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数据,扎实的场景,才能写出好的方案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七国之乱(二)
通过一番精心运作,晁错成功突破,成为太子家令(见链接:《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晁错自荐的是当太子的法家学说老师。
但实际上汉文帝任命的却是太子家令,并非单纯的老师。
官称里带“令”字一般代表执掌某一方面的事务,比如县令,上林令等。
晁错成为太子家令,其实更类似于成为太子的大秘书,东宫的大管家。
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太子此时已有了一个法家老师,名叫张欧。
另一方面恐怕也说明汉文帝通过晁错的文字意识到:
这是个有着很强执行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年轻人,适合做务实的事情。
此时晁错虽然还只是800石的秩级,但却有了贾谊梦寐以求的实职。
晁错当太子家令的时间,大约是从太子刘启十七八岁到23岁。
此时的太子已成年,汉文帝自然会逐步安排太子去做一些国家大事。
从此后晁错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他开始大量介入朝廷的实际事务。
因此,晁错和贾谊一样,有了对朝廷重大政策发表看法、提出建议的机会。
贾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重农抑商、重本轻末的政策方针。
这一提议得到了军功一系文人比如贾山的认同。
尤其是在公元前175年汉文帝开始货币改革后,呼吁朝廷重农抑商已成为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
汉文帝有采纳贾谊和其他文人士大夫的重农倡议。
但对于抑商,却始终没有予以正面响应(见链接:《谦卑背后》)。
晁错获得探讨朝廷大事的资格后,第一支箭也射向了这个领域。
大约在公元前170-171年之间,晁错向汉文帝上书,讨论朝廷的农、商政策。
这篇文章堪称千古名作!它常常被拿来与贾谊《论积贮疏》相提并论。
《论积贮疏》是贾谊名篇,文字极尽漂亮,可谓珠玉在前。
但晁错此文中一些名言的流行程度,居然能做到青出于蓝。
晁错开篇一贯喜欢开门见山,这篇也不例外。
为什么英明君王治下的百姓不感到寒冷饥饿呢?
这不仅仅是因为百姓们勤于耕种和纺织。
更源自圣君会为老百姓开辟积累财物的道路。
尧帝和禹帝在位时都曾连续九年发大水,商汤时则有连续七年的旱灾。
但他们治下的国家并没有发生饿死人的现象。
这是因为他们提前准备好了足够多的积蓄,可以抵御长时间的灾荒。
当今天下统一,土地和人口的数量不比商汤、大禹时少。
而且这些年大多风调雨顺,没有大的天灾,更没持续几年的水旱灾害。
但上到朝廷,下到地方与民间,积蓄却不充足,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大汉的土地上产出足够多了,百姓种田也非常卖力。
可生产谷物的土地却没有得到全面开垦。
很多山地、大湖的资源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根本原因在于不务农而食的人没有完全回到农业上去。
人民贫苦,那么邪恶就出现。
而贫苦产生于不充足,不充足又源自大量百姓不务农。
不务农的群众不依附土地,不依附土地就会离开家乡轻视家庭。
基层民间形成了不务农的风气,就会让老百姓如同鸟兽般松散。
虽然帝国有高墙深池、严刑峻法,仍不能禁止这股不务农的歪风。
到这里,晁错对现状的总结以及得出的结论似乎和贾谊一样。
都是强调现在帝国上下缺乏足够的粮食和衣物积蓄。
他俩也都拿大禹和商汤因为足够积蓄而度过数年饥荒的史事举例。
他俩还都认为当今积蓄不足的根因在于不务农即从事商业的人太多。
接下来,晁错进一步对农业的重要和商业的毛病予以深入分析:
人们寒冷的时候,不会在乎衣服是不是华丽;
人们饥饿的时候,不会追求食物是不是甘美;
当饥饿寒冷到来的时候,人们早就顾不上什么廉耻不廉耻。
人的本性是一天不吃两餐就饿,整年不制作衣服就冷。
如果一个人腹内饥饿得不到食物,皮肤寒冷得不到衣服。
此时即使是慈母恐怕也不能保证她的孩子还会认她,孝顺她。
那么君主又怎么能让他的子民愿意为其效劳呢?
古往今来的圣君都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他们会要求人民致力于农业和桑麻。
他们通过减轻赋税、增加积蓄的手段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害。
这样,圣君们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为什么在上位的君主要控制和规范百姓呢?
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百姓们追逐利益也同此理。
逐利的时候大家就会忘记选择其他任何东西,这是人的本性。
所以大家都会想尽各种手段追求金银财宝。
可是这些珠玉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
人民都以珠玉金银为贵,不过是因为上位者使用了它们。
它们作为货币又轻又小,容易收藏。
达官贵人们只要把它们拿在手里,就可以周游海内而无饥饿寒冷之忧。
然而这些金银财宝只会使大臣轻易背弃主上,百姓轻易离开家乡。
金银珠玉给达官贵人带来了便利,也同样方便了盗贼。
让这些人逃亡的时候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
而粟米布帛长于土地,按季节生长,在市场上聚合。
这些物资的生产都很艰难,不是几天时间就能收成;
而且他们往往很重,尤其是粮食一趟至少几石,远非一般人能负担。
这些特点让粟米布帛不能轻易为邪恶的人所利用。
可无论是谁,一天得不到粟米布帛,他就会饥寒交迫。
所以,英明的圣君都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上面这几段的论述,我们开始能体会到晁错和贾谊文风的不同。
如果是贾谊,说起金玉和粮食布帛,一定是另一种风格。
他会大量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行文华美,琅琅上口。
他会高呼、指责、哀叹民间如何重视金玉、轻视布帛,让读者情绪也跟着或愤怒、或叹息。
但他通常不会像晁错这样从使用者的角度去实际分析,
为什么人们更喜欢金玉而不是粮食。
值得一提的是,后人常根据这一段认为晁错和贾谊一样有轻货币的思想。
但这一段更多是拿粮食布帛与金、玉等奢侈品比较。
金、玉具有非常高的附加价值,其附加价值来自于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源自有钱人的认可。
从这一点来看,晁错对货币价值源于共识的原理已有模糊认识,非常难得。
另一方面,晁错特地拿金玉和谷帛对比,没有提到朝廷铸造的铜钱。
这也说明他对法定货币和具有一定货币功能的奢侈品态度不同。
因此,晁错对货币的态度和贾谊、贾山等有非常大的不同。
认为晁错和贾谊等人一样有轻货币的思想倾向恐怕并不全面。
是不是有点扯远了,咱们言归正传。
到这里,晁错所述和贾谊写的在内容上差别不大。
而且行文朴实,不施藻饰,文字上似乎还有点无趣。
不过下一段就成了传之后世的千古名言,更甚贾谊同类作品。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这段文字在后世论述文景之治乃至整个汉初的民间生活时,被反复引用。
大体意思是说,现在的农夫最常见的是一家五口。
五口人中在服役的至少两人。
此外有的家庭老人还没退休或者孩子已经长大,服役者还可能更多。
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能耕种的土地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亩。
而这一百亩的土地的收成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石。
百姓们终日劳作,春天耕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他们还要砍柴,修理官府,服各种徭役。
可即便农夫农妇整日奔忙,不得休息。
他们依旧春天不能躲避风尘,夏天不能避暑热。
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躲避寒冻。
他们还有私人的送往迎来,吊问死者,探问疾病,抚养孤独等支出。
他们还要赡养老人、养育孩子。
这其中的每一项都要花钱,而所有这些都来自百石粮食的微薄收入。
这其中对于农夫耕地百亩、收入百石的论述引发后人的很多争议。
按照晁错的说法,我们很容易理解为农民种百亩地,平均亩产一石。
但是汉初一石粟米只有大约二十七斤,非常少。
那岂不是说汉文帝时期的平均亩产不到30斤?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有人认为这里的石是重量单位,一石120斤,相当于现在的60斤出头。
也有人认为晁错说的亩是小亩,只有标准大亩的1/2.4。
但这些显然都是为了提升汉时亩产,在先有论点后找论据。
汉朝说的亩就是大亩,大约相当于现在的0.7亩,石就是容积单位,一石粟米大约27斤。
所以汉初换算成今天的亩产就是只有40斤左右。
现代出土了东海郡的财务统计资料,显示汉末东海郡的平均亩产大约在0.9-1石。
当然,当时东海郡连年饥荒,亩产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但其他出土汉简资料可以显示,汉末南京地区的稻米亩产,也就2.5石。
我们不做复杂的考证,可以大致给大家一个结论。
汉时换算成现代单位后,亩产粟米大约七八十斤,稻米产量可能能到100斤。
但考虑到当时还需要轮耕,汉初是休耕一半,汉中后期休耕1/3。
所以实际的亩产算下来也就是四五十斤逐步长到六七十斤。
从上面对汉初亩产的考证我们可以看出晁错和贾谊的不同。
贾谊绝少这样定量分析,这使得他的文章气势滂沱但总有飘浮之感。
而晁错的文章很少引经据典,排比、比喻等华丽的修辞手法也不多。
他更注重实际分析,逻辑推理,显得更厚重也更有说服力。
对当时普通农夫一家的收入和支出做了一些粗浅分析后,晁错开始发表议论。
老百姓勤劳辛苦如此,可是他们的得到的结果却未必理想。
他们经常要遭受到水旱灾害,导致收入严重降低。
更可怕的是严峻的政治和残暴的赋税。
朝廷的赋敛律令经常改来改去,这就导致随时随地都可能收税。
遇到这类临时税收,百姓往往被迫把手里的粮食廉价卖出去。
如果实在筹不出钱,就要去借高利贷,而高利贷通常要收取几倍的利息。
如此下来,百姓只能纷纷卖掉田宅和子孙用来偿还债务。
而这个过程中,商人们反而借此赚得盆满钵满。
大商人积累贮藏,通过出借高利贷可以获得几倍利润。
小商人就坐在市场叫卖,带着他们积累的财产和聚藏的货物,天天在都市中游荡。
他们经常趁着买家急需,以成本价几倍的价格卖出他们的商品。
所以这些商人们男子不耕耘,女子不养蚕织布;
却都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美食佳肴;
他们没有农夫的辛苦,却有千百倍的收入。
他们凭着收得财富,勾结王侯,势力甚至能超过地方官吏。
于是这些商人们就和地方上的贪官污吏、达官贵人们互相勾结;
这些富裕的商人们千里游逛,一路上前后不绝。
他们乘着好车驾着好马,穿着丝绸带着白缯。
晁错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描述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商人的富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而土地兼并就会导致农民流亡。
农民流亡了,种地的人少了,民间的粮食和衣物积蓄就必然减少。
通过对比我们很容易进一步看出两人之间的文风区别。
贾谊更喜欢罗列现象,引用典故,意在增加商人与农业本末倒置现象的冲击力。
晁错文章则按明显的时间顺序一步步的给我们捋整件事情。
晁错更希望通过给出场景、逻辑推导的方式,推出为什么商业会影响农业。
当然,不管两人文风如何,到现在为止,都是在表达重农轻商思想。
我们自然想知道,晁错莫非是在换个表达方式和贾谊说同一件事?
别着急,看了晁错给出的解决方案后,所有人都会大吃一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