服骑射
上面说了,边界地带复杂而不平稳的局势,是引发赵国颓废的成因之一。
换句话说,这些来自外部的威胁,实际上暴露出的是赵国军事短板问题。
毕竟外战不胜,才会感到坐立不安。如果成功发动侵略战争,那应该叫向外扩张才对。
前307年,时任赵国君主的赵武灵王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提出了一项名叫"胡服骑射"的政治改革。
如果按字面意思来解释的话,"胡服骑射"四个字其实很好理解。
"胡",表示胡人这一支少数民族,"胡服"就是指让全国人民穿上胡人的服饰,学习他们的习俗;
由于胡服短小,便于骑在马上行动,"骑射",就是指学习胡人骑在战马上射箭的作战方式。
胡人作为游牧民族善于利用骑兵战术,而中原的军事作战大多以步兵为主。
在战场上,骑兵可以利用马的速度与力量轻易撕裂步兵的阵列,赵国这个与少数民族接壤的国家,就经常在御守边疆时吃这个亏。
所以,在赵武灵王看来,胡人这些军事方面的优点,完全可以学习借鉴。
因此,对赵国而言"胡服骑射"最表层的含义就是一场军事变革。

改革的阻力
如果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胡服骑射这项政策提到的内容的话,其实心里或多或少都认为赵国确实需要这一场焕然一新的变革。
但,改革,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改,是指要打破现有的规则和制度,甚至于重新分配既得利者们的利益。
这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政治举措。

战国初期,在楚国搞变法的吴起,和在秦国搞变法的商鞅的下场历历在目。
虽然他们的法家思想为国家带来了正向收益,但又因为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吴起最后遭乱箭射死,商鞅被五马分尸。
赵武灵王此时虽有变革之意,但他忌惮来自底层的舆论质疑和顶层贵族的抵触。
毕竟反对的声音越大,改革能不能进行?改革实施起来是不是按照预设的路线进行?都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像肥义这样的权臣支持变革,但是诸如赵成、赵文、赵燕等公族是改革的反对者。
所以,如何扫平改革之路的障碍,就是赵王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赵成是武灵王的叔父,在赵国地位显赫,是胡服骑射的反对者之一。
赵成认为,改革是背弃古制之举,穿上胡服表示承认胡人的文化。这相当于让赵国人民放弃引以为傲的中原文化思想,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赵王不能获得赵成的支持,就会招致全国上下的怀疑。毕竟君主和权臣的行为不统一的话,似乎就在暗示赵国政权的分裂。
因此,赵武灵王必须先从顶层解决这一问题。
赵王对此做出回应:
"
穿胡服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赵国的军事力量。
如今赵国东西南北四处面临威胁,如果不变革,拿什么与别人对抗?
只要是利于赵国发展的政策就应该执行。
"
赵王甚至于拿出"家中听父亲的,国家听君主的"这样的强硬言论强迫赵成同意自己的变革之举。
经过的多次商讨,武灵王终于以国家兴亡的理由力排众议,将胡服骑射的变革推上了日程。
改革与成效
为了加速这次改革,赵武灵王亲自穿上胡服上朝,并要求朝中的大臣也穿上胡服。
所以,我们看到"胡服骑射"的改革,其实是从上至下、逐步推广到民间的。
三年间,赵国全国上下穿上胡人的短装,束皮带,穿皮靴,为选拔骑兵和提升军事实力而行动。
前306年,改革初见成效,赵武灵王便开始着手对中山发起进攻。
前面说了,中山像一个肿瘤处在赵国的心脏地带。

国都邯郸位于赵国的最南面,如果中山(上图蓝色区域)对赵国采取军事行动,十分有可能切断赵国南北之间的连线,从而削弱赵国对北部地区的控制;
同时中山与东边的燕国、齐国相邻,有时候中山会被齐、燕策动,成为限制赵国的一枚棋子。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改革才持续了3年,赵国立马就对中山出兵的原因。
因为中山的存在直接限制和威胁了赵国的内部发展。
赵国吞并中山是一场切香肠式的持久战。
前306年,赵国三军侵入中山境内,连拔数城,中山王被迫割地求和;
前303年,赵王背约再度伐中山;
前301年,赵军攻破中山的国都,扶持傀儡政府;
前296年,赵王废黜中山王,将整个中山国并入赵国板块,瓦解了南北连线的威胁。

「赵国中心蓝色的区域就是中山」
胡服骑射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兼并中山只是赵武灵王为复兴赵国部署的第一步。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一个细节问题不知道大家思考过没有。
胡服骑射是针对赵国上下官、军、民所有阶层和社会角色的改革。
官、军好理解,前一个是做表率,后一个是为了强军。
赵王既然是想提升国家的军事力量,为什么偏偏还要把基数最多,难度最大的平民也搞进来呢?
这不明摆着拖慢了变革的节奏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把目光望向赵国版图的西北方向。因为这里隐藏了赵武灵王更深层次的意义。

赵武灵王在向中山出兵的同时,也派军队进入了胡地(上图林胡地区)。
赵军伐胡的意图不仅仅是为了攻城略地那么简单。
前307年,赵军攻下榆中,林胡王向赵王进献战马,表示愿意臣服于赵国。
从此,赵固驻守榆中,并把胡军招募进入赵人的麾下。
前297年,赵王从代地向北出发,进攻楼烦(上图楼烦地区)这一少数民族。
同样的,赵人在获胜之后又将楼烦的军队收编进赵军之列。
 
大家发现没有,赵武灵王为了巩固和加强赵国的军事能力,对北边的少数民族采取的是招募、收编这样的政策。
这些大规模被赵国吸纳接收的胡人、楼烦的军队,不是雇佣军,而是加入到赵国怀抱的新成员。
他们不仅参与战事,也会加入到赵国的生活圈当中。
这意味着赵国成为了一个中原与少数民族融合的国家。

换一个词可能更好理解——归化。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赵国要全国上下进行"胡服"。因为这是赵武灵王对吸纳外族提前做了部署。
回忆一下,赵王为了让贵族穿胡服都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假如没有胡服政策做铺垫过渡的话,赵人可能更加抵制这些外族人;
如果强行接收的话还可能引发原住民与外族之间的斗争;
也就无法通过收编的形式增强赵国的军事能力了。
"胡服骑射",极简的四个字,囊括了赵武灵王对军、政两大方面的改革方向。意在吸纳外族精锐,促进民族融合,强化军事力量。
当然,改革带来的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
赵国吞并了中山后,排除了南北连线上潜在的威胁;
赵王北出代地,西通燕国,巩固了北部地区的控制权,全面增强了赵国的作战能力。这些改变为日后赵、秦抗衡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03
后续
赵武灵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由于他常年征战在外,时刻存在驾崩的风险。
所以,为了避免赵国陷入无君之乱,前299年,他以禅让的名义,将王位传给了小儿子赵惠文王,他自称主父专心于战事。
同时,武灵王也是一位糊涂的君主。
太子之位原本属于长子赵章,由于偏爱宠妃的关系,武灵王才废长立幼,新立幼子赵惠文王。
后来,武灵王觉得亏欠长子,又萌生了让赵章在代地称王的想法(赵国二王并存的构想)。
但令赵武灵王没想到的是,这个想法虽没变成现实,但依然演变为赵国的一场内乱,自己也被活活饿死在宫中。
下一篇文章,我们就来介绍赵国这场名叫沙丘之变的党争。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



「分享、在看、赞」一下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