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赖清德叫嚣“台独”,妄称“大陆应该感谢台湾”


前不久,民进党2024参选人赖清德接受绿媒专访,大谈“务实台独”主张,其中不少倒果为因、断章取义的解读,反映了岛内一批人面对两岸关系的心态。
比如,赖清德的开场白自称民进党是“爱和平非暴力”的政党,他说,广大的台湾人民都希望跟中国(大陆)不要成为敌人,能够成为朋友,……只要中国(大陆)重视台湾的民意,给予台湾对等尊严的条件,我们很乐意帮助中国(大陆),讲一句比较白的话,中国(大陆)应该感谢台湾人,中国经济进步到这个地步,台湾给予帮助最大,给予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专业等等,但奢侈到对台湾“威胁利诱”。
1
赖清德这番话,不只是从“两国论”的视角看待两岸,更是对历史的刻意扭曲。
首先,台商西进大陆不过30余年,而两岸分治状态却已经延续70余年。从1950年代开始,在美国支持下,台湾经常以金马为跳板,派兵袭扰福建厦门等沿海地区,并从空中轰炸东南沿海及内地城市,甚至还飞到云贵高原进行侦察活动。这段历史,赖清德却只字不提。
其次,赖清德谈台湾对大陆经济的贡献,但他刻意回避了更大的时代背景是1979年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主动递出和平的橄榄枝,率先打开两岸交流的大门,大陆为了民族大义希望两岸结束对抗,同胞携手合作,哪一方不计前嫌,哪一方在负隅顽抗,历史已经给出答案。
何况,台企助力大陆发展的同时,大陆也为台湾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提供了诸多便利优惠措施,两岸同胞互帮互助,却被“台独金孙”歪曲成了“中国应该感谢台湾人”,这是何等荒谬的分裂言论。
2
事实上,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赖清德也在断章取义。今天为人熟知的尹仲容、李国鼎那一代开创台湾经济发展局面的先驱,都来自大陆各省,都是赖清德眼里的“中国人”。他们背负内战失败的迫切使命感,当年的救亡图存,不是为今日的“台独”或“独台”铺路,而是继承了百年来的中华民族主义,他们以追赶西方、实业救国为目的。即便1949年以后两岸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但这些人仍是站在“一个中国”的立场,思考台湾的前途。这样的发展意志成为日后台湾经济崛起的动力,也证明了台湾经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共长期路线斗争的延续。
更何况要追本溯源,清末受洋务运动影响,推动电报、电灯、西式学堂、邮局以及铁路建设的是1885年台湾建省后的首任巡抚刘铭传,为实现“以一岛之富强、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他的治台策略,对台湾现代化影响深远。刘铭传是安徽人,不是台湾人。赖清德谈感谢,又将这段中国近现代历史撇得一干二净,“台独”一边批判他们是“外来殖民者”,一边又把大陆人在台的成就当成“台独”资产,还妄谈“中国该感谢台湾”,何其数典忘祖。 
赖清德专访中还称,“台湾是善意的,我们没有要反攻大陆,只有它(中国)要并吞台湾。”
这更是妄图扭曲事实,从根本上否定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果“反攻大陆”只是国共之事,不代表这也是台湾曾经延续几十年的主张,那大陆遏制“台独”,从来也只针对岛内分裂势力,而非台湾人民,为何不分蓝绿都将统一扭曲为 “并吞”?
况且,台湾并不是主动放弃了“反攻大陆”,进而追求两岸和解乃至国家统一,而是三十年前逐步放弃了对“一个中国”的坚持,面对“台独”又无力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才让这个神话破功,当“以武拒统”取而代之,这是走向分离的开始,而不是对大陆善意的展现。
赖清德鼓吹分裂,还要“大陆感谢台湾”,除了从中看到他面对大陆的满腹恶意,从他这些切割历史、断章取义的解读中,更看到了分裂分子对于是非黑白早已本末倒置,这种明明“照尽阳光非说只有北风”的心态,是对两岸人民感情最大的伤害与破坏,而“台独”才是始作俑者。
重提李登辉“特殊国与国”,墨绿柯文哲不演了?
郭台铭要求“正视中华民国”,和平倡议为何褪色?
六成民意下架民进党?赖清德民调蹿升背后的讯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