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七国之乱(三)
成为太子家令后,晁错开始就国家大事提出建议。
他和贾谊一样关注起了积蓄、农业、商业问题(见链接:《青出于蓝》)。
相比于贾谊对积贮和重农抑商的多篇分别论述,晁错上书将三者结合起来。
不同于贾谊的文采斐然,晁错行文更平实,更讲究前后逻辑关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晁错文章就很枯燥,反而其中也诞生了很多名言,比如下面这段: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这一段文字接连使用对比和排比的文学手法,语句优美,一气呵成。
故而这段在后世名气很大,成为后人论述汉初经济状况时,引用度极高的一段。
晁错告诉汉文帝,咱大汉法律轻贱商人,但很多商人早已大富大贵。
咱大汉法律一直都很重视农业,尊崇农民,但农民已经是贫贱的代名词。
所以世俗所尊贵的,是君主所轻视的;官吏所贬低的,是法律所尊重的。
现状是上面的人和下面的人思想相反,好恶不同。
这种局面下想要国家富强,法制完善,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以看到,晁错的视野确实比贾谊等一帮文人要开阔很多。
他敏锐的跳出了农业和商人这个问题本身,嗅到了问题的本质。
朝廷的政策和现实的社会运转不一致,形成了明规则和潜规则两套规则。
这才是眼下最大最根本的问题。
朝廷推崇的,民间不以为然,朝廷反对的,民间趋之若鹜。
这就代表下面对朝廷的大道理已经缺乏信任和尊重。
这也意味着皇帝的诏令,朝廷的规章正在逐渐失去权威性和执行力。
这是非常危险的征兆,会导致朝廷逐渐丧失行政职能!
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此局面的形成通常有两大原因。
首先是朝廷政策的思路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
比如汉文帝就是典型的既要重农,又要重商,还要表面上重农抑商应对舆论。
其次就是朝廷制定的政策流于表面,缺乏可执行性。
事实上两千年来各大帝国朝廷政策多为各类指导方针,执行起来很难避免走样。
那该怎么改变上下不一的现状呢?
第一是要确定清晰目标,不要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久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啥。
第二是要在明确目标后,制定可执行的实际政策。
不要老是鼓捣些原则上,大力推进,大力弘扬等虚的东西。
晁错认为解决眼下农业问题的当务之急是鼓励人民从事农业。
到这里,晁错对现象的归纳和基本思路大致和贾谊相同。
可接下来晁错提出的解决方案却让人大吃一惊。
晁错说,大家都说要重农,都说要鼓励人们去当农民。
可农民土里刨食才能挣几个钱啊?
就种田这么艰难穷苦的事业,皇帝你就算把道理说出花来又有什么用呢?
要想让大家都愿意当农民,都愿意种田,只有一个办法:让他们有利可图!
那怎么才能让农民有利可图呢?唯有让粮食变贵。
可粮价牵一发而动全身,强行提高粮价肯定不是好办法,怎么办?
有办法啊,让朝廷统购粮食不就得了?朝廷出钱才能激励大家种粮食啊!
陛下您肯定会问,朝廷要是有钱不早就既要又要还要了?
朝廷哪去找这么多钱来激励老百姓种粮食呢?
陛下您傻啊,朝廷可是有好多不用花钱的好宝贝啊。
比如说,爵位,这玩意可是民间的大宝贝啊。
可爵位这东西呢?您印个章就好,要多少就能印出多少来。
朝廷可以下诏,只要能把粟米交给官府,就可以授给爵位,还可以免除罪行。
这样的话,富人有爵位,农民有钱,粟米有所疏散,不再像此前那样集中在少数达官贵人和豪富手中。
能交粟米给朝廷以获取爵位的人,都是粮食有富余的富人。
陛下可以从有富余的人那里收取大量粮食,对贫苦人民征收的赋税就可减少。
这就是先贤所常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啊,这个诏令一颁布,就能让百姓得利。
臣这个提议可以说是顺应民心,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改善现行政策的缺陷:
一是让陛下和朝廷能多收很多粮食,物资充足,
二是让百姓的赋税减少,大幅减轻其负担,遏制百姓经商求生存的潮流。
三是勉励农事,因为富人缴纳粮食就可以得到爵位,一定会积极组织农业生产。
臣这个提议是有历史和现实依据的,绝非异想天开。
比如法令规定百姓有战马一匹,可以免除三人的兵役或免纳三人算赋。
这个政策其实和臣的提议秉承同样思路,只是目标不同。
战马是最重要的军事装备,所以为朝廷提供战马可以免服兵役或免纳算赋。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举一反三,把重视军事的政策也应用于农业呢?
神农氏他老人家教导我们:
即便有十仞高的石头城墙,有百步宽的装满沸水的护城河,有披着铠甲的百万士卒,
但没有粮食,又有什么用呢?再坚固的城池也没法守住。
可见粮食才是君王最大的需要,是帝国运转的根本。
用于粮食的优惠政策力度应向用于军事的优惠政策看齐甚至更高。
根据大汉律令,爵位要到第9级的五大夫才免除一人的徭役。
要拜爵五大夫需要缴纳非常多的粮食,这跟军马的优惠政策相比其实还差很远。
所以让百姓纳粟得到爵位绝非难以想象、不可执行的事情。
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您想要给多少爵位就可以给多少爵位;
而粟米等粮食是百姓种植的,他们可以无穷无尽地从地上生长出来。
得到高爵位和免除罪罚则是有钱的富人尤其是商人非常向往的。
假使天下有钱人都缴纳粮食来得到爵位和免除罪罚,朝廷可以额外获取的粮食一定非常多。
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多出来的粮食用于边境部队。
如此下来,不超三年,边境地区就可以积贮大量粮食,积贮少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汉文帝读到晁错的提议后,当即惊为天人,立即予以采纳。
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边,
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
各以多少级数为差。
汉文帝正式下诏,宣布百姓可以通过向边境缴纳粮食来获取爵位。
缴纳六百石粮食可以得到第2级上造的爵位。
缴纳四千石粮食就可以得到第9级五大夫的爵位。
如果能缴纳一万二千石粮食,可以得到第18级大庶长的爵位!
上面提到的粮食都以北方最常见的粟米作为标准。
但相信汉廷也不会拒收麦、稻谷等其他作物。
不过会遵循市面上的一般价格,规定一个兑换关系换算成粟米计算。
汉文帝这次开放爵位买卖只到了18级大庶长。
再往上的关内侯和列侯都属于侯爵,是人臣荣誉的极点,没有开放。
即便如此,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也实在采纳得太彻底了。
我们可以想象文帝读到晁错上书后的激动心情。
文帝读惯了那些大道理说一大堆再提出些隔靴搔痒的陈旧解决方案的策论文。
突然读到晁错这样出乎预料又切实可行的奇策,不由得不欢呼雀跃。
聪明的朋友想必马上就能看出来一些问题。
晁错的核心策略就是通过爵位激励人们缴纳粮食。
可是能缴纳几百石乃至上万石粮食的都是哪些人呢?
只能是那些军功封侯家族的后裔和大商人。
军功贵族本身就是侯爵了,自然不会在意这个政策。
也就是说,有意愿缴纳粮食拜爵的人,十之八九都是大商人!
这是什么道理?不是说要重农抑商么?这分明是鼓励商人啊。
秦帝国对于商人是非常仇视的,有市籍的人被视为可恨的贱民。
他们随时都可能被抓去北边修长城,去南越喂蚊子。
出土秦简甚至显示,找了商贾做老婆还要被判刑服苦役。
刘邦建立汉帝国后,对商贾的政策有所松动。
但后来为了打击对匈边境贸易,也出台了严厉限制商人的《商贾律》。
汉初对商人的歧视政策也大体延续秦帝国。
当然了,朝廷打击的主要是有市籍的人,经商未必非得市籍(见链接:《谦恭背后》)。
可达官贵人和他们的后代往往很难经商有成,何况他们也不是朝廷打击的目标。
经商有成的多是身份地位低下的民众,重农抑商针对的也是这些商人。
可现在晁错对这些商人有打击么?好像一点也没有啊。
不但没打击,还给他们开放了一个难度不算特别大的晋升渠道。
朝廷轻贱抑制商人最大的依仗是什么?不就是爵位么。
虽然打破了爵位至上,但汉初的爵位仍然非常崇高。
对商人来说最大的痛点就是缺少身份。
别说爵位了,很多有市籍的甚至都无法获得田宅。
现在政策彻底放开,只要财富足够多,18级的大庶长都可以获得。
有了爵位就有了身份,就不再是贱民,将来想当官也轻而易举。
现在我们就能理解晁错提议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明明大家一直都在叫商人、商业如何影响农民,影响粮食生产。
你倒好,直接让商人都爽上天去了,这是在闹啥呢?
其实呢,这不过是我们受到贾谊“重农抑商”理念的误导。
商业发达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这是事实,可是谁说要重农就非得抑商呢?
重农抑商这个理念本身就是典型的静态思维,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这种理念完全忽视了生产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
更忽视了生产力发展往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
晁错的提议跳出了重什么、轻什么的两极对立的固有窠臼。
他敏锐地意识到,商业和农业并非一定,完全可以互相激励。
农民一家五口,地里刨食能得到什么东西?
就凭这些又穷又苦又累的小农,真能提高农业生产,能解决积贮不足么?
舆论一说起商人和商业就是如何影响农业。
可大家都忽略了,土地和农业是公认最能稳定增殖的商品和行业。
大商人往往也都是大地主,他们往往手握几千石几万石的粮食。
他们的粮食哪里来的?不都是组织佃农从事农业生产得来的么?
地主对佃户收的地租远高于朝廷的田租,甚至十倍以上。
可为什么还有大量佃户愿意租种大地主的土地呢?
这说明大地主直接组织下,农户的生产效率实际上比官府组织得更高。
而大商人由于有其他足以产生巨额利润的产业,对地租的需求更少。
如果能激励大商人都投身地主,还能降低地租,减少佃农负担,进一步促进生产。
晁错的提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闭环,怪不得迅速被汉文帝采纳。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赞叹,晁错完美的把握住了文帝的思路。
文帝苦于积贮问题,非常重视农业,但却绝不愿意抑商。
这些年来,军功元老及其后裔一派利用那些酸腐文人,哭着喊着要重农抑商。
但文帝非常清楚,商人和商业的扩张是打破军功一族对财富垄断的最佳途径!
前面详细介绍过,汉文帝一直非常坚决地扶持商业。
但在这个问题上,文人学者与军功一族无意间实现了合流。
舆论上赞美农业、农夫,抨击商业商人成为政治正确。
这就让文帝在重农的同时,只能偷偷摸摸地放松对商业的管制。
汉文帝这种名左实右的手腕固然非常高明,却也让别人更难理解他的本意。
这就使得他在舆论上更加孤独,只能隐蔽的调整朝廷的对农对商政策。
现在突然发现晁错完美的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并为此设计了绝妙的执行路线。
我们不难想象文帝读到晁错上书后那欣喜若狂,引为知己的心情。
通过申请教导太子术数到提议纳粟拜爵两件事(见链接:《崛起》),我们不得不赞叹:
晁错对领导心思的把握堪称一绝!
要知道,以晁错当时的地位、身份和位置,他根本无法接触到皇帝的战略思路。
他只能通过反复阅读朝廷各种政策文件,反复梳理,仔细观察,得出结论。
而他总能准确把握住皇帝的思路,想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深入浅出地阐述出来。
晁错确实为我们完美地呈现了一个从底层一路爬到顶层的官吏,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