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蜷缩在一起的,出生后蜷缩的状态慢慢打开,你可以爬行,然后站立,这都是筋膜后表线功能的逐渐完善和加强的结果,后表线的功能正是在完全直立,伸展的状态下支撑身体。从筋膜角度来看,前表线和后表线的变化及发展,贯穿了整个人体的发育过程。但一切的发展并没有那么顺利,长期的低头学习,伏案工作,让本来直立的躯干趋于向前,展现出头向前,胸腔低沉,含胸驼背的姿态。这势必会导致身体重心倒向前边,人体为了维持平衡,避免栽倒,就需要一个向后的姿态变化来制衡它,这个变化就是臀部就向后,此时,骨盆也就向前倾了。因此,骨盆前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伴随着其他身体不良姿态一起出现,这就意味着在纠正训练中,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着眼于整体的提升。
后表线的功能减退,让原本挺拔的背部向前弯曲,所以在纠正中,对于后表线的整体提升才是重中之重。温和的动作,比如上犬式,硬核的动作,比如硬拉,都是很好的提升后表线功能的绝佳动作,当你能够循序渐进的练习,解锁和掌握这些动作时,以骨盆前倾为代表的这些不良姿态也就远离你了。我们以屈曲的姿势出生,再发展到可以轻松维持挺拔的身躯,这一切都是后表线的功劳,但现在,我们需要好好维修它了。
-END-
欢迎关注公众号
在文末右下角点击“在看”
肌本自然
BODYFOUNDATION
与肌本自然一起,帮助更多的人开始并坚持运动
肌本自然是一个原创且接地气的运动健康信息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