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新上任的蓝营副市长曾伙同“台独”迫害统派


桃园市长当选人张善政日前公布人事名单,副市长由台大医院前副院长王明钜、前“新闻局长”苏俊宾出任。
值得关注的是,苏俊宾是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的爱将,46岁的他在政坛多年,当过名嘴选过“立委”,在2004年连宋败选后炮火猛烈批判党中央,被认为是本土蓝的代表。苏俊宾之后进入马萧阵营,2008年选后随即辞职,直到当年底,成为刘兆玄行政团队的“新闻局长”,以32岁的年纪创下最年轻的记录。
隔年,随着一场政治风暴来袭,人们看到的不再只是苏俊宾的温文内敛,而是他断尾求生的政治手腕,而被牺牲者却是岛内的爱国统派。
2009年3月18日,民进党“立委”管碧玲质询就郭冠英言论二度质询“新闻局”长苏俊宾。
2009年3月11日,民进党“立委”管碧玲质询时,指控台“新闻局”驻多伦多的官员郭冠英以笔名“范兰钦”在网络发表文章,称自己是“高级外省人”,并有“台湾不是国也不是省,根本就是座鬼岛,没有资格回归大陆,只能武力解放”等语句。
绿营政治人物和名嘴们见猎心喜,他们批评范兰钦的言论歧视、侮辱台湾,煽动族群对立,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说,这是在散播“社会分裂的种子”。
事实上,这并非郭冠英被盯上的直接原因。
早在2009年2月,台湾联合报发表了范兰钦的文章《陈仪...是非魔痴228 》。因为此文,刺破了“台独”神主牌,戳穿了所谓“外省人S害台湾人”的谎言,如今的台湾“国史馆”馆长助理,当时的自由时报记者以人肉搜索的方式,确认了郭冠英的身份,这是所谓 “辱台”事件的导火索。
至于其他言论大都是作者自我戏谑,比如因为有感圆环改建失败,他写了《绕不出来的圆环》,回忆起被一个本省伯伯带来台北,因为吃到蚵仔煎惊叹是人间美味,于是以 “高级外省人”自嘲孤陋寡闻,况且,他以笔名“范兰钦”发表文章,与他的公务员身份也并未抵触,更是言论自由最基本的保障。
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辱台”罪名围剿郭冠英,无疑给当时刚刚丢掉政权的民进党提供了解困的大好机会。
对国民党而言,郭冠英戳破“台独”谎言的做法也破坏了执政者要作全民“总/统”的布局,不利于争取选票,于是,蓝营也开始对其大肆挞伐。
所谓郭冠英言论争议最直接的导火索是作者在文中戳破民进党关于二二八事件的诸多历史谬误。(联合报)
3月16日, 台当局“新闻局”宣布,已将郭冠英调离主管职,移送公务人员惩戒委员会调查。次日,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谴责郭冠英,称无法接受。
3月23日,透过媒体跨海专访,郭冠英首度公开坦承自己就是范兰钦。“新闻局”于当天上午召开考绩委员会,先行予以停职处分。
下午两点,“新闻局”再召开考绩委员会,宣布:郭冠英因言行不当、蓄意欺瞒,考绩委员会做出决议,予以两大过免职处分。
3月2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更亲上第一线,批评郭冠英的言论偏激、不适任,肯定“新闻局”的惩处。
在此氛围下,郭冠英成了朝野联手打击岛内统派的牺牲品。为政治止损,一个在行政部门工作26年,以私人身份无涉公职名义发表文章的爱国者被拿来祭旗。
此一事件,执政者标榜化解对立,却不面对是何人(民进党)先挑起了族群对立,在野党批郭冠英“辱台”,却无视陈水扁可以在任内公然说,“太平洋没有盖,喜欢中国的游过去”,而上述言论却无人兴师问罪。
郭冠英的遭遇证明,只许“台独”放火,不容统一点灯,在台湾岛蔚然成风。
在此过程中,时年32岁的苏俊宾配合在野的民进党对统派人士开铡,一方面是基于政治考量,一方面也折射出民进党关于 “二二八”的种种谬论,也已经开始为蓝营政治人物普遍接受。
透过此事,国民党当局面对“台独”屈从妥协的态度更被民进党看破手脚,让他们吹响疯狂反扑的集结号。
这一事件也并非孤例,当有据有理的爱国言论已不为蓝绿所容,它更是岛内社会国家认同日渐扭曲的一个缩影。
时过境迁,当蓝营大老们纷纷抨击上台的民进党当局牵制言论自由时,同样一批人或许也忘记当年是谁在极力打压郭冠英伸张历史正义的言论自由。
2020年12月,当台湾一家立场偏蓝的新闻台被关台时,马英九称这是台湾新闻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然而11年前,郭冠英破解“台独”史观的言论自由,对于急于开拓选票的国民党而言却似乎不太重要。(台湾媒体)
十三年后,在九合一地方选举中,国民党的候选人以 “找回台湾人善良价值”的口号赢回桃园市,而当年伙同民进党“迫害”统派的苏俊宾在蓝营支持者的欢呼声中也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当有两岸观察者乐观地相信这场选战代表“抗中保台”失灵时,至少从苏俊宾身上,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此议题已愈发成为蓝绿共同的政治正确。
这样的选举结果,或许是民进党的一时挫败,但绝不是反“台独”的最终胜利,未来的两岸局势依然复杂严峻。
大陆从未忽视台胞“尊严”,是张亚中无法割舍“两国论”情结
高虹安被政治追杀?反“台独”更不应跟随蓝营媒体起舞
蒋万安任用台毒媒体人,重新走回马英九的老路?
九合一冷思考:警惕“抗中保台失效”背后的蓝绿暗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