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体人周玉蔻最近为狂打蒋万安,扯出23年前的“章孝严绯闻案”,让前中国小姐张淑娟无辜躺枪,引起众怒。民视为避免争议扩大,取消周玉蔻节目在新闻台的联播,主持也换了人。
周玉蔻是台湾名嘴乱象的缩影,这些人靠嘴吃饭,以嘴骂人,她原是蓝营媒体人,过去也曾挺马批蔡,在马英九执政后期,又成了打马悍将,为了政治利益,不择手段,不问是非。
不过,由于周玉蔻杠上章孝严,也让人们重新记起当年的那段桃色往事。
1999年12月21日星期二上午,台北各媒体收到一张传真,是晶华酒店的便笺,上有“总/统府”秘书长章孝严签名,日期11月10日。内容是“我对你的爱是无庸置疑的,我愿意在2000年6月底,与黄美伦(章孝严太太)办妥离婚手续”。
这个来路不明的爆料,只有创刊不久的晚报《劲报》刊载。
新闻被爆出后,当时57岁的章孝严透过“总/统府”发言人丁远超发布了5点声明,坦言确实是他在“不正常的情况之下”亲笔所写,并以“涉世未深,交友不慎”总结这段情。
12月22日,章孝严在妻子黄美伦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宣布辞去“总/统府”秘书长,并对家人致歉强调:“这件事是他一生最大、最无法弥补的遗憾,受害最深的是他永远深爱的妻子及子女,而他们是无可取代的,对于这项最严重的错误,会以最负责任态度面对。”
在此之前,从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到行政部门副手再到“总/统府”秘书长,他的仕途之路一帆风顺。
在1990年代,外事系统出身的章孝严,一直在李登辉推动的所谓 “务实外交”中扮演重要角色。
1991年接受台湾远见杂志采访,时任外事部门政务次长的他表示,我们的“主权”绝不能放弃,他们(大陆)愈压,我们愈要争气,愈要与他们竞争,迫使他们接受我们。
他将“务实外交”当作台湾争取国际空间的重要手段,以两德模式形容两岸关系,要求大陆视台湾为对等的政治实体,贯彻了李登辉妄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的对外政策。
1997年5月22日,已成为台外事部门负责人的章孝严以“'中华/民国'必将再起”于欧洲议会发表演讲,称台湾是政治实体,世界应正视此事,并呼吁协助台湾建立适当国际地位,被岛媒解读为李登辉 “务实外交”的“杰作”。
1997年4月2日,当时美国众议院议长金瑞契(中)短暂窜台3小时,美国空军专机飞抵台北松山军用机场时,外事部门负责人的章孝严(右)到场接机。(联合报)
不少人认为“烽火外交”是陈水扁任内的政策,但这一词的首创者是章孝严,靠在国际上煽风点火对抗大陆,这样的两岸思维始于李登辉时代,也证明了民进党只是另外版本的国民党。
1999年7月,李登辉提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之后,国民党由高层出面表态挺李。
此时,转任中央党部秘书长的章孝严称,这只是叙述一个历史事实,“两国论”并未放弃两岸和平统一。
“一个中国”,被台湾方面片面定义成过去式与未来式。
固然章孝严在这当中只是被动的执行者。但不可否认,与蒋家的特殊渊源让他得到了李登辉的重用,客观上也起到了助后者以“拥蒋”分化国民党、掩护台毒路线的作用。
李登辉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挺李的章孝严开始批李。
2003年8月,他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慷慨陈词,批判李登辉不但“骗了经国先生、骗了我们,而且骗了上帝”。台媒报道,他讲到动情处还声音哽咽,认为蒋经国一定会懊悔挑选一个“台毒”人士当“副总/统”。
然而,等到追随李登辉十多年之后,国民党成为在野党方才大彻大悟,如此“发现”未免后者后觉。
当心中的价值难抵宦途的诱惑,这何尝不是一批国民党人,当年面对李登辉分裂路线,不敢挺身而斗的写照。
世纪之交,国民党在台湾失去政权,章孝严在2001年底当选台北市“立法委员”,同时也开启了认祖归宗之旅。
2002年12月12日,他的身份证依法更正为父亲:蒋经国,母亲:章亚若,但继续从母姓,直到2004年底蒋方良去世,正式改名蒋孝严。
对他来说,少年时代蒋这个字带来的不是光环,而是贫苦。
多年前,他曾投书媒体分享过这样一段往事:
大概是1953年吧,那时,我、弟弟孝慈、外婆和舅舅,一起住在新竹市。快接近中秋节的时候,一个和外婆一样裹着小脚的老婆婆,她从她住的地方,还送来一包用手帕包着六个蛋的中秋节礼物。..........外婆的朋友离开后,外婆对我和弟弟说:“这六个蛋给你们兄弟俩带便当,三天里都有鸡蛋吃。”我和弟弟连忙说不可以,外婆年纪大,需要多吃点有营养的食物,这些蛋正好让外婆“补一补”。外婆很坚持地说,绝对不能只有她一个人吃,一定要我和弟弟也吃。
故事被登在1995年7月30日的台湾《中国时报》上。
章孝严在《穷孩子与六个蛋》文中写道,我常在想,“穷”的环境,的确是会让人想要“更努力”的动力,但这并不表示 一个过过苦日子的人,就一定会成功。
但章孝严成功了,在外事系统、党务系统,一路顺遂,半个世纪后,“六个鸡蛋”也有了续集,只不过主演变成了“立委”蒋孝严。
2009年3月,“新闻局”官员郭冠英因为发表反独爱国言论,民进党以所谓“辱台”为破口,要求国民党当局严惩当事人。
由于郭冠英的言行困扰了要做全民领袖的马英九,蓝营也开始对其大肆挞伐。
蒋孝严在质询行政部门负责人刘兆玄时,问,你能不能保证公务员体系,不会再出现这种人?对于郭的言行,他不以为然,甚至称其“变态”。
可往事并不如烟,当年跟着裹小脚的老婆婆送去六个蛋的,是只有4岁的郭冠英,老婆婆正是他的外婆。
老人不会想到,把她送的蛋吃进肚里的,50多年后已经认祖归宗的人,危难时刻不只没有情义相挺,竟还要对她的外孙落井下石。
原因只是郭冠英在台湾省不想背祖弃宗,仍要坚定做个中国人。
当反独促统言行早已不为蓝绿所容,恐怕真正病态的是台湾省,是早已积非成是的台湾社会。
2011年底,蒋孝严与同党籍的罗淑蕾竞争台北市第三选区立委初选,为争取深蓝选票,在报纸刊登的竞选广告中,蒋阵营竟把“迫害”郭冠英当作罗淑蕾的罪状之一。
对照两年前他要求刘兆玄严惩郭员,立场转弯没有让他赢得党初选胜利,反而给“六个蛋”的故事添了几分荒诞与反讽。
四年后,蒋万安代父出征,他在党内初选中击败罗淑蕾,又力挫同选区的竞争对手当选“立委”,延续了蒋孝严家族的政治香火。
享受蒋家政治光环的蒋万安,在台北市长选战中主张中正纪念堂更名,引发深蓝反弹。(央视海峡两岸)
相较其父曲折的认祖归宗之路,享受蒋家政治光环的蒋万安,在最近的台北市长选举中又要与蒋中正作出切割,他主动抛出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建设纪念馆”,引发深蓝反弹。
为了政治利益可以放弃核心价值,这种想以偏绿主张对抗民进党“转型正义”攻势的做法,实则与蒋孝严当年对待郭冠英的方式一脉相承。
至于二十三年前的那起绯闻案,前前后后折射的是章孝严到蒋孝严的人生轨迹。而他所参与见证的,更是国民党被李登辉一步步带向沉沦的历史。
他们终其一生相信的“国”,已经被民进党全盘接收,除了个人的迷失,更是今天的台湾省最大的错乱。
这比起周玉蔻的歇斯底里,比起某个国民党人的宦海沉浮与声色犬马,比起这场蓝白绿之争的台北市长选战,更值得两岸后来者咀嚼思考。
国家统一,不必再聚焦岛内的鸡毛蒜皮,只争朝夕,做就是了。
张亚中给深蓝许下的是幻灭的“民国”残梦
从朱立伦评李登辉,看国民党与“毒台”的距离
国民党的“文化中国人”只是另一种拒统的“独台”包装
不谈统一只谈让利?国民党面对大陆就剩“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