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埋藏千载的家书,敲响了秦帝国怎样的丧钟!




 
一封埋藏千载的家书,敲响了秦帝国怎样的丧钟!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十一)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的一批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秦简,这批秦简的出土,改变了整个秦帝国历史的研究,此后的学术文章甚至哪怕只是通俗科普读物,在介绍秦帝国的历史时,如果不能包含对睡虎地秦简的最新研究成果,通常都会被认为是过时而浅陋的。
这批秦简出土了两封家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家书,家书是名叫黑夫与惊的两个士兵,在灭楚战争期间,从前线寄给家中的大哥衷的。信的原文晦涩难懂且篇幅较长,这里就不引用了,我们大致简介下两封信的内容:
总的来说,信里介绍了两人正在淮阳作战,并礼节性的向哥哥,向母亲,向媳妇,向家人问好,简单聊了点家长里短。信中最重要的内容就一个——要钱!
 
弟弟年轻一点,要钱的口气生硬点,总之,我欠人家的钱已经要花光了,母亲大人您这次要给我五六百才行,还有二丈五尺的布,您快点送到啊,再不送过来我就要死啦,一定要快啊,急死了急死了急死了!
二哥显得稳重点,口吻没那么急,不过弟弟好歹先问候了下家人,介绍了下自己境况让家人别担心,才开口要钱,哥哥一开口就是衣服和钱寄点过来啊,要是家那边布比较贵的话,就多寄点钱过来,我到这边自己买布做衣服。信写到一半,又反复叮嘱,您这钱一定要寄到南军啊,千万别搞错了啊,注意啊!显然,哥哥对于要钱的急切心理,和弟弟没有丝毫分别。
 
这两封书信带给后人很多的震惊。首先让人没有想到的就是,秦军的士兵们会如此的缺钱!一般来说,直到八九百年后的唐帝国,士兵打仗往往也要自备衣物、路费和基本物资,这是在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的时代,国家养不起职业部队的大背景下的正常做法,可是后世从来没有士兵这么缺钱过。
除非秦军连战争中、军营里的粮食也不提供,否则无法解释兄弟俩会如此急催家人寄钱过来,可是单看史料、秦律,我们很难找到秦军连
打仗时的后勤都不提供的证据。而且,我们后面会介绍,秦帝国的社会生活被控制的很死,商业很不发达,秦军此时又深入敌境,处在四处硝烟的环境中,士兵们就算有钱,你得到哪去花呀?
好在2002年,体量巨大的里耶秦简出土,使得我们对上面的问题,可以有了大致的回答:答案很简单,秦军是提供军人的粮食和后勤物资的,可黑夫和惊的身份多半不是军人,是“临时工”。所以他们从家里带的钱,实际上全部花给了国家——军营周边可没有小商小贩,他们的钱都是用来从军营里买粮食和其他军需物资的。
 
秦军的常备军当时叫“乘城卒”,国家给的待遇还算正常,虽然不发工资,但服役期间的粮食还是由组织供给的。可是常备军的数量非常少,按照商鞅时期的规矩,要到爵位的第二级才能称卒,到秦始皇时期,大约有爵位就可以称卒了,但有爵位的人毕竟只是少数,里耶秦简所在的迁陵县常备军大约才三四十人,所以灭楚战争期间,秦国集全国之力,能动员到前线的常备军,最多三到五万。
可是按照史书记载,此时王翦发动的第二次灭楚战争,动员的部队高达六十万!即便这个数字不准确,前线部队后勤人员的数量相比于常备军,有着数以十万计的缺口当无疑问。
实际上,通过现代出土的文物,我们知道秦军每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都会通过一个叫做“募人府”的部门,临时招募大批士兵开赴前线,完成战斗、后勤或者戍边等任务。比如说,里耶秦简所在的迁陵县最大一次的军事行动,就曾经一次招募了143名士兵,规模是常备军的好几倍!
 
不过我们千万别误解,这里的“招募”和后世的招募可完全两回事,后世说的招募那是高薪聘请,秦国的募兵和此完全相反。
秦国这种临时招募的部队,他们和常备军一起入伍,一起出发,但是身份却有天壤之别。常备军发是正规的兵役(又叫屯戍),属于军事征发,是正规的军人,国家当然要提供装备粮食,可是募兵们发的是徭戍,徭役大家应该不陌生,简单来说就为国家义务劳动,作为税收的一部分。
所以黑夫和惊很可能是临时募兵,按照帝国的说法,他们去前线不是去打仗的,是去义务劳动,去交徭税的,既然是去服徭戍交税的,当然一切费用自理了!至于到了前线,是不是实际干得打仗的活,呵呵,有本事你告去。
徭戍怎么算呢,作为帝国的编户,成年男女都有为国家服徭的义务,细节比较复杂,大体上是按日计算,一个月一期,一年大约要服徭三个也左右。战国末年和秦帝国时期的战争、军事行动的规模往往时间很长,以你到军营报道算起,实际要服役到战役结束,部队解散,这期间你参加了多少天,都会算进你的服徭天数(叫“兴日”),折算掉你每年应该服徭的天数。
 
我们回顾下第二节到第四节,秦帝国此时生产力很低,亩产很低,税收收入很少,根本没能力养活太多的常备军。可是那些国家授爵的贵族和贵族后代们,又越来越渴望不断扩大战事规模,通过走团队奖的路径,提高自己和家族成员的爵级,获取更多土地与财富。
帝国如此脆弱的生产力,哪有本事提供如此庞大的军队呢?所以帝国的做法就是,除了少数常备军,其余部队的粮食都需要自备,没有了,那你就得向国家买。所谓的买,其实还是国家给粮,不过每天大约要交二钱,如果你没有钱了怎么办呢?没事,国家会先借钱给你买粮食,你在规定时间段问家里要钱还给国家就是了。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更疑惑了,你说国家生产力很低,提供不了这么多人的粮食后勤,可是你这不还是要提供粮食吗,不过是收钱而已,你不是说秦国商业很不发达吗,那国家收这么多钱又有什么用,要供给的粮食物资还是没减少啊?还有,你不是说一天粮食只要二三钱嘛,怎么惊问妈妈要五六百这么多呢?再说了,你没钱了国家还会借给你嘛,干嘛这么着急的催呢?
要理解这一切,我们必须要理解帝国的一个最关键的基础经济模式——刑徒经济,理解了刑徒经济,上面的这些疑问也就全部迎刃而解了。
帝国的生产力很低,靠零散的税收,经过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人力物力花销,剩余的根本不足以支撑帝国的运转,那么帝国是怎么支撑大规模的战争,来满足众多贵族的爵位需求呢?回顾下第四节,战国各国实际上都是执行的土地国有制,那么多的国有土地不可能荒在那里不动啊,平时都是谁在打理耕种呢?刑徒。
帝国的大型工程、军备、粮食、皇室用品,政府用品、包括众多高爵者需要的生活物资与奢侈品等等等等,主要都是通过刑徒来生产完成的。相比与平民,刑徒被集中管理,只需要提供基本的食宿衣服,所有产出全部被国家拿走,其成本自然比从平民手中收税要低很多。帝国的刑徒有很多种来源和类型,我们这里先不做过于专业的介绍,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帝国的刑徒大约相当于国家奴隶。
 
现在,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帝国的募兵徭戍的奥秘了。单从一次战争来说,你正规军还是临时工,帝国都要提供这么多的军需物资,可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却能极大的为帝国的连续不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提供支撑。
原理很简单,战争规模越大,消耗的物资越多,以帝国此时的运作模式,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刑徒规模,怎么扩大刑徒规模呢?帝国把慈祥的目光投向了前线作战的士兵,他们是最棒的劳动力,是最棒的刑徒来源。
现在我们能理解黑夫和惊为什么那么着急了,帝国会慷慨的借钱给你,不过借钱就要有利息对不,现在我们没史料证实利息到底有不有,有多少,不过想必大约也低不了。最关键的是,战争一天天在持续,你借的钱只会越来越多,而帝国有明确的规定,超过了多少天不还钱,那就开始自动成为刑徒,通过为帝国劳作来抵消欠的钱,干一天算8钱,如果粮食要政府提供,那干一天只算6钱。
 
有朋友可能会觉得,干一天白吃能抵6钱,吃一天也就2、3钱,这也划得来啊,没什么嘛。可惜事情哪有这么简单,你为国家劳作肯定有劳作的地方,不可能随便干点什么就算服刑了,来回路上可是不算服刑,路费自理的!更何况,谁说只有吃饭要花钱呢。
黑夫和惊要五六百,这么多钱很可能不止用于买吃的,支出还有一个隐蔽的大头——严苛的法律下的罚款!比如说,根据出土秦简,士兵夜里没有轮值守夜或者守夜时睡着了,没有遵守守夜规定等,不仅仅这个士兵要受罚,和他相关的三个小主管都要受罚。
在战争中,你迟到了,你没遵守严格的军令了,你使用的武器铠甲没到期就报废了,你喂养或使用的牛马等牲畜死亡了,你忘了某项规章制度了,等等等等,都会被罚,可能是盾、甲、金等,都是昂贵的货物,而且一般士卒更是动辄直接被罚加服戍一年两年。
实际上,帝国的律令非常严苛繁杂,一般人往往根本没法搞懂,需要专门的吏通过长期学习后,来代为执行和解释。但是帝国的律令其实又很简单——只要帝国根据每年的预算定出自己的刑徒需要数量,军吏们一定能从军队中合法的给你找到这么多数量的高质量刑徒!
所以,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帝国通过战争得到的刑徒也越来越多,能够支撑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就可以变得更大,你看,这不是形成了正循环,永动机了嘛。可是,相信不用我多说,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们,都能看出来,这到底是正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这两封书信被整整齐齐的带进了大哥衷的墓中,人们很容易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两个弟弟,都在写信后不久,战死在沙场。
母亲肯定火急火燎的把钱和衣物都准备好了寄过去了吧,他们收到了吗?小弟的小孩是否长大成人,是否活过了后来的战乱呢?
一切都不得而知了,我们能感受到大哥直到死时的深深思念,可是还有一份隐蔽的复杂感情,就不那么容易感受了——如果两个弟弟没有战死,是不是会变得更好呢?
战争至少还持续了一年多,弟弟们还需要寄多少个五六百钱呢?弟弟们大约很难避免沦为刑徒的命运吧。等战争结束,沦为刑徒的两个弟弟到时候要服刑多久呢,大约好几个月吧,加上路上的来回,恐怕得耽误上一整年的耕种时光吧。
回来了,又要挨过青黄不接的日子才能收获粮食,可是新的徭戍必然会到来,别看弟弟们打了一年多仗,可是这些日子都是用于抵扣掉包括大哥在内一家数口要服的徭役的,现在算上服刑的一年,这徭戍多半已被抵扣的差不多了。
 
家里还没产出,新的徭戍又要到来,大多数刑徒们实际上只好在新的徭戍中再次借钱,再次沦为新的刑徒,他们中的很多人,大约会意识到,与其这么折腾,不如这辈子卖给帝国算了,管吃管穿的,你就老老实实干活算了吧,要不据说帝国后期刑徒占总人口大约20%的辉煌怎么来的呢?
可是,大哥忍心看弟弟这样吗?通过信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弟弟们已经为家里争取到了爵位,弟弟们拼死拼活为家争爵位,你又怎么忍心让弟弟们沦为终身刑徒呢?要说解决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帝国规定,只要出300钱就可以抵扣掉一期(30天)的徭戍,可是,哥哥和家里出的起这个钱吗?
临死前的大哥会怎么想这个问题呢,大约就和孝顺的儿子面对还要不要继续治疗的重病父母那样,无法抉择吧?不管怎么说,弟弟恰当的战死了,他们为家里争来的爵位,让家里渡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大哥的这份深深的思念和复杂的情感,被深深的埋进了地下。可没想到,2000多年后,他又重见天日了,重新面对久别的天空,他会说些什么呢?大约还是只能无语问苍天吧。
 
我们想像中的秦军,是高呼着“风、风、风;大风、大风、大风”,拖着八百米射程的长弩,横扫四方、威风八面的无敌之师。可现实中的秦军呢?也许只是一群目光呆滞、沉默无言、满脸焦虑,不知道自己这一战到底是该死还是该活着的可怜人!之所以秦军还能荡平六国,无外乎当时的各国都是实行的类似的制度,秦军面对的敌人,都是一群和他们一样的可怜人。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那支所向无敌的秦军,不过十来年后,面对一群群临时拉起来的农民军,会如此的不堪一击,短短两年内就全军覆没。因为就凭这样一支部队,当他面对真正有着高昂士气的敌人的时候,下场是不难想像的。
 
或许,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段历史,如果我们把整个中华大地,尤其长江以北的北中国当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成七个战国,那么一切也许会变得更加清晰。
从公元前400年前后,中原大地开启了废除世卿世禄的政治体制改革,这一轮伴随激烈斗争的改革,将北中国拉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如同出现了一个新的朝代。此后,天下强国纷纷走上了强盛和扩张的道路,朝代在走向鼎盛。然而,小二百年后,当各国开始想方设法的把军人整成刑徒,目的只是为了更好的扩大战争以满足高爵者们的欲望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体会到,这个新朝代已经太老了,天下的秩序已不可避免的走向崩解与重构。
秦帝国是这个重构的结果吗?恐怕不是,只有那群依附在国家与普通民众身上狠狠吸血的特权阶层彻底的自我毁灭之后,在瓦砾中建立起来的新的帝国,才会是重构的结果,而秦帝国,很可能只是崩解的一个过程。
 
顺便说下,本公众号的粉丝朋友们近期在上海和广东先后进行了两次线下见面会,朋友们的热情、友善与豪爽令人感动;大家的素质之高、所取得的成就之广令人惊佩;几番畅饮热议,其愉快的经历与满满的收获更是令人难以置信。今年我们将更多的举行这样的见面会,兄弟姐妹们一起把酒言欢,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任何文章下留言,我们会邀请您加入微信群,和所有同好们在线上热聊,相聚。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往期文章
泪痕春雨漫评春秋战国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之漫评水浒
评书《广盛原传奇》
扁舟听雨 晚唐系列之安史之乱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之玄武门之变

关注公众号 关注扁舟听雨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记不住的那天》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欣赏扁舟听雨往期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