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艰难缠斗(十七)
(文帝前元十一年)夏六月,梁王揖薨。
公元前169年六月,汉文帝儿子梁王刘揖死亡。
梁王刘揖的死之所以很特别,在于其引发了连锁反应。
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
梁王是在游乐打猎的时候不慎坠马摔死的。
贾谊觉得自己身为教导国王的太傅,对此事负有巨大的教导责任。
所以他经常一个人哭泣,一年多后也郁郁而终,年仅33岁。
年纪轻轻、才华横溢的贾谊因为梁王的一次意外伤心而死,给后人留下很多感慨。
不过文学描述容易聚焦于事情的某一个点,从而夸大部分事实。
初,文帝以代王入即位,后分代为两国。
立皇子武为代王,参为太原王,小子胜(即刘揖)则梁王矣。
后又徙代王武为淮阳王,而太原王参为代王,尽得故地。
居数年,梁王胜死,亡子。谊复上疏。
史书说贾谊因为梁王的事忧郁而死的同时,也记载了另一件事。
汉文帝即位后,把自己当了近20年王的代国一分为二。
皇子刘武成为代王,疆域大致为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地区。
皇子刘参为太原王,疆域大致为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地区。
皇子刘揖为梁王,拥有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到山东省菏泽的广阔区域。
不久后,汉文帝进一步扩充自己儿子的势力。
他把刘参调到新成立的淮阳国当国王。
原来的代国和太原再次合并为代国,刘武继续当代王。
汉文帝这个布局实际上和吕后的思路大差不差(见链接:《布局》):
通过控制山西和河南,把最强大的河北、山东和江淮割裂开,牢牢看住他们。
随着梁王刘揖意外死亡,汉文帝只剩3个儿子。
由于刘揖还没有儿子,文帝子孙中除去太子刘启只剩两人。
两个诸侯王在关外就显得比较孤单,原有布局遭到较大破坏。
贾谊对此局面特地上疏向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
从贾谊的上疏来看,他对此可谓深思熟虑,花了不少精力。
这似乎说明,梁王死后的这一年,贾谊也未必就只是在哭泣伤感。
梁王死了且无后,贾谊想必会既伤感又自责。
不过除了哭泣自责,他实际上仍然继续在为朝廷、也为自己前程苦心孤诣的思考和行动。
所以贾谊是否真的死于梁王意外后的悲伤过度,恐怕难说得很。
是不是有点扯远了,咱们回过头来看,梁王的死对汉文帝也是一个打击。
失去一个可以坐镇关外的儿子,文帝的关外布局怎么看都难免左支右绌。
所以我们不妨通过贾谊的上疏,来看看此时的关外局势与朝廷战略思路。
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势,不过一传再传。
诸侯犹且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强,汉法不得行矣。
陛下所以为蕃扞及皇太子之所恃者,唯唯阳、代二国耳。
代北边匈奴,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
而淮阳之比大诸侯,廑如黑子之著面,适足以饵大国耳,不足以有所禁御。
贾谊认为,如今的形势只能勉强维持一两代人的时间。
汉文帝要想长治久安,必须改变现有战略,订立新制度。
由于诸侯王国没有受到有力管束,他们势力已成并逐步强大。
汉朝的法令虽然理论上适用于天下,但在王国之中得不到推行。
梁王死后,汉文帝要保全自己和太子,所能依赖的只剩下淮阳和代两国。
代国北面靠近匈奴,与强敌为邻,能够保住自己就很不错了。
而淮阳同大诸侯相比,仅仅如同小小的黑痣长在脸上。
一旦遇到战乱,这里只适合被大国吞食,不足以抵御大国。
方今制在陛下,制国而令子适足以为饵,岂可谓工哉!
人主之行异布衣。
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托于乡党,
人主唯天下安社稷固不耳。
贾谊进一步批评汉文帝当下的关外战略。
强调文帝对自己儿子的封国布局,只能让他们成为大国争霸的食饵,是错误的思路。
贾谊教育文帝,当皇帝的思路可不能和平民百姓一样。
平民百姓只需要注重小德行、讲究小廉洁,就能以此托付于乡里。
皇帝要注重的是统一天下,安定社会这样的大事。
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以为不可。
故蔪去不义诸侯而虚其国。
择良日,立诸子雒阳上东门之外,毕以为王,而天下安。
故大人者,不牵小行,以成大功。
接下来贾谊又给汉文帝讲起了历史。
高皇帝刘邦瓜分天下给有功之臣做诸侯王,反对的人如同猬毛一样前赴后继。
于是高皇帝就把那些不讲道义的异姓诸侯王都剿灭了。
然后再选择良辰吉日,在洛阳东门立他的几个儿子为诸侯王,于是天下安定。
所以干大事的人,不能被小的行动所牵累。
先绕一大圈把架势做足后,贾谊开始切入正题。
今淮南地远者或数千里,越两诸侯,而县属于汉。
其吏民徭役往来长安者,自悉而补,中道衣敝。
钱用诸费称此,其苦属汉而欲得王至甚。
逋逃而归诸侯者已不少矣。其势不可久。
淮南国地域非常广阔,跨度有数千里,其疆域远远超过梁和淮阳两国。
几年前淮南王谋反被处理后,淮南国就全部由大汉朝廷直接统辖。
可淮南国距离关中实在太遥远了,引发了很多严峻的社会问题。
由于直属于朝廷,淮南国的百姓就必须和其他朝廷直辖区一样服徭役。
他们的官吏和老百姓为了往来长安的徭役,不得不拿出全部家财添补衣服。
可是路途太遥远啊,半路上衣服就破了,还得花大价钱去买新衣服。
遥远的徭役让淮南国的基层官吏和百姓的负担远远高于过去。
以至于他们都不愿意归汉,都非常想成为诸侯王的子民。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从淮南逃亡到附近的诸侯王国,这种局面显然不可持续。
臣之愚计,愿举淮南地以益淮阳。
而为梁王立后,割淮阳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
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阳。
贾谊开始给汉文帝出主意:
眼下的形势是淮阳国和代国太小,淮南几个郡又人心不稳。
那文帝不如拿出淮南之地加给淮阳国,再找个信得过的宗室接替梁王。
还要把淮阳北边两个县和东郡都加给梁国。
万一梁王的接班人不好找的话,那就把代王调到梁国当梁王,建都睢阳。
梁起于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阳包陈以南揵之江。
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
梁足以扞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
陛下高枕,终亡山东之忧矣,此二世之利也。
出完主意后,贾谊进一步解释自己主意的高明之处。
梁国的土地从新郪起而向东,北靠黄河,而淮阳则自陈郡往南,直达长江。
梁国和淮阳国连为一体,地肥人多,控扼天下。
那些有野心的大国也会被吓破胆而不敢图谋。
梁国足以防御齐国、赵国,淮阳足以抵挡吴国、楚国。
如此局势,两世之内崤山以东再无忧患,陛下可高枕而卧。
文帝于是从谊计,乃徙淮阳王武为梁王。
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得大县四十余城;
徙城阳王喜为淮南王,抚其民。
史书记载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这个建议。
他将淮阳王刘武迁徙到梁国,把东郡和一些其他县给了梁国。
如此,梁国北到泰山,西到高阳,有四十多个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大县。
而齐系的城阳王刘喜则被迁徙到淮南当淮南王,以解决贾谊指出的淮南人民纷纷逃亡的事。
看上去汉文帝终于难得的采纳了贾谊的一回意见。
当细究的话,其实文帝也没全部采纳,只是从其意见里取了一部分执行。
贾谊的意见一共有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直接把淮南国和淮阳国合并后,都交给淮阳王刘武。
二是再给梁王找一个靠谱的继任者,把东郡和淮阳北边的两三个县都给梁国。
三是如果文帝觉得找不到可以接替梁王的子孙,就把代王刘参调过来梁国。
我们可以看到,汉文帝只采纳了贾谊三条意见中的一个,那就是扩充梁国领土。
贾谊想要文帝把淮南国和淮阳国合并,文帝没有照办,而是把齐地城阳王调任淮南王。
贾谊想要文帝抛弃地贫人少,时刻面临威胁的代国,把代王迁徙成梁王。
文帝也没听,直接把淮阳王调到梁国当梁王,淮阳国撤掉变成淮阳郡。
汉文帝这么决策的时候,贾谊已经病死了。
如果贾谊还活着,没准又会继续上疏,哭诉陛下你怎么能不听臣的话呢?
按照贾谊的设想,一番乾坤大挪移之后,皇子拥有扩大一倍的梁国、完整的淮阳国和淮南国。
其疆域包含今天整个洛阳以东的河南省大部、安徽省大部和江西省。
有这么大的地盘,自然会觉得控扼齐国、赵国、楚国、吴国会很容易。
可现在文帝只是把梁国扩大了一倍,淮阳国则恢复为郡。
如果我们对着地图指点江山的话,贾谊的构想文帝只实现了一半。
那汉文帝为什么只听了贾谊的一半呢?
原因并不复杂——地图上扩大领土很容易,现实却未必如此。
汉文帝只剩下两个儿子可以用。
要想把黄河南边的梁国和淮河上游的淮阳都控制,就需要抛弃代国。
可是位于山西北边的代国是抗击匈奴的第一线。
如果放弃代国,整个对抗匈奴的北部边境就失去了嫡系看护。
汉文帝刚刚失去了军中头号亲信薄昭(见链接:《惨败》)。
军功元老及其后裔在部队和朝政都处于强势之中。
如果对匈作战缺少代王压阵,整个边境军事格局就会完全失控。
贾谊的建议向来很少考虑文帝和军功元老的激烈权力争夺。
这也是他的朝政建议很难被文帝完全采纳的重要原因。
虽然我们提到了贾谊的很多缺点。
我们也确实能感受到,贾谊虽然是没接受过行政实践的文人。
可这不代表贾谊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他也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愿意下苦功夫的文人。
他的很多上疏都包含着其对现实实践的认真观察,给我们留下了很宝贵的资料。
比如贾谊坚决反对汉文帝给淮南王儿子们复国(见链接:《淮难》)。
而大汉朝廷拿下淮南国数郡之后,他又极力建议朝廷放弃直辖淮南,给淮南复国。
看似前后矛盾的建议背后,是贾谊对社会现状的认真观察。
贾谊调查后发现,淮南国虽然被大汉朝廷吞并了。
可是淮南的百姓和基层官吏却大量逃亡。
大汉没得到任何好处,甚至还被削弱了。
这说明贾谊虽然有缺陷,仍然是一个愿意扎扎实实了解实际情况的实干者。
和现在我们常见的酷爱对从没经历过的事纸上谈兵者比,还是要强很多。
另一方面,贾谊对淮南国废除后的观察,也能加深我们对汉初诸侯王国林立局面的理解。
汉初朝廷与王国并存,并非六国余威尚在,
更不是因为当时还处在人民怀念战国的“后战国时代”。
这种局面的形成实际上是数千万人民共同博弈得到的结果。
同姓王取代异姓王之后,大汉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统一。
像刘邦、汉文帝这样手握实权的皇帝,有足够能力不太费力地消灭一个王国,吞并其土地。
只不过吞并完土地后,其后果就是民众大量逃亡。
汉帝国好处没得到多少,其他诸侯国反而实力大增。
所以刘邦曾经轻易吞下齐国、楚国,但很快就重新复国;
汉文帝曾经吞并淮南,不久后也让其恢复王国地位。
其根本原因都是他们算账后发现,吞并反而划不来。
这是朝廷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后的主动选择,和战国时期有着根本区别。
用“后战国时代”等概念形容汉初,似乎不太合适。
由于生产力的制约,力役地租是朝廷收取的最主要地租,也是朝廷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距离关中远近差距太大,各地的力役地租收取往往存在很大的不平衡。
这个问题得不到缓解之前,把天下划分出很多独立的力役地租流动区域是维持稳定最好的办法。
这也是汉初诸侯王国得以长期存在的主要经济基础。
当然,汉初王国得以长期存在有很多原因,包括军事上的,政治上的,皇帝主观意愿上的原因。
我们透过文帝时的王国局势和对策,只是为了再次强调我们一贯以来强调的观念。
社会政治面貌是由万千人拼尽全力彼此博弈博出来的。
用一些简单的形而上的概念来概括往往不会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