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闽平渔惨案到金门船难,透视台湾社会反中魔咒


春节期间,福建一艘渔船在金门海域被台方驱离,船上四人全部落海,其中两人遇难。
国台办强烈谴责,发言人朱凤莲称,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以各种借口强力查扣大陆渔船,以粗暴和危险的方式对待大陆渔民,这是导致这起恶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
然而,岛内的反应比事件本身更触目惊心。
台当局“陆委会”隔天午间表示,支持主管机关严正执法,保护民众权益,海巡人员为维护民众权利加强执法,责无旁贷。民进党当局不仅没有丝毫歉意,绿营侧翼、政论名嘴还煽风点火,贼喊捉贼。
事实上,大陆渔民是在金门海域遇难,这起事故的地点在福建省,何来“越界”?台湾不承认一个中国,才处处想要用“执法”凸显“主权”,把金厦之间过去因为国共对峙,形成的隐形的默契线,当成边境线。
也正因为坚持一个中国,大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为保障两岸渔民正常作业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沿海多地设立台湾渔民接待设施,为台湾渔船和渔民提供避风、补给、抢险、救助等相关帮助。
就像前“立委”蔡正元所说,台湾海警船一直都可以跨越“海峡中线”到金门复国墩海域执法,如果大陆下令接手这片海域的管辖权,同时不准台湾的海警船过“海峡中线”,更不准台湾海警船到金门海域;甚至有样学样,大陆的海警船也开到澎湖海域或基隆海域执法,两岸是不是就要没完没了?
因此,这不是“越界”问题,而是“台独”问题,是是否认同一个中国的分野。绿营名嘴的反应自不待言,那些整天号称支持两岸交流的蓝营名嘴,提到事故也不过是一语带过,没有节目敢于讨论背后的认同问题,更没有人敢质疑台湾方面有无执法过当?充其量是口头呼吁避免类似悲剧发生,遑论感同身受、将心比心。
2
事实上,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990年7月至8月,台当局曾以极不人道的方式,一手制造两起骇人听闻的“闽平渔”惨案,在惨案中,大陆同胞有46人身亡。
先有25人在遣返中被关押在“闽平渔5540号”密封的船舱里窒息而亡。隔月,台湾军舰又将大陆“闽平渔5202号”渔船撞沉,船身断为两截。船上21人当即遇难,再次制造流血事件。

1990年8月15日,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宣称,台湾民众应理解“国军”执行遣返任务的辛劳,给予他们所应得到的支持。
行政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回应“闽平渔5502号”事件,还污蔑是陆渔船自己撞到军舰上的,因此不存在责任问题,台当局没有一点责任。
谈到大陆渔民遇难,行政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是“意外事故”就好像飞机也会因故掉下来一样。不仅如此,他还指责台湾各界“批评军方太过苛求”,并肯定了军方执行人员的表现。
历史的讽刺在于,三十四年后,虽然执政者换成了民进党,回应方式却与当年如出一辙。
3
而这种冷漠态度,更是几十年来“反供戡乱”意识形态在解严之后日益深化的例证。而这种现象,体现在台湾社会面对两岸关系的诸多方面。
2021年,知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曾博恩引用国民党籍“立委”赖士葆的话语,莱猪进口到台湾后,官员不吃,小学生不吃,军警消荣民也不吃,“这样一来的话,他要卖给谁啊?”他随后说,“我有个点子,我们进口莱猪做成肉松,然后卖给大陆,大家觉得怎么样?”台下瞬时掌声雷动。
这种把对岸人民视为“非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不也正是此次大陆渔民遇难,岛内对此不以为然的根源所在。在戡乱意识形态的魔咒下,台湾社会面对大陆油然而生的只有敌情意识、“匪情”意识,对岸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从来不在岛内这些人的考虑范围,即使出现,也往往只是以“异类”或反面形象存在。
这也导致台湾很多人面对两岸关系时缺乏最基本的道德意识,道德下限一再探底。
当大陆千亿美元让利都换不来一副薄薄的口罩,大疫当前,政论节目主持人嬉皮笑脸引起大陆网友不满,当事人不知检讨,还敢在节目中继续叫阵。
当台湾禁止大陆800多项农产品进口,而大陆只因为蚧壳虫暂停台湾凤梨输入,岛内明明是占了便宜自己理亏,台当局的官员竟敢扬言要告到国际。
几十年来,台湾有些人照尽阳光,享尽恩惠,还要分裂叛离,吃饭砸锅,当他们不断破坏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地伤害了大陆民众情感,还敢大言不惭地说,为何你们只给冷风,不给太阳,矫情地抱怨自己的感情一直被伤害。

70多年来,台湾出现了一批批西化的“高等华人”,面对大陆不是颐指气使就是妄图作威作福。而国民党在胜陆统一前提下建构的中国认同,随着它被指称为“外来政权”,自身正当性受到“台独”舆论的挑战,也开始变成被否定甚至被质疑的对象,一个内涵被置换为台湾,对立于“中国”的“中华/民国”变成岛内超越蓝绿的最大公约数,“独台”取代“台独”,日渐成为台湾内部的主流政治意识。
学者汪晖在《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文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如果台湾的自我定位是从冷战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中国的他者”衍生而来,那么,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将日本殖民统治和美国主导的霸权性区域体制合理化,就是这一新的自我定位的必要步骤。
可谓一语道破这些“高等华人”们,沿着戡乱体制下“汉贼不两立”的思维模式,把两岸关系扭曲成两种文明乃至“两个国家”对垒的真正动机。这让台湾社会难以走出内战与冷战的对抗思维,海峡双方的和解变得更加艰难。而号称反对威权的民进党,论致力于反大陆,反统一,反民族的戡乱意识形态扩大化,比之他们当年的批判对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不能正视乃至扭转此一现象,不只此次金门船难的受害者难以等到台方的交待,以交流融合推进统一进程恐怕也会遭遇更多险阻与挑战。
福建渔民遭台方驱离遇难,国台办:强烈谴责
柯文哲被指用错人,黄珊珊之乱加速民众党衰亡
从苏起评马英九忧谗畏讥,透视国民党在台危机
苏起谈马英九八年:失和王金平,错任独派掌两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