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日前登陆交流,前“立委”林郁方在岛内政论节目中称,国民党要在“统独”两种极端中扮演润滑的角色,否则两岸就打起来、
林郁方不支持“台独”,理由不是因为反对分裂,而是怕大陆打过来,才把民进党的主张视为极端。
换句话说,如果可以和平分离,被借壳上市的“中华/民国”招牌得以存续,“台独”在这些蓝营人士眼中,或许就不是极端。
统独问题在他们看来,早已不是关乎民族大义的是非命题,而是如何让两岸分治分裂现状长期化、合理化的利益计算。看似为和平避战,实则荒谬至极,真实目的是为分裂主张除罪。
从岛内的政治体制观察,更证明了这一点。
“台独”主张在1992年“刑法100条”修正后,在台湾获得了法律的保护,当以“台独”为终极目标的政党透过选举掌握政权,台湾社会已经失去了遏制分裂的强有力手段。
近三十年来,国民党一直试图将统独议题转化为台湾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把它与“台独”政党在现行选举制度下的竞争视为“民主”的胜利。
虽然起初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民党在台湾面临的正当性挑战,但从根本上也否定了统独议题的敌我本质。
这种变化当然有其更深层次的历史背景。
尤其在蒋经国后期,当保台优先取代了昔日的“反攻大陆”政策,国民党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所谓“中华/民国”以台湾为主体的质变。
无论是1971年台当局退出联合国后,蒋经国向流亡日本的独派大老辜宽敏递出橄榄枝,还是他日后允许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成立,乃至李登辉任内完成“刑法100条”的修正,对分裂主张彻底解禁,将这些置于国民党本土化脉络中,就不难看出主政者作出以上决定的动机。
要抗拒统一,只有扎根本土,当国民党把大陆看成对台湾安全的首要“威胁”,“台独”自然成为次要矛盾。
在“保台”的目标下,祭出的必然是对“台独”的怀柔政策。
这决定了之后国民党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打击“台独”在岛内的泛滥与蔓延,而林郁方所谓国民党要扮演“润滑”角色,正是由此而来。
但对追求“台独”的民进党而言,当他们可以靠鼓噪群众攻占台立法机构,行政机构,摧毁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的成果;可以靠设立“东厂”,勾结朋党,以“转型正义”之名鞭笞在野党;可以无视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把一切不利于自己的消息都视为对台认知作战,甚至不惜对电视台公然开铡;当他们在大大小小的选举中,高举道德与正义大旗,一再发出所谓“保卫本土政权”的号召,以上充分说明,民进党是运用敌我斗争的策略,对反对力量进行残酷的镇压,他们也从未把国民党视为民主制度下的竞争对手,而是可以跳脱法治,用“革命”手段消灭清除的对象。
但民进党至今仍假“民主”之名,没有迈出对在野党割喉的最后一步;今天的党主席赖清德,所谓的务实“台独”工作者,之所以也不再缘木求鱼的追求法理上、形式上如何达成“主权”目标,而是以“中华/民国已经独立”的迂回路线,试图在岛内将“统独”议题转化。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国民党的制衡能力,更不是所谓“抗中保台”议题的失效,而是海峡对岸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大陆,始终坚定不移的反对“台独”,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在目前两岸分治的现状下,最大限度的遏制了分裂势力,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障了岛内民众的安全与尊严。
而这正是和民进党一道将统一视为“并吞威胁”的部分蓝营人士,始终逃避躲闪的两岸真相,其中当然包括这位国民党前“立委”林郁方。
夏立言刚登陆,这位国民党前“立委”就暴露
洞穿两岸迷雾:马英九打卡螺蛳粉,推倒“台独”神主牌?
让台毒清零,最保金门和平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金门高粱刚刚解禁,国民党“立委”回到台湾却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