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国民党2024参选人侯友宜接受中天电视主持人卢秀芳专访,和四天前柯文哲受访有所不同,分坐两边的是台南市议员谢龙介与前“立委”柯志恩,二人皆是侯竞选团队成员,虽然国民党为护侯煞费苦心,但整场访问还是让人听了昏昏欲睡。
侯友宜强调两岸需要沟通,但主持人问两岸是何关系,却答不出来。侯称“九二共识”是岛内宪制性规定底下的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片面将“九二共识”的位阶置于岛内法律之下,或是为了回应民进党的攻讦,但这并不符合当年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协商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的历史事实。
访问中,主持人卢秀芳代网友提问,如果侯友宜当选要改“台独课纲”吗?没想到侯竟一时语塞,旁边的国民党智库执行长柯志恩赶忙否认说,现在的课纲不是“台独课纲”,只是把它变得更软性的课纲,称“台独课纲”,这四个字恐怕有些疑虑。
柯志恩不到一分钟的回答,却让国民党的反“独”彻底破功。事实上,要修正“台独课纲”不就是当年马英九执政八年的未竟之事。
2019年10月24日,反对“去中国化”历史教科书记者会在台北举行,已经卸任的马英九通过连线表示,“慰安妇”被迫害的事实已是全球共识,台湾自己的教科书却只字未提,这是为谁在涂脂抹粉?从课纲到教科书,民进党“政府”,正用尽一切手段“去中国化”,切割台湾与中华文化的连结,借由“法理台独”“文化台独”,遂行“台独”的政治目的。
对于“台独课纲”的影响,马英九深有体会,2015年的反课纲运动成了“太阳花”学运之后,又一根压垮马“政府”的稻草。当时面对民进党的凌厉攻势,执政的国民党一退再退,最终放弃了本该坚持的立场,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拨乱反正,连课纲微调都难敌“台独”的政治正确,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民进党的刨坟掘墓,在马英九卸任之后,国民党在岛内的处境变得更加恶劣。这段教训仅仅过去八年,竟被国民党的人,堂堂智库执行长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不是“台独课纲”,所谓的柔性课纲教育出来的年轻一代,为何多数都是“台独”,都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柯志恩的说法显然是自欺欺人。
柯志恩早年担任过台视《世界真奇妙》主持,拿过金钟奖,她离开后交棒第二代主持人李秀媛,这档节目后来和大陆的《正大综艺》合作,共用外景素材,成为许多八零后每周日的童年记忆。2016年,教育界的柯志恩获得国民党不分区提名当选“立委”,开启政坛之路。
2018年12月11日,在中天新闻台的《新闻深喉咙》节目中,柯志恩曾称,“马英九并没有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宪法'上并不是这样子,一中指'中华民国',不是中国。”身为国民党不分区“立委”完全扭曲岛内宪制性规定,对两岸关系的理解形同文盲。
2023年3月29日,马英九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后,控诉日本殖民者的侵略暴行。但这段谈话,竟被柯志恩在政论节目中公开称为反“并吞”言论。把反侵略与反分裂相提并论,不仅张冠李戴更是包藏祸心。然而,有上述认知的人今天却可以成为国民党智库执行长,成为侯友宜的辅选大将,又怎能不让人迷惑?
事实上,这场访问本是给侯友宜表演的舞台,比照柯文哲的专访,嘉宾不该是侯团队成员,但为打安全牌,在挺侯立场鲜明的中天电视台,还需要两位保姆护航,侯友宜的胆怯可见一斑。结果柯志恩又因护主心切,她否认“台独课纲”的这番论述,让原本的送分场变成失分场,不仅没讨到便宜,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让国民党的反独原形毕露。
这几天,还有个别岛内蓝营人士开始涂脂抹粉,他们在社交媒体向大陆民众宣讲,这只是选举的一时策略,不用过多在意。
比起柯志恩不假辞色粉饰“台独课纲”,这些言论更是别有用心。试问,如果选举时可以包容“台独”,当选后难道就能拨乱反正?是否为了连任压力,更要拿香跟拜,难道忘了当年国民党课纲微调功亏于溃的前车之鉴?再者,大陆有何义务要承担岛内的选举语言,任由政治人物对大陆挑衅或发表分裂言论,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广大民意的藐视,有这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如何能增进两岸人民情感?
一些岛内人士带着居高临下,对大陆民众肆意指摘却从不反求诸己的双标心态,自以为立起一面理中客的大旗,就能不问是非,这样的情感勒索与道德绑架,则是两岸舆论场中另一种乱源所在, 值得警惕。
侯友宜原形毕露?讲不清反“台独”与“九二共识”
郭台铭宣布参选,台独大笑侯柯大哭,统一加速
赖清德叫嚣“台独”,妄称“大陆应该感谢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