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民党2024参选人侯友宜接受中天电视专访,对于主持人问及当选后是否要改“台独课纲”,遭到国民党智库执行长柯志恩否认,引发外界质疑。9月9日,媒体人陈挥文经当事人同意,分享了柯志恩对于课纲争议的进一步回应。
柯志恩在回应文中写道,最近有人认为我应抨击现有课纲是“台独课纲”,但教育归教育,课纲不能一昧的简化曲解,.......新课纲自109年8月实施迄今,正在经历浮瓜沉李的阶段,校园内多数教育工作者不愿以部份疑义来翻腾。......所以,当主持人问说“台独课纲”是否修改时,我认为,不宜把108课纲简化成“台独课纲”,也不是政治人物一句话说改就改。
事实上,二十多年来,不就是通过文化与历史的教育塑造了一大堆的“天然独”。蔡英文2016年上台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暂停101课纲,重启课纲审议程序。对于这种说改就改,时任国民党“立委”的柯志恩也没见有何反应,相形之下,她否认“台独课纲”乃至对于外界质疑的反应却更激烈。
柯志恩说,不可否认,民进党处心积虑想要“去中国化”,身为忠贞党员及捍卫“中华/民国”的立场,我们当然极力反对。之前曾发生某些历史教科书版本的内容有所偏差或争议,老师、家长或社会人士都可提出、要求出版社更正,但不适合无限上纲说整个108课纲就是“台独课纲”, 遽然断定、一竿子全部打翻,未免失真、过于武断,更无益于教育的讨论。
这更是掩耳盗铃的解释,如果任何议题都可以多元包容不问是非,那国民党何必还称自己反“独”。当年的马英九只不过在第二任想把李登辉、陈水扁借台湾化之名把台湾史皇民化,予以微调回正轨,根本不是大幅更动。即使如此,都遭遇“台独”势力排山倒海的攻击。2015年8月1日,新课纲以近乎卑微的姿态“上路”,绿营执政的12个县市全部表态拒用,绝大部分蓝营县市则选择新旧课纲并行,抗议的学生和“独”派人士仍不依不饶,要“教育部长”下台和撤回新课纲,明明是“台独”在岛内翻腾,柯志恩竟以不想翻腾为由回应外界对“台独”的质疑,完全是本末倒置。
柯志恩最后说道,大家一定理解,在蓝营未整合成功前,贸然进入“统独”大战的漩涡,在自己阵营里挑剔谁更正统,真的有利国民党的选情吗?有利于下架民进党的目标吗?更直白一点,如果蓝营不好好团结、同心协力赢回2024执政,一旦赖清德当选,整个“国家”都彻底“台独”化了,又岂止是“台独课纲”而已?!
然而,台湾的全面“独化”还用等到赖清德当选吗?二十多年的“台独教育”,国民党已经被定性为“外来政权”,在很多四十岁以下的台湾人心中不是“本土政党”的国民党,压根连选举的资格都不具备。即便是出于选战考虑,“台独课纲”也让年轻世代和国民党之间形成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成为蓝营几次选举大败的成因之一。正是因为在统独立场上态度暧昧,才让“台独”的反扑获得了更高的正当性,这又岂是国民党不想卷入“统独大战”,民进党就愿意乖乖配合鸣金收兵的?
在柯志恩的通篇回应文中,只有一点说对了,确实不必在国民党阵营挑剔谁更正统,因为国民党的绿化根本不是侯友宜一人的问题,而是总体性的。而有些被部分深蓝寄予厚望的候选人,即使独立参选,也没有人提出更积极的两岸主张,甚至为了呼应所谓的“主流民意”,对大陆的态度更为强硬。单单指责侯友宜“蓝皮绿骨”,是从根本上忽略了蓝营乃至台湾社会整体的独化趋势。
作为国民党智库执行长,侯友宜竞选团队的重要干部,面对“台独课纲”有此立场并不让人意外,但意外的是,她本来可以默默等待相关议题降温,不必引发更多的讨论,但当事人却又主动跳到舆论漩涡中,而她的回应也只是再度暴露国民党暧昧的两岸立场,反而越描越黑,而这样的反“独”不知还与“独”相距多远。
宋楚瑜登陆,八十岁的他还有多少中国梦?
台媒体人批郭台铭,呛声大陆有何条件再谈两岸共好
从蒋万安登陆看台湾与两岸统一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