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历史 | 一文搞懂春秋迈入战国究竟存在哪些变迁?


01
前言
前476年,越王句[gōu]践,灭吴,称霸,标志着春秋走向尾声。
我们不必纠结春秋迈向战国的标志性事件是句践称霸还是三家分晋。其实,这两个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几乎是一样的;
春秋是称霸战争,而战国则是兼并战争。
越灭吴,春秋第一次出现大国兼并大国的现象;句践称霸,诞生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三家分晋,赵、魏、韩瓜分晋国的领地。礼乐崩坏,周室的分封制几近瓦解。之后列国之间全面走向兼并战争。
这两个历史事件正好站在称霸和兼并的分水岭上。

春秋时期,无论是齐桓公九合诸侯,还是晋文公称霸诸侯,或是楚庄王问鼎中原,他们争取的都是霸主的头衔。
作为盟主,他们可以调度盟友的军队吞并周边的小国,也可以向其收取高额的贡品充实自己的国库。
但他们没有绝对的能力来兼并周边的大国,因此像郑、蔡国这样的国家经常在强国之间跳反。
随着冶炼、农业以及手工业等方面的发展,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和经济都得到大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孔子等人引领私塾的出现让教育逐渐平民化,这导致社会上“士”阶层得到了充实(阶级上升流动),从而演变出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生产力提升以及改革变法的加持下,列强之间相互兼并就成为了可能。
作为战国历史的开篇文章,我们先不讲详细的人物与事件,而是带着大家了解一下春秋战国过渡时期社会方方面面的演进与变革。
02
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冶炼与农具
早在春秋时期,青铜冶炼锻造技术就已经相当纯熟。到了春秋末期,铁矿开采和冶铁技术又得到了发展。
铁的硬度要比青铜更硬,耐久度也更高。因此,铁质工具逐渐被推广和使用。
除了军事武器,铲子、斧头、镰刀等工具也可以运用在农业方面,这大大提升了农耕的效率和产出。


农具只是农耕技术提升的一方面,战国时期,人们还掌握了牛耕、灌溉、施肥等技术。

土地与税赋
说了农具,我们就必须要讲一讲与农耕息息相关的土地制度。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提到井田制。
周朝的土地,在名义上是归属于周天子的。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把这部分土地分封给族人和士大夫。
在西周,这些被分封的土地被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的产出归土地的归属者(贵族、士族),而公田的产出则需要上缴给诸侯或者天子。
我们可以狭隘的把公田的农作物产出理解为赋税。

春秋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辟,贵族们把这些新开垦的土地都囊入自己的私田。
由于私田是不需要"缴税"的,所以大家都跑去种私田;公田因此荒废,土地逐步私有化,因此在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
可能有的读者会问,底层缴的税赋少了,那不是流向上阶层的资源也减少了吗?为什么天子或诸侯不下达相关的政令来制止私田的运作呢?
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研究的问题。
先以国家上阶层的视角来看:
春秋中期,郑国的大夫子驷,试图在国内削减私田的存量以及推广灌溉技术以增大农业产量。
如果私田变少了,那种公田的人就会变多,加上引入灌溉技术,那农业产出和征收的税赋就会相应的提高,这看起来似乎是一条行得通的政令。
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子驷为了推广他的主张,侵吞了其余贵族的私田。由于动了既得利者的蛋糕,这引发了国人的暴动,子驷遭到了国人的杀害。
郑国子产登台后,吸取了子驷的教训,他向贵族们妥协,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但是在征税制度做了调整,除了在公田征收以外,还作"丘赋",就是说人头来收税,以此来弥补公田赋税的空缺。


重新分配资源的改革,可能需要付出流血甚至更大的代价。
有多少人愿意忍着阵痛进行变革?又有多少人愿意拱手让出自己的囊中之物?
这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再站在下阶层的视角来看:
早先,土地是统治阶级的专有物。
但随着阶级从上至下的流动(贵族的没落),以及土地的私有化,土地交易逐渐合法化。
这意味着少部分下阶层(没有参与政治权力)的平民也拥有了土地。
不过,这部分人在"私田"耕种的产物也需要进行缴税;以晋国六卿为例,大概有1/5的产物要被征收。
而那些没有土地的平民可以向政府和地主租地,他们不仅要缴税,也要承担租地带来的利息。
所以,井田制的瓦解,并没有意味着流向上阶层的资源减少了。而是新的制度取代了井田制,征税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了而已。

货币与经济
提到了税赋,就绕开不开经济这个话题。下面我们粗略地讲一讲春秋战国时的经济。
春秋时期的交易手段,几乎还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阶段。
例如,农民把耕种所得的粮食与手工业者制作的鞋子进行交换。

到了战国时期, 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以物易物变得难以实行,所以商人兴起了。
商人扮演着促进物资流通的角色;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钱币这个交易的媒介产物应运而生,以物易物的时代终结了。
商人盈利的本质是低买高卖, 所以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商人囤积居奇的现象。
例如,丰年时,农民的粮食丰收,市场上的粮食过多,商人以低价收购农民的粮食进行囤积;到了荒年时,粮食短缺,商人再以高价把囤积的粮食卖出去,以此牟利。

这种买卖形式让商人致富的同时,也可能让平民买不起粮食,吃不起饭,造成社会的混乱与动荡。
因此当时有的国家推出"平籴[dí]法",意思就是说,政府也充当着屯粮的角色,不过在荒年时,政府以合理的价格抛售粮食,从中调控,避免物价被商人操控。

货币的流通以及商业的发展,催生了不少巨贾富豪。
一些掌握了巨大资产的商人们,能够垄断市场,操控物价,甚至还可以利用高利贷来进一步剥削贫民。
战国时,贫民不仅要承担来自官府和地主的租税,在他们穷困潦倒的时候,商人还会借钱给他们,并从中收取高额的利息。
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人以及商业活动的兴起促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经济与经济理论也得到了相应的研究发展。

03
社会的变革
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各行各业发展的背后其实都是人口增长的体现。毕竟,没有人的话整个社会结构怎么盘得活呢?
有人和社会就会有阶级。
西周的乡遂制度就已经产生了"国野"对立的阶级划分。
天子、诸侯、士卿大夫、国人(国中的平民)都是上阶层的贵族;
其余平民属于被统治阶级,他们替上阶层农耕劳作。

虽然在西周和春秋时规定,贵族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是贵族,平民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是平民。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到了战国时期,这个约束被打破,阶级流动变成了现实。
阶级跃迁
春秋时,上阶层中地位最低的士大夫,充当着士卿的家臣,或者为国家服军役。
 
早先教育只存在于贵族阶级。春秋后期,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让平民得到了接受教育的权力。
因此,诸如儒家,墨家,法家这样的学说逐渐兴盛了起来,各个学派的弟子也可以在列国间进行游说。
这些"学士"的才能一旦被统治者看中,那他们就有机会晋升到士大夫这个阶层中。这就实现了阶级自下而上的流动。
这条上升的通道被打通过后,又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学士和学说,因此就产生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局面。

秦国的法令规定,平民可以通过杀敌、斩获战功的形式来实现阶级跃迁。

阶级滑落
除了跃迁之外,还存在着阶级滑落的现象。
例如,晋国众卿最终角逐出了赵、魏、韩三家,其余贵族要么被灭族,要么被流放,要么逃到国外避难。
这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贵族就属于阶级滑落的一批。
 
由金字塔结构我们可以得知,身处下阶层的人数占比实际上要比上阶层大得多。因此,平民的人口基数是相对比较大的。
井田制的瓦解以及土地私有化,导致自耕小农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意味着战国时期进入小农经济。(狭隘理解就是全民种田)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

前面提到,战国是以彻底歼灭对方为目的的兼并战争。
支撑战争的是经济,而经济的组成就是最基本的自耕农。
底层的农民不仅要种地,服军役,同时还要承担租税,因此他们的负担是非常重的;面对战争以及自然灾害,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是最差的。
如果再加上官府的横征暴敛以及商人地主的剥削,那底层人民的生活将是十分的艰苦。
底层农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列国经济的基座;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拉动了列国战争机器的运作。
阶级上升的通道打通过后,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各类学说和变法改革又在各国绽放异彩,全面战争的战国时代就要开启。
介绍完了春秋至战国的变迁,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就要以王侯将相的视角续写战国历史的新篇章,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
end
往期精选
郑国的求生之路
吴楚之争 楚国的亡国危机
吴越之争 春秋终曲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