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入继大统(八)
公元前180年10月开始,汉文帝逐步在充分尊重军功元老意见的前提下开始人事微调。(见链接:《第一波》)
但很快微调就变成了一场地震,而这场人事地震由陈平主动引发。
平欲让勃位,乃谢病。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
平曰:“高帝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相让勃。”
于是乃以太尉勃为右丞相,位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第二。
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陈平突然向文帝提出要因病请辞,把刚刚当皇帝,还处在战战兢兢摸索熟悉阶段的文帝吓得够呛。
因为陈平不仅是帝国丞相,是帝国当前公认的排名第一的人.
他还是军功元老中的文职系干部,是文帝赖以制衡周勃等一线将领的关键。
这个时候陈平真要辞职了,文帝只怕呼吸都会感觉到不畅快。
文帝赶紧问陈平原因,陈平回答说:高帝刘邦的时候,周勃的功劳可不如我。
不过在诛灭谋逆吕家一事上,我的功劳可没有周勃大。
所以我申请把我的丞相位置让给太尉周勃。
文帝听到陈平原来拐弯抹角的说的是这么回事,心情多半会轻松不少。
最近周勃在上蹿下跳地要当丞相,这事大伙都心知肚明。
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周勃在军中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虽然按目前规矩,周勃的太尉级别比不上陈平的丞相,但单论拳头周勃显然更大。
诛吕一事周勃非常积极的冲到前台,此后他主导了后面的废立皇帝。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更是发力争取到超出陈平、灌婴差不多三倍的赏赐。
周勃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显示自己眼下地位远远超出众人。
而且他在军功一系的斗争中也明显占了上风。
吕家倒台后曹窟也跟着失势,朝政的主要领导人需要补充。
最后增加了排位第四的大将军陈武和排位第五的御史大夫张苍。
张苍虽然也是军功元老一系,但更偏文职。
而陈武是典型的一线将领,这样朝政主要领导人班子就有周勃、灌婴和陈武三人。
更过分的是,周勃让陈武成为大将军。
陈武排名在灌婴之下,你说陈武都成了大将军了,前面的灌婴该当什么呢?
他除了顶替周勃的太尉就没有别的选择了。(见链接:《暗战》)
灌婴一旦当了太尉,那周勃该往哪去呢?
可以说,周勃已急不可耐地告诉全世界,我想当丞相啊,你们都别拦着。
周勃急不可耐地要当丞相,陈平这种人老鬼精的人自然心知肚明。
而陈平的应对无疑让文帝有点开心。
周勃当朝中头号人物右丞相,陈平降为左丞相,灌婴接替周勃的太尉。
这其实是周勃等人早就规划好的班子构成,陈平当然早就知道了。
按道理陈平老老实实向文帝提议就行,你突然告病是啥意思呢?
官场上所有人都知道,告病就是撂挑子的意思,就是一种通用的表达严重不满的方式。
陈平当众撂挑子说要辞职也就罢了,文帝问为什么的时候陈平的回答更是阴阳怪气到了极点。
人事安排五人班子小组早就确定好了,陈平只要简单汇报就可以。
结果陈平来个以前你功劳没我高,现在我没你高,你啥意思啊?
朝中官员都是人精,肯定都听得出来,陈平这是赤裸裸的明讽周勃。
论开国平天下的功劳,你根本不如我,只是论搞政变的本事你可就大大的。
现在又想来搞我了,行啊,我把我的丞相让给你咯。
陈平连续不按五人班子决议的内容办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胁要辞职。
这充分说明他对周勃已经带了点不惜撕破脸皮的味道,文帝当然开心了。
这也怪不得陈平生气,一直以来军功元老一系都是陈平做丞相主朝政,周勃当太尉主军事,各管一摊相安无事。
当初为什么要资历很老且地位超然的陆贾出面撮合双方(见链接:《撮合》)?
不就是要有够资格且彼此都能信任的人担保大家各自管好各自一亩三分地,不许背后打冷枪么?
现在政变才成功你周勃就过河拆桥,这拆得也太快了吧?
还搞各种小动作搞既成事实逼我陈平就范,你真当我陈平是泥塑的啊?
论玩政治,陈平那可太熟练了,他这次公开发飙深谋远虑。
目的是把自己和周勃为首的一线将领一系的矛盾宣告天下。
陈平很清楚周勃等人不敢真把自己拿下,自己的左丞相位置还是稳的。
而一旦军功元老一系的裂痕为大家所知,一定会有人跳出来充当马前卒整周勃!
这不,陈平期待的人很快就出现了。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
盎进曰:“丞相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
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弗能正。
吕后崩,大臣相与共诛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
第一个跳出来整周勃的人叫做袁盎。
周勃当了右丞相以后走上了人生巅峰,志得意满。
退朝的时候都是走路带风,一点也不把在皇帝面前要小碎步慢行的朝中礼仪放眼里。
文帝对周勃也没有什么办法,在他面前非常的恭谨。
甚至周勃大步流星的退朝的时候,文帝还要目送他离去。
袁盎便问汉文帝,陛下觉得丞相是什么样的人呢?
文帝马上给出标准答案,丞相是身系国家安危的重臣,是帝国的栋梁。
不料袁盎语出惊人,他说周勃不过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功臣,根本就没资格当帝国栋梁。
帝国栋梁那是主在人在,主亡人亡。
可周勃呢?吕太后当年立诸吕为王、大肆屠杀刘氏皇族的时候,周勃好像还在吧?
丫不仅在,还是太尉,手握兵权呢?丫有干啥吗?
等到吕太后倒了,所有大臣都一致谋划要诛除乱政的诸吕了,手握兵权的周勃这才站出来。
可见,周勃只是适逢其会立下了功劳罢了。
他只是个为自己谋功名的功臣,不是那种一心一意为帝国奉献的帝国栋梁。
所以说现在丞相周勃有恃宠而骄的迹象,陛下您反而对他这么恭敬,臣以为这不对啊。
对这种骄横的臣子,陛下就该狠一点。
我们可以发现,袁盎这简直就是在响应陈平啊。
陈平只是暗指周勃开国杀敌的时候功劳也就那样,就靠政变发威。
袁盎虽然还是暗着说,就但是已经更进一步了。
他在暗示周勃也就一见风使舵的小人,吕太后在的时候怎么没看见他站出来?
周勃能有啥功劳啊?不就是等吕家势力衰弱了,他才出来摘桃子。
更重要的是,袁盎其实也是在暗示文帝,周勃丫就一纸老虎。
只有群臣愿意帮他的时候,他才能出来充大尾巴狼。
一旦对手强硬群臣不敢上,周勃哪怕是身为太尉也一样是缩头乌龟,没啥可怕的。
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已而绛侯望盎曰:“吾与汝兄善,今儿乃毁我!”盎遂不谢。
经过袁盎这么一番切中要害的劝说,汉文帝终于下定决心。
之后文帝不再给周勃脸,越来越庄重,对周勃不符合礼仪的行为也越来越不容忍。
汉文帝一发威,周勃就越来越畏惧。
而且他果然如袁盎所说,不敢对文帝怎么样,反而跑去找袁盎抱怨。
我和你哥哥那可是好哥们,你现在的职位还是靠你哥哥帮忙弄的。
你这小年轻咋这么不识好歹,咋还在皇帝面前诋毁我?
可惜袁盎都懒得搭理周勃。
我们也能理解周勃的愤怒,因为袁盎对汉文帝的劝谏某种程度上是犯了忌讳的。
袁盎劝说汉文帝最关键的点是拿吕太后时期的周勃举例,告诉文帝周勃欺软怕硬。
甚至还暗示周勃没能力靠个人魅力整合军功元老一系的资源。
可问题是袁盎为了举例,实际上违背了帝国此前关于历史问题若干决议的根本定性。
帝国已定性吕太后是功臣,是正面形象。
而袁盎举例明确说明,吕太后当时在做负面的、不好的事情,指控周勃却没能拨乱反正。
不由得周勃不生气,你小子为了整我,连帝国的基本原则性问题都不讲了是吧?你这作弊啊。
问题是袁盎的身份恰恰就是不怕作弊,恰恰就是敢光明正大的作弊。
爰盎字丝。其父楚人也,故为群盗,徙安陵。
高后时,盎为吕禄舍人。孝文即位,盎兄哙任盎为郎中。
袁盎的父亲是楚人,身份是群盗。
这说明袁盎父亲参与了秦末的战乱,可惜没能加入汉军导致没混出军功身份。
因此袁盎为了出头,在吕太后当政时期拜在吕禄门下,做了吕禄的舍人,也就是吕禄的家臣。
袁家大约奉行分散投资,周勃号称和袁盎哥哥袁哙关系不错,看样子袁哙投奔的是军功元老这边的某人,混得还不错。
政变发生后袁盎哥哥就把袁盎保举给文帝做了郎中。
郎中级别不高,只有比三百石,只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
但是郎中是皇帝近侍,相当于皇帝的警卫兼顾问,地位很重要。
汉文帝答应让袁盎出任郎中意味深长。
因为袁盎是非常典型的吕氏嫡系,对袁盎的态度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文帝对吕氏旧臣的地位。
吕太后代理皇权十多年,吕家全面执政近八年。
无论朝廷还是部队,自然会有数不清的官员依附吕家,把吕字刻在脑门上。
吕家虽然倒台了,但是依附吕家的人数实在太多。
军功元老们并不愿把他们逼上绝路,引发京城动乱。
所以吕家之外,只有类似樊哙儿子樊他这种和吕家关系过于紧密且威胁到军功元老的人被波及。
其他类似审食其、张释、张偃等人只是失去了政治地位,并没有受处罚。
也就是说,吕家旧部虽然失去了领袖人物已成一盘散沙,但人数众多,任然是朝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怎么对待吕氏旧臣考验汉文帝的政治智慧。
汉文帝当然不能大规模的重用吕家旧部,这很容易授人以柄而且很容易让军功元老们误会乃至警觉。
但是文帝不愿一棍子打死吕家旧部。
吕家旧部的坑位必然是军功元老一系替换的对象,他们之间已然不可调和。
这些人显然是势单力孤的文帝最可拉拢的对象。
而且这些人一旦被拉拢,就可以替文帝做很多他本人不方便出面做的事情。
比如说这一次袁盎就出来得非常及时。
因为作为吕家旧部,要想保住自己不被慢慢排挤唯一的依靠就是文帝。
所以袁盎等吕家旧部一直都在瞄着军功元老的漏洞,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跳出来。
而且袁盎是吕家旧部,在吕太后的问题上也比其他人更敢于打擦边球:
我就是当事人,吕太后她老人家犯了错误到底是被蒙蔽了还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我可比你们清楚。
有了袁盎冲出来,周勃的一些小辫子就被揪成了舆论。
更讨厌的是,好多事情是擦边球,周勃一系都不知道怎么辩护。
归根结底,还是周勃忽视了陈平的感受,低估了陈平的能量。
他太快太生硬的把手伸到陈平把控多年的朝政,有过于贪婪的嫌疑。
陈平近乎发泄的公开把不满表露出来,给了周勃重重一击。
因为军功元老之所以强大,就在于他们是一个整体,一旦他们内部出现对立,情况就大不一样。
汉文帝毕竟新来,虽然都看在眼里,但毕竟对军功元老的内部实力分配不了解。
他不清楚陈平跳反对周勃等一线将领一系影响到底有多大。
而且周勃还让文帝加封了陈平三千户食邑,一千斤黄金。
这样陈平总的赏赐达到六千户食邑加三千斤黄金,正好是周勃的60%,和太尉灌婴拉开了不小差距。
文帝一时半会看不明白,周勃和陈平小小闹翻一下后,有没有和好。
这个时候袁盎及时站了出来:陛下您不用担心,我在吕家看他们斗了很多年,我很了解他们。
周勃这回彻底得罪陈平了,您可以大胆出手了。
而且周勃就是纸老虎,没有了陈平等朝政一系的支持和配合,就周勃他们这帮大老粗,根本没能力威胁您。
陛下您放心,您只要一发威,他们马上就会变成缩头乌龟,就和当年太后在的时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