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荡平天下(八十八)
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
五月,丙寅,葬高帝于长陵。
公元前195年4月,刘邦病逝于长乐宫。5月,刘邦被下葬于长陵,一个时代至此结束。
上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疾。疾甚,吕后迎良医。
医入见,上问医。曰:“疾可治。”
于是上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
上面这个故事记载在本纪里,真实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故事大意是说刘邦征讨英布时受了箭伤,回京途中就生了重病,逐渐病入膏肓。
吕后请了个良医给刘邦看病,刘邦问良医自己的病情,良医回答说刘邦病情可治。
没想到刘邦破口大骂,我从一介布衣到提剑取天下,还能不知道自己的天命吗?我自己病情多重,能不能治好,我还能不知道?
于是刘邦给了良医五十金黄金,没有让他给自己治病。
这故事说明刘邦对自己不久于人世的状况早有准备,因此,刘邦对自己的身后事也早有准备。
上节我们介绍的白马之盟与刘邦遗诏,就是他对身后事的安排。(见链接:《遗诏》)
除了这些对死后总体方向和大局上的安排之外,刘邦还做了很多细节安排。
吕后问曰:“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
上曰:“曹参可。”问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
陈平知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乃所知也。”
谈起刘邦对身后事的安排,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这段与吕后的密谈。
密谈中刘邦指定了曹参接班萧何担任相国,又制定了王陵接班曹参,陈平协助王陵,甚至还制定了周勃担任太尉,不仅如此,还对各人给出了简短而又精准的评价。
而随后大汉帝国的人事任命果然是照此进行。
这段密谈也被后人作为刘邦知人善任,死后仍知天下事的证明。
然而这段密谈的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
从性质上来说,刘邦和吕后的这段密谈相当于刘邦的遗嘱。
可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告诉我们,没有留下文字记录的遗嘱通常都不太靠得住。
刘邦和吕后这段密谈只有他俩在场,实际上相当于是吕后把刘邦临死时的遗嘱透露给天下的。
那么这段遗嘱就存在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是吕后真实的复述了刘邦的遗嘱并忠实的履行了刘邦的遗嘱。
第二种可能是吕后没有真实复述刘邦遗嘱或者根本不存在刘邦遗嘱,纯粹是吕后为自己的人事任命找一个法理依据。
哪一种可能性最大呢?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刘邦最大的遗嘱是什么?
不就是白马之盟,不就是非刘氏不得为王吗?
刘邦这个最大的遗愿吕后有遵循吗?显然没有。
连刘邦最大的遗愿吕后都没放在眼里,她又怎么可能在多年后的人事安排这种事上还遵循刘邦的遗愿呢?
尤其是刘邦说之所以任命周勃为太尉是因为“安刘者,必勃也”,这几乎是剧透说周勃要诛灭诸吕。
这要是真的,吕后还能听刘邦的任命周勃为太尉?这不是把政治当童话在讲么?
实际上这段密谈也与萧何传记的记载相矛盾:
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
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
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
根据萧何传记的记载,萧何死后以曹参继任是惠帝本人的意思。
这段记载来自惠帝对萧何的公开探视,留有公开记录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这段记载为真,则刘邦临死前指定死后十多年间将相一事大有问题。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吕后在重大人事任命中遇到一定挑战,因此需要抬死人压活人。
于是吕后就编造了自己在刘邦死前接受刘邦遗嘱的事件,所有重大人事任命都推给刘邦。
大伙对吕后不断抛出来的刘邦遗嘱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等吕家倒台以后,大伙也有样学样,把吕后宣称的“高帝遗嘱”改吧改吧拿过来自己用了。
由于这些都是官方宣传认可的内容,于是就留下了这段奇特的记载。
除了和吕后的这段不靠谱的密谈,刘邦临终前还做了一件大事: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
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
高帝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当时刘邦已经病得快死了,有人就此向刘邦进谗言,说樊哙打算等刘邦驾崩后立即率兵攻打赵国,杀死刘如意和他的母亲戚氏。
刘邦闻言大怒。而此时樊哙已经顶着相国头衔率中央军北上平定燕王卢绾。
于是刘邦紧急下令让陈平带着周勃赶赴前线,由周勃代樊哙的相国职务接任前敌总指挥,陈平则遵照刘邦旨意监斩樊哙。
所谓的刘邦被人进献谗言,多半是吕后当政后在官方档案里对此事进行了一些遮掩。
樊哙娶了吕后妹妹吕须,和吕后有了亲戚关系,是吕后在军中最有力的盟友。
刘邦这次突然下令阵斩樊哙很明显是想来个突然袭击,重创吕后的势力与威望。
大汉也是依法治国的,如果是在京城里想要动樊哙,需要走正规程序下狱治罪。
我们只要回顾下萧何下狱时刘邦警卫司令都出面警告的往事,就能清楚樊哙一旦下狱动静必然不小。(见链接:《未央夜谈》)
所以刘邦玩了一手阴的,等樊哙领兵出征时派陈平、周勃前去阵斩樊哙。
樊哙领重兵在外,此时适用的是军法而不是普通法,说杀就杀了,吕后以及朝臣们甚至都不知道咋回事,根本无从阻挠。
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曰:
“樊哙,帝之故人,功多,又吕后女弟吕须夫,有亲且贵,
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即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令上自诛之。”
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诣长安。
刘邦的命令一下就让陈平和周勃为难得很。
他们要斩杀樊哙很容易,毕竟樊哙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位置再高也没能力让中央军跟随自己。
所以陈平和周勃只要拿出诏书,把樊哙当场正法难度不算太大。
可问题是眼下刘邦可是病重垂死啊!
刘邦一旦病死,太子继位后吕后就成了吕太后,而且以目前的形势吕后话事的可能性比太子刘盈大多了。
陈平和周勃一旦杀死樊哙,就等于和吕后结仇。即便吕后不会马上对他两个动手,可结下这么大仇恨,将来总会是一个天大的隐患。
那陈平和周勃要不要干脆劝谏刘邦不要搞事,抗命不遵呢?这两位可没这个胆子。
说白了,如果刘邦在朝中决定对对樊哙动手,这两位也绝对是隔岸观火,让吕后领着其他人去闹腾。
刘邦就是早就知道二人的德性,尤其是陈平的德性,才会派他两人去干这事(见链接:《陈平》)。刘邦认定他俩一定不敢现在就明目张胆的站队吕后,因为那样风险太大了。
陈平和周勃两人一合计,最后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他们遵循刘邦旨意把樊哙逮住,但是不立即杀死樊哙,而是把樊哙带回京城。
回京后你刘邦要是还活着,我陈平虽然没百分百完成任务,但是我还是把樊哙逮回来了,刘邦没理由治我陈平的罪。
接下来就是得知消息的吕后想办法尽情闹,他两公婆尽管斗法去,无论结果如何都和我陈平没关系了。
平行闻高帝崩,平恐吕后及吕须怒,乃驰传先去。
逢使者诏平与灌婴屯于荥阳。平受诏,立复驰至官,哭殊悲,因奏事丧前,
吕后哀之,曰:“君出休矣!”平畏谗之就,因固请之得宿卫中。
太后乃以为郎中令,日傅教帝。是后,吕须谗乃不得行。樊哙至,即赦复爵邑。
陈平押送樊哙途中,遇到吕后派人来把他调往荥阳,就此得知了刘邦的死讯。
陈平果断决定把樊哙的囚车留在后面,自己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找机会向吕后汇报此事。
不得不说,陈平果然是个政治敏锐度极高的人,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吕后此时肯定能意识到樊哙那边有危险,但她又不知道实际情况,必然焦急万分。
如果陈平接受吕后任命赶赴荥阳,并且让属下继续按部就班的把樊哙押送到京城,那情急之中吕后会做出什么决策谁也不知道。
而且陈平抓捕樊哙一事已经在吕后心中定性,陈平和吕后今后在政治上再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很少。
可如今陈平冒险赶在吕后决策前找到吕后并汇报,那他就是违抗刘邦命令庇护樊哙,反而变成对吕后有恩。个中微妙,大家可以仔细品味。
刘邦病逝了,他死前狠狠搞一下吕后的手段也没能成功。
纵观刘邦这后半生,每天都在搞人与被搞中度过,他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对于开国皇帝刘邦,《汉书》编撰者班固代表东汉官方给出了这样的定性:
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
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
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这段评语晓畅易懂,我们就不做过多翻译了。
评语高度概括了刘邦的开国事迹并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尤其指出刘邦虽然日理万机,仍能深谋远虑,今后大汉帝国的基本原则与规矩制度都源自刘邦打下的基础。
作为后人,我们回顾这段金戈铁马的历史时,又会有不同的感受。
刘邦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远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哥蜂起的争霸时代,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英雄时代。
天下人谁才是真正的大哥之资?谁是优秀的金牌小弟?谁是带个帽子尸位素餐的窃民之贼?
几百年来没有人说得清,因为几百年来天下都是世卿世禄们的舞台,多少英雄豪杰埋没于田间地里。
终于,天下崩溃了,终于,过去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的世卿世禄阶层的舞台彻底倒塌了。
于是一时间英雄并起,无数大哥与金牌小弟冲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央,演绎出无数精彩而又残酷的故事。
十二年前,十八位大哥齐聚关中,瓜分天下,这些英雄人物们大多在几年前都是低层乃至底层人士。
这是何等令人向往的英雄聚会啊!
然而,十二年后,十八位大哥全都凋零,绝大部分死于非命,只有刘邦一统天下。而且即便是笑到最后的刘邦也死于箭伤,难言善终。
今天,刘邦终于带走了英雄们、大哥们最后的辉煌。
这一个突如其来的英雄时代,释放了无数被埋没的英雄人物的激情与梦想,也带来了血流遍野的残酷与哀伤。
数不清的英雄人物对于世人来说到底是好,是坏?我们普通人很难说清楚。
不管怎么样,英雄时代终于结束了,新的时代到来了,新时代的生活或许更平庸,但也更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