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723全代会前,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展开密集行动。7月14日,他在高雄出席粉丝见面会,表示他将把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奉献给生他、养他、育他的台湾。隔天在台中,有民众直接问怎么看民调低迷的侯友宜,他又喊出,民意大过国民党的党意。
1
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如今民调垫底,前有绿、白拦路,后有郭董追兵。面对党内提出“韩上侯下”,党主席朱立伦扬言祭出党纪,可是已经加入侯办的徐巧芯助郭开讲,金溥聪的小刀却挥不起来。蓝营小鸡们认为,郭不是党员没说参选,所以站台无妨,但郭若不选又何必开讲造势,他办的又不是慈善晚会,这种解释分明是掩耳盗铃。
其实,只要郭留给外界想象的空间,他把悬念拖到9月(独立参选登记截止),势必造成蓝营持续分化伤及侯的选情,而国民党为保留整合余地,又不敢撕破脸,自然也不敢对助阵小鸡开铡。
郭在四年内两度参选两度搅局,他说民众的意见大于国民党的看法,可是每次他都没直接诉求民意,反而想先代表国民党出战。上次是国民党中央火速确认了他的党员资格,这次依旧被礼遇,即使当年负气出走已无党员身份,还是参与了国民党的征召提名程序。
然而两次落败都没有愿赌服输。按理说,已很难见容于一个拥有正常价值标准的社会。但直到今天,岛内仍然有一大批支持者相挺到底,即便也有蓝营媒体劝其悬崖勒马,但多数出发点是担心国民党分裂,鲜有人去思考以上做法对“程序正义”价值造成何种伤害。
事实上,在无视游戏规则方面,蓝营一直有着传统。比如2007年,国民党候选人因特别费被起诉,党内火速通过了“排黑条款”,为候选人扫清参选障碍。再如,2015年洪秀柱在全代会通过了征召提名,结果国民党不满她相对积极的两岸路线,加开临时全代会撤销了她的参选资格。
2
更值得玩味的是,面对岛内对“程序正义”标准的宽松,涉及两岸关系,台湾又时常将这四个字神格化,对大陆极端严苛。
比如“太阳花”学运时,很多抗争者当初给的理由是他们反对“黑箱”,甚至连今天的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谈到重启服贸议题依然坚持类似说法。
问题是,服贸协议的签订,根本因素是大陆秉持给惠精神作出让步,大陆对台湾的开放程度远远高于台湾对大陆的开放程度。两岸经贸互动中,台湾长期以来也享受着远远高于大陆的获益,岛内也从来没有人诉求给予大陆“对等开放”的制度保障,无视服贸背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情感基础,故意以所谓“反黑箱”打击破坏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的成果,如此争取“程序正义”根本不正义,不过是“台独”遂行反中目的的遮羞布。
直到今天,在岛内呼吁重启服贸的声音中,多数人的思考也只是希望维持政经分离的状态,而不是透过服贸协议,领受大陆对台湾的善意与关怀,并对当年反服贸抗争作出反思与检讨。
3
从岛内舆论对政治人物破坏规则的宽容到面对大陆诉求程序正义的严苛,台湾所标榜的价值从来都有双重标准。而这种双标,也体现在岛内一些人面对两岸关系时的强词夺理。
比如,两岸同属一中明明符合岛内的宪制性规定,“台独”于法不容,根本不占理,但一些人却不讲理。面对大陆震慑分裂势力的行动,动辄说什么“军机绕台伤害人民感情”。可是这些人从不反思,当年两岸军事对峙的年代,台湾的飞机还屡屡进出大陆。时过境迁,当岛内否定了“一个中国”,才把大陆维护国家主权的行动当成拒统的理由,归根结底,是民众的认同出了问题。
再如文上提到的服贸协议,在经贸问题背后,明明更是 “两岸一家亲”的情感体现,可是最该谈两岸情感融合的时候,“台独”却硬要扯理,说什么黑箱,违背程序正义。扪心自问,如果台湾要是跟美国或日本签了类似协议,恐怕全省从北到南不分蓝绿都会弹冠相庆,谁还管什么黑箱不黑箱,正义不正义。
唯独面对大陆,该谈法理的时候硬要扯情,该珍视同胞感情时,又要假装说理,本质是即无视善意之情,也根本不想面对不容置喙的一中法理。
有这两个大前提,才有了台湾明明禁了大陆800多项农产品,大陆只因为蚧壳虫暂停凤梨进口,民进党当局竟然扬言要告到国际,也才有了马英九时期大陆省长来台买了水果被赵少康们称“统战”,蔡英文时代不买了他们又说可恶,还要情感勒索呼吁大人有大量。当部分人士的道德下限一再探底,对于维护“程序正义”自然也难以出现过高的上限,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于政治人物拜了关公不遵守承诺,参与初选照样掀桌才会给予特别的宽容。
当年陈水扁贪污被揭发,他狡辩说做了法律不容许的事,但是“建国基金”所以有正当性,糊弄的不少绿营选民。今天眼见侯友宜民调低迷,当再度搅局的行为也开始被部分蓝营支持者赋予某种正当性,才有人敢有钱就任性,岛内的程序正义远没有说的那样正义,唯独面对大陆不分蓝绿都有着一样的双重标准,面对统一也都有着一样的强词夺理。
张亚中呼吁重启初选,终结蓝营“换侯”之乱?
郭台铭怒斥蓝营高层,金溥聪挥刀难止国民党分裂
“太监说”惹议,柯文哲翘起“台独”尾巴
换侯拔朱?国民党的2024又乱成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