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向大陆撂狠话,取悦“台独民意”?


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8月28日宣布投入2024大选,对于外媒询问,若参选将让他的企业遭受压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郭指出,4年前已将鸿海经营权交出去,这期间他完全没有管公司。如果说要没收鸿海财产,他会说,Yes,please,do it;如果是牺牲他个人财产换取不要攻打台湾,他愿意。郭还提到,鸿海本身有将近百万个股东,他只是其中一个,他个人在大陆没有一分一毛财产,包含土地跟房地产都是过去鸿海投资所拥有的。
1
这番回答颇为清奇,一边说无惧压力,宁肯散尽家财,一边又说在大陆没有任何财产,那所谓“没收”从何谈起?说了等于没说。
再者,台湾企业在大陆遵纪守法,不逾越一个中国的红线,不当“台独两面人”,祖国当然欢迎台商投资建设。但若是要学远东,当民进党金主还要违法违规,自然难逃制裁。
岛内一些人该谈“法”的时候,如面对一个中国,他们就扯政治,像郭这次参选,向大陆撂狠话,把反“台独”说成打台湾。该谈两岸一家亲的“情”时,有的人又扯程序正义,如“太阳花”,明明是大陆让利,得了便宜还卖乖,一边拿一边又要骂,这是面对两岸关系极度病态的心理。
类似一幕也发生在四年前,当时郭意气风发,要当最强外挂,也有岛媒问,如果大陆以关他的工厂对他进行施压,他会怎么回应,郭称,“关就关,谁怕谁,它怕我,不是我怕它。”。在与网红馆长直播时,他又讲“我是给中国饭吃,不像有人是需要中国市场,是跟中国要饭吃。”
事实上,这些提问多半是“台独”不怀好心,故意设套引郭就范。作为西进大陆的成功企业家,促进两岸和平本该率先垂范。然而,为了跟从政治正确,他却把“抗中牌”越打越亢奋,甚至当年还说出了“没有各表就没有共识,一中之下有两国”的偏激主张,亦步亦趋地向李登辉路线靠拢。
四年后,郭卷土重来,5月他在金门发表和平宣言,把两岸兵凶战危的责任指向民进党当局挑衅,既然早已明白谁才是制造战祸的始作俑者。面对外媒提问,不谴责执政者谋独分裂,却把战争的责任指向大陆,分明是倒果为因。
郭这次宣称代表主流民意,可面对媒体提问,他却汲汲营营地表达自己对抗大陆的决心,甚至他的发言人黄士修做客绿营政论节目,还自称郭是四组候选人中对大陆态度最强硬的。当岛内政治人物认为只有叫阵大陆才能彰显真爱台湾,那这样的“主流民意”,恐怕与理性和平相距甚远。
2
郭希望两岸和平,但相隔四年,向大陆撂狠话的态度却始终如一。面对两岸关系,海峡对岸的大陆人民的所知所感、喜怒哀乐、悲欢荣辱,好像从来不在这些岛内政治人物的考虑范围,这种藐视大陆民众的集体潜意识早已跨越蓝绿,但台湾社会多年来却鲜有反思的声音。他们喜欢谈北风太阳,但自己明明照尽阳光硬说只有北风,谁是北风,谁是太阳,一目了然。
郭称代表“主流民意”,但现在他的民调位列最后,非郭民意更是岛内主流。郭又称自己是“中华/民国”派,但他的主张未必深蓝,却被一些孽子孤臣寄予厚望。这些人提及李登辉多咬牙切齿,可是对于郭四年前提出“一中两国”主张,却会选择性的遗忘,他们视侯友宜蓝皮绿骨,但对于如何界定蓝绿,却从没有统一的标准。
当年这批人接受了“不统不独不武”的主张,但这样的主张根本与岛内宪制性规定冲突,却看不到孽子孤臣们据理力争、登高一呼。所以,这些人的选择从来不根据事实,而是因为相信。四年前,他们把热情投射给了韩国瑜,四年后转移给郭台铭,但他们无力扭转的是面对“台独”鸠占鹊巢,国民党走向日暮途穷的困境,不敢正视的是今天坚定捍卫中国招牌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反分裂国家法》。
郭为参选向大陆撂狠话,除了再次目睹岛内政治人物面对两岸关系的态度,更折射出外省深蓝族群集体性的挣扎与迷失,“中华民国”这四个字成了萦绕他们一生的胶合与苦恼,以至于不愿与自己的同胞携手结束两岸分裂,迈向民族复兴,这是他们真正的悲哀所在。果冻之乱2.0是2024选举的插曲,假如若干年后回看,历史给出的评价必是一出自嗨的闹剧,仅此而已。
国民党称反台独,国民党执行长不反台独课纲?
侯友宜原形毕露?讲不清反“台独”与“九二共识”
郭台铭宣布参选,台独大笑侯柯大哭,统一加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