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汉文帝登基的铁血之夜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入继大统(六)
公元前180年闰9月29日,代王在长安城中的代王府邸正式登基成为汉文帝。(见链接:《暗战》)
但这一晚注定是大汉帝国君臣的不眠之夜.
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件非常重要而又残酷的任务需要立即完成——清宫。
汉文帝登基了,可是后少帝仍然在未央宫中端坐。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个长安城中不能有两个皇帝,后少帝的事必须解决。
实际上随着后少帝和其他惠帝孩子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尤其是被认定为并非惠帝亲生儿子,他们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军功元老们不能让他们继续存在,不然等他们长大了,自己就是剥夺他们皇位的人。
万一有野心家拥立他们,自己随时都会万劫不复。
汉文帝就更不可能让他们继续存在了。
只要他们还在,就会在宗法上压倒文帝,就随时有可能被人拉出来搞文帝。
少帝和其余的惠帝儿子们必须要除掉,可是怎么除却颇为令人头疼。
后少帝到底是不是惠帝的亲生儿子,大伙其实都心知肚明。
现在不管是也好,不是也好,都是军功元老这帮人在说。
从汉文帝的角度,他绝不愿亲自主导这件事情,因为无论说得再天花乱坠,这也是弑君。
可是从军功元老们的角度来看,他们也不太愿意单独行动。
毕竟我都把人拥立进宫了,把所有秩序都安排好了。
现在你们反倒把烂事都推给我去弄,这算怎么回事呢?
所以要除宫,那就得集体行动,大家一起上,谁也别想逃。
东牟侯兴居,朱虚侯章弟也,曰:“诛诸吕,臣无功,请得除宫。”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
最先急着站出来表态要参与清宫的人是东牟侯刘兴居,齐王刘襄的弟弟。
刘兴居愿意出面干这脏事的心态很好理解。
他和哥哥刘章现在都处于惊惶失措的恐惧之中,急于向汉文帝站队。
吕太后一死,刘章和刘兴居就兴奋异常,上蹿下跳,和军功元老们达成了齐王称帝的意向协议。(见链接:《齐王举兵》)
没料到军功元老们一点都不讲武德,抬手就把齐王一家子给卖了。
最后不仅齐王没能当得成皇帝,齐王在京城的主要支持者御史大夫曹窟也被罢免,失去政治生命。
更可怕的是,军功元老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齐王举兵的行动定性为鲁莽的造反行为,为此还把齐军主帅魏勃直接免职了。
齐系遭遇了一系列严厉打击,你说作为齐系先锋人物的刘章和刘兴居又哪能落到好处呢?
尤其是齐王本人也对失去帝位的事实认命,不打算做出无谓的反抗,这就让刘章和刘兴居的位置更加尴尬。
对曹窟、齐王等人的打击好歹已经完成,靴子已经落地。
而刘章和刘兴居现在前途未卜,每日提心吊胆,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他俩也不为过。
对于刘章和刘兴居二人来说,军功元老已经靠不住了,能否得到新皇帝的认可至关重要。
所以除宫就是个好机会,这种别人不愿干的脏事,我兄弟二人愿意干。
我俩现在无依无靠,愿意投靠皇帝陛下。
刘兴居愿意前往清宫,无疑是代表宗室的好人选。
而与刘兴居一同清宫的主力则是开国大佬夏侯婴。
废帝到拥立新君,从头到尾都是军功元老一系在把持操作。
现在就差最后这一步,所谓有始有终,这临门一脚军功元老们还得领衔。
可是这干掉皇帝的事可没那么容易干,毕竟你再怎么宣称后少帝是野种,他也正儿八经当了四年的皇帝。
军功元老们连皇权都不敢代理,现在去领衔清除皇帝自然也会心存顾忌,所以几个主要大佬都不太愿意当主事者。
这个时候,太仆夏侯婴站了出来担起了重任。
应该说,夏侯婴也确实是眼下领头清宫的最佳人选。
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
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
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
移狱复,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脱高祖。
夏侯婴来自沛县,早年就和刘邦关系非常密切。
两人经常扭打嬉闹,一次夏侯婴不慎受伤,按大秦律令伤人要被坐罪。
于是刘邦坚称夏侯婴的伤不是自己弄的,夏侯婴也出面证实刘邦的话。
可夏侯婴却被告做伪证,被鞭打了100多下还被拘留了一年多。
看来当时是有政敌要整刘邦,但夏侯婴非常硬气不出卖刘邦,最终刘邦得以脱罪。
从早年经历可以看出夏侯婴和刘邦的关系极其密切,堪称生死之交。
这为夏侯婴后面的超然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从,竟高祖崩。以太仆事惠帝。
夏侯婴起事前就是县里的专职驾乘人员,跟随刘邦起事后就成为了刘邦的专职司机。
此后他一辈子一直当司机,先伺候刘邦,后伺候惠帝,前少帝和后少帝。
虽然说太仆这个官不光是当皇帝的司机,还掌管全国马政,但总的来说这不是一个最顶层的官职。
看来夏侯婴比较淡泊名利,不太执着于往上爬,所以尽管功臣榜排名很高(第8),却从来不入军政领导班子。
但这绝不意味着夏侯婴的能量小。
相反其相对超然的地位使其在一些其他人不便出面的关键时刻能发挥很关键的作用。
比如说英布造反祸乱楚地时,刘邦需要火线提拔一个楚地大佬以安当地民心。
被提拔的薛公就是由夏侯婴出面从门客里挑出来的。(见链接:《英布》)
又比如说吕太后想要让樊哙领衔与匈奴开战,军功元老们想要阻止。
又是夏侯婴找的门客季布大闹朝堂,搅黄了此事。(见链接:《匈奴》)
所以,清宫这种脏事由干惯了脏事的夏侯婴出面最合适。
一方面,夏侯婴不在军功元老的五人领导班子里(陈平、周勃、灌婴、陈武、张苍),他去干这事军功元老们可以撇清干系。
另一方面,以夏侯婴超然的地位和积攒的雄厚的人脉,没有人吃饱了撑的敢去惹他。
夏侯婴本人也不怕人翻旧账,愿意领衔此事。
除了太仆夏侯婴和东牟侯刘兴居,这次清宫还有一个领头人物:
滕公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
乃顾麾左右执戟,皆仆兵罢。有数人不肯去,宦者令张释谕告,亦去。
夏侯婴带兵进宫后,很直接的对后少帝说,你不姓刘,所以不能当皇帝。
然后就让后少帝身边的卫士都放下武器散去。
可是仍然有几个卫士不肯离去,于是宦者令张释出面劝告这几个人放下武器走人。
这里的张释也做张释卿,正是吕太后时期最受信任的头号宦官。
当年出面放出吕氏称王的风声的就是他,他也成为大汉第一个被封侯的宦官。
张释出面参与清宫也非常微妙,他的身份和夏侯婴、刘兴居又不一样,他代表的是吕氏旧部。
吕太后代理皇权这么多年,虽然京城的朝政和军队大多被军功元老掌握但在宫中的势力可非同小可。
审食其、张释和数以千计的宫中精锐卫士基本都是吕氏旧部。
随着吕家倒台,他们的未来也变得晦暗不明。
如果军功元老打算代行皇权,彻底否定吕太后,自然所有和吕氏沾边的人都会被铁血镇压。
不过军功元老最终不敢代理皇权,吕太后也被定性为正面人物。
那么除了吕家人外,像审食其、张释等吕太后嫡系就得以幸免。
军功元老和汉文帝此时当然不会节外生枝去引发动乱。
此次清宫要面对的主要阻力就是皇宫卫士,都是吕家旧部。
要想兵不血刃的完成任务,吕家宫中的头面人物张释出面无疑最合适。
而吕家失势后,张释正愁没有表现机会来保平安,自然也愿意出马办这件事。
滕公召乘舆车载少帝出。
少帝曰:“欲持我安之乎?”滕公曰:“就舍少府。”
乃奉天子法驾,迎皇帝代邸,报曰:“宫谨除。”
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
夏侯婴把后少帝赶出皇宫后随即迎接汉文帝连夜进入未央宫。
接下来汉文帝立即拜宋昌为卫将军,张武为郎中令。
后世史家多有赞颂文帝连夜任命两大亲信掌管京中兵权的举措如何的果敢,精明,如何吸取了吕氏败亡教训。
其实这些赞议大多是在把政治当童话讲。
汉文帝当夜的任命不会是突然为之,必然是此前薄昭和周勃为首的军功元老会谈后就早已达成的一致意见。
首先郎中令张武的任命可谓情理之中,必然而然。
我们介绍过基础知识,皇帝办公和生活的区域叫做殿,郎中令就是殿内守卫部队的最高长官。
目前在殿中守卫后少帝的卫士都是吕太后旧部,汉文帝入宫后,守卫部队必然要换成代宫旧部。
这又反过来让吕太后旧部与其成为敌人。
皇帝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越卫端门,曰:
“天子在地,足下何为者?”不得入。
太尉往喻,乃引兵去,皇帝遂入。
即便清宫完成了,汉文帝进入未央宫时还是被吕太后旧部堵在殿门进不去。
最后还得靠太尉周勃亲自出面才算进殿歇息。
可见如果郎中令不能成为自己人,如果殿内的卫士不能换成代国旧部,只怕汉文帝哪天一不小心就在睡梦中脑袋搬家。
郎中令张武的任命军功元老二话不说就会答应,而宋昌的卫将军任命看上去就复杂一点。
按照史书的简略记载,卫将军同时掌管南军和北军。
京城的主要正规军就是南北二军,现在宋昌全管了去了,莫非军功元老拱手让出兵权了?
我们再次介绍下基础知识,北军是负责守卫宫外长安城内的部队,北军指挥官叫中尉;
南军是负责守卫未央宫和长乐宫宫内殿外的部队,南军指挥官叫卫尉。
无论是中尉还是卫尉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班子,他们现在被撤职了吗?
史料没记载说这俩官职在汉文帝时被废除过,也没有汉文帝登基之初更换这俩要职的记载。
从后面的零星史料来看,宋昌的卫将军一度有直接管辖的部队,中尉和卫尉掌管的南北军仍然独立存在。
汉文帝即位时的中尉和卫尉我们无法肯定具体是谁,但此前有名有姓的中尉和卫尉都是军功一系。
在诛吕政变中,周勃一进北军就马上掌控了北军,可见中尉多半也是军功一系。
卫尉更是直接把吕产拦在殿外,他是军功一系无疑。
也就是说,北军和南军的实际指挥者中尉和卫尉都是军功元老一系的人,北军和南军仍然在军功元老的牢牢掌控中。
宋昌这个卫将军角色只是一个必要设置。
因为长安城内除了文帝办公和生活的殿内,其余地方的进出都属于南北军管辖范畴。
文帝本人和他带来的臣属要在长安城内走动,就要时时刻刻和中尉、卫尉报告,这得多麻烦?
所以设个名义上可以节制南北军的卫将军很有必要。
这样至少文帝一系的人进出要符传找宋昌就行,方便很多。
最后一个问题,后少帝和惠帝的其余几个儿子到底是谁下令杀害的呢?
是夜,有司分部诛济川、淮阳、常山王及少帝于邸。
史料说得很清楚,惠帝四子是汉文帝连夜入宫后再由有关部门执行的诛杀任务,这个命令当然是汉文帝下的。
此前清宫汉文帝不肯出面,因为当时后少帝还是皇帝,把他清走那就意味着废帝。
这个废帝决策当然汉文帝不肯粘手。
现在,你们军功元老、刘氏皇族和吕太后旧部已经联手下达了废帝指令。
那么后少帝已经不是皇帝了,其余几个惠帝儿子也已经不是王爷了。
那这几个小孩就只是平民,汉文帝亲自下令诛杀几个平民自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以后其他人也就不方便拿这事拿捏他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