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死了却不敢哭,吕太后的心病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女中豪杰(二十一)
(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九月辛丑,葬安陵。
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
公元前188年8月,汉惠帝病逝,随即惠帝的太子刘恭即位成为皇帝,史称前少帝。
由于前少帝当时才几岁,无法临朝理政,于是吕太后正式“称制”,代小皇帝上朝处理政务,大汉真正进入了吕太后执掌朝政的时代。
一切看上去都顺理成章,但史书告诉我们,这期间实际上大有波折。
太后发丧,哭而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陈平曰:
“太后独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陈平曰:“何解?”
辟强曰:“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
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军,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
丞相如辟强计请之,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吕太后给惠帝发丧后,在灵堂上只是一阵干嚎,连眼泪都挤不下来一滴。
于是一个叫做张辟强的人跑去找到了时任左丞相陈平,并问陈平“太后就先帝这么一个儿子,现在陛下驾崩,太后却只是干嚎不敢流泪悲伤,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此时的张辟强只有15岁,真可谓乳臭未干,可是陈平却对他的提问非常重视,虚心请教“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别看张辟强年纪很小,却已经是侍中,更重要的是他是张良的儿子。
见陈平向他问策,张辟强开始说正事:先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吕太后这是在害怕畏惧丞相您和其余满朝文武啊,所以太后时时刻刻警惕都来不及,哪敢悲伤过度呢?
为今之计,只有丞相向太后申请拜吕台、吕产两位太后侄子为将军,并且让他们能进驻南北军中实际带兵。
此外您还要再拜其他几个吕家人为将军,只不过这几个姓吕的只是给个将军头衔,日常还是在宫里办公,并不到军中去带兵。
这样一来,太后心安了,丞相您也免除了一桩大祸事,不然逼得吕太后和大伙火并一场,这结局实在难说得很。
陈平听后觉得小张说得不错,便照他说的去做了,吕太后果然放下心来,放声痛哭,于是吕氏家族的权力就此膨胀起来。
这段记载信息量极其丰富,我们有必要仔细为大家介绍其中所蕴含的重大政治意义。
我们第一个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张良此时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
张辟强显然是在为吕太后传话,但一个15岁的少年的传话很难有太大分量,但张辟强是张良的儿子,如果他传话还代表着张良的立场,分量就大不一样。
由于史书记载的混乱,张良死亡年份有惠帝六年、高后元年和高后二年三种不同说法。《资质通鉴》就取张良死于惠帝六年。
不过我们强调过,功臣表的记载都是来自官方履历,在时间地点等客观事项上准确度最高,如果人物传记的时间记载与其冲突,当以功臣表为准。
(公元前201年)正月丙午封,十六年薨。
功臣表明确记载张良是封侯16年后病逝,推算下来张良死于公元前186年,也就是高后二年。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张辟强去和陈平说道的时候不仅仅是代表吕太后,背后还代表着张良的立场,只不过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张良不愿亲自奔波罢了。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来两点:
第一,吕太后想要把收伸进军队,虽然只是让两个侄子能够在一线带兵,要价不算太高,但这口子一开谁也不知道后面回怎么发展;
第二,张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吕太后,甚至不惜派15岁的儿子出来当说客,可以说站队很坚决。
这其中,张良首先跑过来拉拢陈平非常耐人寻味。
当时的右丞相是王陵,右丞相排位在左丞相之前,按理说吕太后和张良要找群臣谈条件也应该先找最大的右丞相王陵而不是左丞相陈平。
她们跳过王陵找到陈平,说明其已经有了明确的派系区分。
从大的面上说,陈平乃至张良也一直被算成军功元老的一部分,但陈平和张良更多负责军中参谋与行政工作,并不在一线指挥部队。
我们此前也介绍过,一开始的时候他俩都是受一线将领排挤的对象(见链接:《功臣榜》)。
吕太后想要让吕家人挤进部队圈子,甚至想让两个侄子实际领兵,这显然在损害军功元老的利益。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吕太后就在和部队的将领们决裂,毕竟皇帝年纪很小,太后要临朝称制,现在想在军队里安插几个娘家人,也不算多过分。
何况军中吕太后妹夫樊哙一度是军中头号人物,现在樊哙也死了两年了,太后给几个吕家人继承下樊哙的军中势力,也完全说得过去。
问题是,军功元老们能答应吕太后开出的条件么?
刘邦死后,军功元老们一直通过支持惠帝为双头之一的方式与吕太后合作。
换言之,实权上军功元老们完全支持吕太后架空汉惠帝,但也始终保持对惠帝皇帝身份的尊重。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脏事都让皇帝做了,在惠帝的强力干预下,吕太后虽然掌握了实权,可吕家人一点好处都捞不到,甚至太后重用的嫡系审食其还被抓进大牢差一点被整死(见链接:《拯救审先生》)。
更过分的是,吕太后借冒顿单于羞辱之机召开高级军事会议,想要暗中给樊哙扩张点权力,结果军功元老们推出个边缘人季布大闹会议,搞得吕太后和樊哙灰头土脸,事也被搅黄(见链接:《重大妥协》)。
可以看到,军功元老和吕太后这几年维系着“和而不盟,斗而不破”的关系。
在这种局面下,想要军功元老们答应吕太后开的条件恐怕很不容易。于是吕太后决定分而治之,拉拢张良和陈平。
在易储事件中,张良是明确表态支持吕太后的,相反陈平没有留下明确站队吕太后的记载(见链接:《商山四皓》)。
当然易储事件陈平最后肯定是站队吕太后这边的,只是他对吕太后的支持也确实没有张良那么坚决。
故而吕太后最终决定第一个拉拢张良。
良从入关。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闭门不出岁余。
张良体弱多病,已经很久没有参与朝政了,遑论军中事务。在后来的功臣排位中,张良被排到了62位。
可见军功元老始终没把张良当自己人,张良本人或许可以不在乎,但为了子孙后代计,张良押宝吕太后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但张良毕竟远离朝政已久,只凭他的力量要帮吕太后去谈条件远远不够,于是张良决定拉拢陈平。
现在压力到了陈平这边。
不同于张良因病远离政坛,陈平身体健康得很,这几年来凭借其长袖善舞的本事步步高升,已是帝国的左丞相。
只不过陈平毕竟常年从事军中纪委工作,部队干部们也并没有把他当自己人,后来的功臣排位他也只排47位。
但不管怎么说,陈平在军中朝中都很吃得开,站起队来就不会像张良那样轻松,他要仔细权衡利弊得失。
对于陈平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吕太后的态度到底有多强硬,到底肯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目前的局势下,吕太后相当于帝国的皇帝,可以名正言顺的代理皇帝的权力,在名份上是大汉第一人。
但失去樊哙后,吕家和吕太后亲信的实力仍有较大不足,单论朝中势力军功元老们仍然占据上风。如果吕太后因此缩手缩脚,瞻前顾后,陈平断不会去帮她说话。
而史书上留下的对吕太后的官方评价是“为人刚毅”,可见在这个关键时刻她绝不会退缩。
事实上七年前刘邦过世,大汉帝国第一次皇权更迭的时候,吕太后就表现得很刚毅,甚至传闻他想要对军功元老大开杀戒(见链接:《发丧》)。
虽然我们解释了,吕太后要尽除军功元老的说法可信度很低,但吕太后和审食其一起秘不发丧四天也是不争的事实,可见吕太后关键时刻是敢出手,敢行动的。
张辟强对陈平的游说也直截了当的强调吕太后现在畏惧你们,你们最好如此如此,不然就会大祸临头。
因此,吕太后很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要么答应我的条件,要么咱们做过一场。
有了这个前提,陈平就要思考,如果吕太后和军功元老们做一场,对自己是好是坏呢?
军功元老们和陈平这几年的合作还算愉快,但他们并不把陈平当自己人,相反陈平由于有恩于吕太后,吕太后很卖他的面子。
陈平眼下两边都吃得开,混得非常好也非常稳,一旦军功元老们把吕太后扳倒了,对陈平未必就一定是好事。
更何况吕太后和军功元老之争未必马上决胜负,完全可能旷日持久,那时候陈平就从两边都吃得开一下子成了两不靠,没准就要失势。
陈平仔细思考过后,决心给吕太后一个顺水人情,答应吕太后提出的条件向吕家人提供军中高位。
当然,陈平绝不会先斩后奏搞突然袭击,他接受吕太后要求前肯定会和主要军功元老们通气。
这只是谈条件,不是搞政变结仇敌,陈平只需要传达吕太后的意见就可以,最多表明下立场适当做一下劝说。
换言之,答应吕太后条件必然是经过了周勃、王陵、郦商、夏侯婴等主要军功元老同意的。
对于军功元老们来说,既和吕太后合作又扶持一个汉惠帝这样的反对派无疑是最令大家满意的格局。
可眼下汉惠帝死了,惠帝的儿子都是几岁的小孩,这事就有点难办了。
汉惠帝时期,军功元老们之所以能把吕太后拿捏得不要不要的,根本原因在于惠帝仇恨吕太后的主观能动性。
惠帝是皇帝,皇帝非要咋地,吕太后也没辙,相反为了制止惠帝的举动,太后还不得不变着法拉拢军功元老们。
现在皇帝成了几岁小孩,没法拿来当枪了,军功元老要再想拿捏吕太后就得自己赤膊上阵了。
但军功元老们都是独立的山头,并不会真的好得一家人似的,要立马团结起来展开恶斗,恐怕不会很容易。
更重要的是,军功元老们没有人敢挑头当皇帝,甚至当权臣都未必敢,要和吕太后硬干意味着还得挑个新皇帝出来。
可是选谁做新皇帝呢?要知道,到现在为止吕太后和军功元老的合作都非常完美,到哪去找吕太后这样的合作伙伴?
一旦来了新皇帝,哪怕新皇帝再弱,也必然有自己的亲朋嫡系,要想这些人和吕太后一样愿意与军功元老合作只怕比登天还难,我们只要看看后面汉文帝的历史就能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吕太后目前开出的条件实在不过分,毕竟惠帝死了,吕太后已经是单头了,作为事实上的一国之君,她要给自己家人要点位子实在很难拒绝。
就为了这点小事,军功将士们内部只怕也做不到同仇敌忾,内部敌意都不足,军功元老们团结起来和吕太后火并就会很难成形。
当然了,大伙都知道这点小条件满足不了吕太后的胃口。只不过军功元老作为一个松散的群体,没法防患于未然,他们只能等她贪得无厌引起众怒再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军功元老们接受了陈平的劝说,满足了吕太后的条件,大汉帝国的第二次权力交接也平稳结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