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重申“一国两区”能否因应台独挑战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上周为侯友宜站台时提到,“我们与大陆的关系,是一个中国底下两个地区,不是两个国家”。马英九表示,如果是他们(民进党)自己口中所宣称的两个国家,那么蔡英文上台以后,首先就应该裁撤陆委会,他奉劝民进党当局要彻底废弃“两国论”的言论。
对于马英九重申一中立场,得到不少两岸媒体的报道。事实上,如果以两岸宪制性文件的相同点作为寻求两岸政治定位的基础,对内“一国两区”的政治定位,从国民党到后来的民进党,并没有因为政党轮替突破此框架,正像一些媒体人所言,马英九讲出了大实话。
  马英九上周为国民党2024参选人侯友宜站台。(台湾媒体)
1
然而,这些评论普遍忽略了一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对岛内而言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而是台湾社会对于两岸的政治定位能否与法律定位一致的问题。
比如,李登辉当年抛出“两国论”时,这种分裂行径也是在台湾地区“一国两区”的法律定位下进行的。
再如,2002年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甚至是“法理台独”的主张,虽然以失败而告终,连陈水扁自己都承认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但对两岸关系实际的破坏,对于岛内民众家国观念的影响却不言可喻,这些现实问题不能仅以重申两岸的法律定位一言以蔽之。
事实上,在“一国两区”的法律定位出现之前,台湾地区“大法官解释”中,两岸的定位是“一国一团体”,即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又把大陆视为“敌对团体”,这既是国民党维持在台湾统治正当性的基础,也是当时岛内民意的普遍认知。
1991年,为了维持台澎金马地区经由岛内选举建立起来的政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台湾地区废止“临时条款”,也不再将大陆看作“敌对团体”。而替代“临时条款”的“增修条文”,除了在引言中提到“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外,另在第11条规定:“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间人民权利义务关系及其他事务之处理,得以法律为特别之规定。”对于两岸的法律定位从“一国一团体”转向“一国两区”,此后经历七次“修宪”,这一定位也没有改变。
但必须指出,这一调整的初衷是为了应对从1970年代退出联合国后,国民党当局出现的合法性危机,“一国两区”法律定位的出现,不是要化解两岸的政治对立,而是国民党要解决之前在“临时条款”下,由于治权不及大陆,无法进行“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选的问题,虽然守住了“一中”的法律定位,但在政治层面上却是与大陆逐步剥离的开始。(选出的只代表台湾,大陆籍民意代表退出历史舞台)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国两区”虽然对于现阶段两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它不是台当局为解决两岸的历史遗留问题作出的宣誓,反而是为了维持两岸分治分裂现状的长期化固定化,这也为两岸政治关系向前推进埋下隐忧。
2
对于一心“台独”的蔡英文为何没裁撤陆委会,马英九上周站台时还提到,很显然,他们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敢这样做。因为他们害怕刺激对岸(大陆),导致兵凶战危的严峻局面。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大实话,民进党当局没有走向“法理台独”,是因为大陆遏制分裂的决心,而不是国民党作为岛内最大在野党的反制。这段话也间接证明,现阶段台湾地区关于“一国两区”的法律定位并没有来自岛内的强制力作为后盾,当主张分裂的民进党都可以执政,当违反岛内宪制性规定者都不受到任何惩罚,这个宪制性规定所体现的意志也就在台湾地区得不到贯彻与保障。
不只如此,当前岛内分裂势力破坏“一个中国”的路径也愈发多元化,民进党早已从过去主张“法理台独”转向“释宪台独”,即使没有通过复杂的程序突破“一中”框架,也无碍它们继续大搞分裂活动。
比如,2016年10月,倡导“两国论”的学者许志雄作为大法官提名人在台立法机构接受质询,在被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提问,谈到对宪制性文件第4条“中华/民国之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规定的看法。
许志雄直言“这没有任何意义”。他进一步说,依照宪法学的角度,主权、国民、领土等国家要素“我们都具备”,如果不是“国/家”,怎么会有这些机制在呢?
可以看到,这位大法官提名人对于两岸关系的解释服从的是民进党 “一边一国”的政治定位。台湾“司法院”大法官具有“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审理政党违宪解散案”及“台湾正副领导人弹劾案”四大权限。现任15名大法官,除4人即将届满, 11位大法官都是蔡英文任内提名,多数均明确支持“人民公投制宪”且与绿营交情深厚。如果今后大法官把“台独”理念渗透到“释宪”文里面,就有可能变相形成“法理台独”。 
一个中国的法律定位一直面临的是岛内政治环境的挑战,图为三十年来台湾民众身份认同的趋势分布。(台湾政治大学选研中心)
因此,“一个中国”在台湾固然涉及的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受到岛内分裂势力不断挑战的现实的政治问题,面对当前分裂活动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两岸能否真正实现永续和平,取决于两岸政治关系能否向前推进,目前的岛内现状并不利于此目标顺利达成。
如果分裂势力继续堂而皇之的在岛内存在,如果台湾社会不能与大陆相向而行,共同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即使少数岛内政治人物讲出了“一国两区”的大实话,恐怕难以应对“台独”带来的严峻挑战,岛内相关法律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与保障,这是负责任的两岸言论工作者不应回避的问题。
侯友宜民调垫底都是“台独”造的假?
首提“九二共识”,侯友宜释放什么讯息?
郭台铭独立参选2024?国民党与侯友宜尴尬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