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再批蔡赖“两国论”,他对统一有何看法


9月11日上午,“2023国际地缘政治高峰论坛”在台北香格里拉远东饭店举行,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出席并发表演讲,他历数自1987年开始参与两岸事务的经历,重提执政时期的“不统不独不武”主张,针对赖清德今年8月跟进蔡英文,重申两岸互不隶属,马英九批评,“新两国论”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大陆的后续反应,值得密切观察。

马英九认为,自2008年至2016年,他任内的这一时期是两岸的黄金时光,他重申“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发挥的重要作用。马英九指出,蔡英文在2021年“双十”演说中,依旧提出“两岸互不隶属”的论述,蔡的说法俨然是“新两国论”,严重悖离岛内宪制性规定,两岸不是两个国家,而是将台湾与大陆视为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
1
马英九的论述延续了他一贯的立场。在今年访陆期间,他在湖南大学交流结尾致辞时,表达了相同观点,当时他特别提到,我们是台湾地区,你们是大陆地区,都属于一个中国。谈到两岸关系的法律定位,法律系出身的马英九总能侃侃而谈。 
但也应看到,分裂势力在岛内的愈演愈烈,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而是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已经严重偏离了岛内的宪制性规定。换言之,即使蔡英文没有重申“两岸互不隶属”,即使赖清德没有跟进,分离主义依然是对两岸和平的严峻挑战,“台独”分子依然可以在岛内宪制性规定下从事分裂活动。因此,除了反对“两国论”的相关主张,更值得探讨的是“一个中国”的法律定位该如何在台湾内部得到保障与贯彻。
尤其,当马英九只能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在野党前主席的身份抨击当政的民进党政治人物的分裂言论,而任内却无能为力,连课纲微调都要面临“台独”势力疯狂反扑,在在证明了“一国两区”的两岸法律定位在台湾是缺乏足够强制力的,反观主张“台独”的政党却可以通过岛内选举进入体制内,这样的批判是否能对“台独”产生足够的震慑与约束,答案显而易见。
事实上,无论是蔡英文还是赖清德的“两岸互不隶属”,都不是新的主张,而是源自1999年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主张“台独”的政党,民进党一直以来都以所谓“两/国”定位两岸关系,只不过“台湾前途决议文”中的基调,是以承认借壳上市的“中华民国”为前提。 
而举世皆知的“两国论”,出自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1999年接受《德国之声》专访,他将“两岸关系定位在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当时的李登辉是中国国民党党主席,“特殊国与国关系”作为国民党大陆政策指导方针,也被列入国民党十五全的政治决议。
从那时起,分离主义的重心已经从“台独”开始向“独台”转化,围绕名义上统独之争的背后,是在“中华/民国”借壳上市的“独台”前提下的蓝绿之争。当国民党只以“法理台独”质疑民进党的分裂路线,并不敢直面“台湾前途决议文”当中的政治正确,在论述与政治现实层面并不构成对蔡英文、赖清德的真正挑战,反而更加凸显了反“独”的国民党两岸立场的矛盾。

2
这样的矛盾由来久矣。2007年,国民党候选人曾提出“中华/民国”与台湾已是一体,这是政治现实,没有不承认之理。在同年7月2日,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中,国民党组发会主委廖风德不讳言,国民党推动以台湾或“中华民国”等弹性、务实、尊严等名称加入联合国“公投”案,已经暗指“中华/民国就是台湾”。虽然目的是为因应陈水扁推动的“入联公投”,压缩对手操弄统独议题的空间,但作为国民党两岸立场的重大宣誓,无论是“中华/民国(台湾)”还是“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和民进党所谓“台湾共/和国”的区别,也只剩名词之争。而这种拿香跟拜的思维也贯穿了国民党执政的八年。岛内独化趋势并未因海峡双方的交流热络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两岸关系仍然受到台湾内部政治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
2018年,已经卸任的马英九提出“不排斥统一,不推动台独,不使用武力的新主张”,媒体将其称为“新三不”。然而,当符合岛内宪制性规定,曾经在台湾社会拥有高度共识的统一主张,在台湾民主化三十多年后,竟只能比照1990年代解禁“台独”分裂言论的标准被重新提出,只能以“不排斥”来接纳,相较马英九个人的突破,这恐怕更是因为认同迷失导致台湾社会走向了集体性的历史倒退。
除了谴责蔡英文、赖清德等人的分裂言论,面对岛内社会整体的独化趋势,更需要站稳反独立场拿出具体行动,遏制分裂势力的蔓延。如果蓝营的政治人物一边称反对“两国论”,一边又在选举时提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向李登辉的“特殊国与国”乃至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靠拢;如果一边高度肯定“九二共识”,一边又默许曾经参与党内初选者提出“没有各表就没有共识”“一中两国”等扭曲“九二共识”的言论,这些矛盾的做法势必会影响与大陆建立的互信基础,让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遭遇更多波折。
马英九在这次演讲最后说,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他强调两岸备战不如对话谋和,这才是对各方最有利的和平政策。
但必须指出,没有民进党挟洋自重谋独挑衅,怎会有台海战祸,分裂势力希冀的和平分裂若能达成,是真的没有输赢,还是掩耳盗铃?这样的因果关系与是非原则不该搞拧了,两岸不必再走历史的回头路,而是该让“台独”在岛内早日无路可走。
否认台独课纲遭批,国民党执行长的回应越描越黑
宋楚瑜登陆,八十岁的他还有多少中国梦?
台媒体人批郭台铭,呛声大陆有何条件再谈两岸共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