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入继大统(二十二)
(文帝前三年)夏四月,城阳王章薨。淮南王长杀辟阳侯审食其。
公元前177年四月,刚刚当上城阳王的刘章病逝。
刘章在吕太后连续诛杀、欺负刘氏诸王的时候挺身而出,一举扭转刘氏皇族局面,狠狠打压了吕氏气候(见链接:《原形毕露》)。
在诛吕政变中,刘章又是急先锋,为刘氏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惜也正是因为其年轻气盛,急于出手,让自己和齐王刘襄被老谋深算的元老们当枪使了(加链接:《经典》)。
汉文帝登基后,刘章虽然被封为城阳王,可实际上已淡出历史舞台。
而今年纪轻轻就病逝谢幕,不由得不令人唏嘘感叹。
不过对刘章的感叹还没结束,这一个月的首都就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
淮南王刘长此时正进京朝拜皇帝。
可他突然跑到了辟阳侯审食其的府上,直接就把审食其给一锤敲死了。
淮南厉王长,高帝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
厉王母亦系,告吏曰:“日得幸上,有子。”
吏以闻,上方怒赵,未及理厉王母。
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不肯白,辟阳侯不强争。
厉王母已生厉生,恚,即自杀。
淮南王名叫刘长,他的母亲本来是赵王张敖后宫里的一个美女。
在刘邦北上出击匈奴返程途中,张敖把刘长母亲献给了刘邦。
刘邦与其春风一度后就有了刘长。
一年后贯高谋反一案事发,张敖和身边一大票人物都被下狱缉拿,刘长母亲也在其中。
刘长母亲拜托羁押自己的小吏转达刘邦自己有孕的消息,但刘邦当时还在气头上,没理会这事。
后来刘长的舅舅赵兼找了审食其的路子,请审食其拜托吕后出面到刘邦那里讲好话。
但是刘长母亲是刘邦在外面的野女人,吕后哪肯为这样的野女人说话呢?
吕后不肯说话,收了好处的审食其也不便强求,这事就不了了之。
刘长出生后,他母亲就无奈之下在狱中自杀了。
王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
然常心怨辟阳侯,不敢发。
刘长毕竟是刘邦的亲生儿子,况且张敖、贯高谋反一案最终大事化小,不了了之(见链接:《处置》)。
故而刘长随后以皇子的身份成为了淮南王。
据说刘长是被吕后带大的,因而和吕家关系很不错。
但刘长长大了以后从舅舅赵兼那知道了当年审食其收了好处不办事导致母亲冤死一事,一直怀恨在心。
只不过那时候的审食其是左丞相,更是吕太后最信任的嫡系亲信。
淮南王恨归恨,也不敢有所表示。
及孝文初即位,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宽赦之。
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猎,与上同辇,常谓上“大兄”。
厉王有材力,力扛鼎,乃往请辟阳侯。
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金椎椎之,命从者刑之。
汉文帝即位后,淮南王自认为自己是文帝唯一还活着的兄弟,是文帝最亲近的盟友。
所以他非常的骄傲放纵,甚至好几次不把帝国律法当回事。
而文帝每一次都宽恕了淮南王,这就让他更加认定自己地位超群。
按照帝国规定,诸侯王每隔五年就要进京朝拜皇帝,文帝前三年正好赶上淮南王来朝拜。
淮南王此时刚20岁,力气惊人,孔武有力。
他身为皇弟很是得到汉文帝的宠爱,于是文帝邀请他和自己共坐一辆车去禁苑打猎。
淮南王全程不用尊称称呼皇帝,直接喊文帝为“大兄”,在众人面前彰显其与皇帝的亲近关系。
这一天,淮南王突然带着手下去拜见审食其。
淮南王身为王爷,还是皇弟,审食其当然要出来迎接。
何况淮南王此前也从没表示过对审食其的怨恨,审食其也不会有什么防备。
万没料到淮南王和审食其一见面就掏出事先藏在袖子里的铁椎狠狠的敲打审食其的脑袋。
随后淮南王又下令手下把审食其的头给割下来,确保其死亡。
驰诣阙下,肉袒而谢曰:
“臣母不当坐赵时事,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不争,罪一也。
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不争,罪二也。
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不争,罪三也。
臣谨为天下诛贼,报母之仇,伏阙下请罪。”
审食其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帝国认可的开国功侯,而且是封侯第一年就被封的元老,还是帝国的前左丞相。
开国功侯光天化日之下被人谋杀,这已经是大汉开国史上头一遭了。
何况这个被谋杀的还是老一辈帝国主要领导人。
淮南王不傻,他马上就飞奔到汉文帝所在宫殿,光着膀子跪在地上以示谢罪之意。
然后不慌不忙地向文帝汇报此事,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淮南王说:我的母亲不应当因为赵王的事而犯罪入狱。
辟阳侯有能力劝说吕后拯救但却不尽力争取,这是第一桩罪。
赵王如意和他母亲都无罪,吕后杀害了他们,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
吕后给吕氏封王,想以此来危害我们刘氏,辟阳侯不努力劝阻,这是第三桩罪。
我只是为天下人杀死了坏人,为母报仇,我愿向陛下伏罪。
淮南王为什么要突然杀死审食其呢?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审食其有三桩大罪,桩桩该死。
可是淮南王的说法实在有点太牵强。
无论是没有救他母亲,还是诛杀赵王刘如意,还是给吕氏封王,罪魁祸首都是吕太后。
吕太后做这几件事目的都是有利于她自己和吕家。
审食其都不是吕家人,这些事和他关系又能有多大呢?
况且吕太后是经过汉文帝与众多军功元老一致认定的正面人物。
吕太后都是正面人物,审食其仅仅是没有劝阻,哪来的罪责呢?
最关键的是,淮南王和审食其哪来的深仇大恨,要用这样完全违法,完全不顾帝国秩序的方式夸张的杀人?
根据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官方论调大致上把淮南王的故意杀人动机算在为母报仇上。
可导致淮南王母亲死亡的罪魁祸首是刘邦,故意不救的是吕后,审食其只是帮忙递话的。
一个淮南王从来没见过面的母亲,淮南王真的能这么怀念?
就算淮南王很爱没见过的母亲,可他又哪能把真正的罪魁吕后当亲妈一样关系甚密,却容不下沾点边的审食其?
淮南王不是白痴,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完全不讲理的杀人影响有多恶劣。
他这完全是在冒险挑战朝廷的秩序底线。
可是淮南王就是以这样牵强的,小说般戏剧化的理由杀人了。
我们有理由高度怀疑,淮南王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甚至这是有意在替人当枪使!
换句话说,淮南王这次暴起杀人不是目的,目的就是冲着给汉文帝添堵来的。
审食其目前没有官职,但是他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身份——吕氏余党的标志性人物。
我们介绍过,汉文帝进京后,庞大的吕氏余党是文帝对抗军功元老的重要资产。
代国老臣数量不会太多且空降过来人情水土都不熟悉。
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朝廷,发挥力量。
文帝一系在中层和基层近乎空白。
他要想在军功一脉庞大的贵二代的包围下站稳脚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亲近和重用吕氏余党。
毕竟吕氏一系曾经权倾天下,虽然在最上层比军功元老颇有不足但执政这么久。
而且其在中层和基层的能干官吏数量绝不下于军功一脉。
事实上,第一次扳倒周勃时吹响冲锋号角的正是吕氏余党袁盎(见链接:《扳倒周勃》)。
袁盎在朝廷时一直做郎中,是汉文帝的近侍官员,以敢于直谏闻名。
我们可以从史书上记载的一些小事感受下袁盎的风采。
上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盎揽辔。上曰:“将军怯邪?”
盎言曰:“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
今陛下聘六飞,驰不测山,有如马惊车败,
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
有一次汉文帝从霸陵上山,想要从西边纵马奔驰下山坡。袁盎挽住文帝的马缰绳阻拦。
文帝便笑话袁盎:“将军胆怯吗?”袁盎正色回答:
“我听说家有千金的人就坐时不靠近屋檐下,家藏百金之人也不跨在楼台边的栏杆上,
所以明主不去冒险,不侥幸取得成功。
现在您要放纵驾车的六匹马,奔驰下高山,假如驾马受惊车辆毁坏,您即使看轻自己,怎么对得起高祖和太后呢?”
文帝意识到袁盎说得对,便停止了这样过于冒险的行为。
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坐。
及坐,郎署长布席,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起,起。
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今陛下既以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以同坐哉!
且陛下幸之,则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也。独不见‘人豕’乎?”
于是上乃说,入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汉文帝有一次带着窦皇后和宠妃慎夫人去上林苑游玩。
由于慎夫人非常受文帝宠爱,所以她在宫中经常和窦皇后坐在同一等级的席位上。
但这一次在上林苑布置坐席,袁盎故意把慎夫人的坐席拉退一些,以示和皇后不是一个级别。
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就坐。文帝也很生气地站起身来。
袁盎不慌不忙地上前劝说:“我听说尊卑有次序,那么上下便和睦。
如今陛下已经确定了皇后,慎夫人只是妾,妾和主上怎么可以同席坐呢!
况且您要真的宠爱她,就加重赏赐她好了。
陛下用来宠爱慎夫人的办法,恰好成为灾祸。
陛下难道没有听说过人彘的往事么?”
文帝一听觉得袁盎说得很有道理,便入内将袁盎的话转达给了慎夫人。
慎夫人立即意识到自己得意忘形了,袁盎这是在救自己啊。
于是她便开心地赏赐给了袁盎五十斤黄金。
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迁齐相,徒为吴相。
从袁盎留下的事迹来看,他敢说话敢做事,而且都能做到、说到点子上,是个当官的好材料。
所以他后来被调任陇西郡都尉,成为军部级地方军官。。
之后袁盎又被升任为齐相、吴相,成为标准的正部级高官。
更重要的是,袁盎还推荐了张释之,而张释之后来的地位还在袁盎之上。
吕家旧部里类似袁盎这样熟悉朝政的有实干能力的官吏不会少。
他们对汉文帝是个极其重要的补充。
因为以周勃、灌婴为首的军功元老是吕家的死敌,双方无论如何都不能互信。
所以文帝对于吕氏旧部必然要表现出一副既往不咎,宽大为怀的态度。
这样可以吸引吕氏旧部加入,极大壮大自己势力。
这也是为什么吕太后头号亲信,政变时唯一还拥有决策票数的审食其仍然得以保留爵位。
另一个吕氏嫡系,大太监张释,也得以保住性命。
可以想象,当淮南王突然闯进来告诉自己他把审食其宰了,还煞有介事的宣读其三大罪状时,汉文帝那比吃了苍蝇还要恶心的心情。
淮南王是皇弟,淮南王的做法人们通常会认为这代表的是文帝的意思。
现在淮南王杀了审食其,所有人都会震惊,都会猜测,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说文帝想要对吕氏家族算旧账了么?那我们哪还敢跟文帝走呢?
汉文帝对此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难道文帝能说这不是我的意思,纯粹是淮南王自己的意思么?
那只会更糟,因为这等于说明文帝保护不了吕氏旧部的安全。
这等于是暗示只有军功元老这样的强大的力量才能保护他们安全。
文帝伤其志,为亲故不治,赦之。
汉文帝此时地位远远谈不上稳固,万不敢拿吕氏余孽审食其做文章去治淮南王的罪,只好赦免了淮南王。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
盎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可適削地。”上弗许。
袁盎为首的吕氏旧党劝文帝,淮南王这么过分,跟你显然不是一条心啊。
您得想办法治一治他,至少削掉他一点封地呀。文帝还是没有同意。
淮南王的疯狂举动和汉文帝的无奈退让,自然对文帝的权力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以现有的资料,我们很难判断淮南王这么做到底是不是有其他目的。
但是淮南王不按常理出牌的疯狂举动,在客观上确实狠狠打击了文帝,大大有利于军功元老尤其是部队口一系。
这也成为文帝和淮南王交恶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