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骑兵适合平原,中原步兵适合山川?现实恰恰相反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七国之乱(五)
鲁迅先生曾经评价贾谊其文疏阔,而晁错文章沉实。
他就是拿双方对匈奴文章比较后,得出的上述结论。
贾谊对匈奴的上疏我们已详细介绍过(见链接:《匈奴》《三表》《五饵》)。
老实说,贾谊写得确实有点辣眼睛。
晁错也就匈奴问题写了一个长篇策论文上疏汉文帝。
不同于贾谊连番用头上脚下,天下倒悬的比喻摄人心魄。
晁错的开篇一贯的朴实无华,没有任何抓人眼球的想法。
臣闻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
晁错只是简单地说:臣听闻咱大汉开国后,匈奴人就老是入侵我边地。
而且每次小规模入侵就能获得小利,大规模入侵就能获得大利。
高后时匈奴一再侵入陇西,攻陷我很多城邑,大肆烧杀抢掠。
陛下您即位后,他们又再度侵入陇西,杀害官兵,大举抢掠。
臣还听说战斗的胜利能让百倍增加民众士气;
而屡屡遭遇失败的士兵,至死也不能振奋。
自高后以来,陇西三次被匈奴困扰,民众士气屡遭摧折伤害,失去了取胜的信心。
但最近这一次作战却大不一样,陇西的官吏们做得非常好。
他们仰仗先祖神灵护佑,奉行陛下明诏,和睦团结士卒,激励他们的气节意志。
他们还唤起数以万计受伤害的百姓来抵挡正气盛的匈奴。
最终以少击众,大获全胜,还杀死匈奴一王,大涨我士气。
晁错记载的这次击杀匈奴一王的大胜在史书上没有详细记录。
不过史书有记载在公元前169年,匈奴大举入侵陇西的狄道,汉廷随即断绝与匈奴和亲。
我们猜测晁错所记防御作战胜利就是发生在此次匈奴入侵陇西期间。
而晁错的一系列对匈提案也大约写于公元前168年到167年之间。
晁错庆祝完此次难得的对匈防御作战胜利后进一步分析:
前后几次战斗胜负不同,不是陇西之民有勇怯之分。,
而是将吏展现出来的指挥艺术有很大不同。
因此兵法说:“有必胜的将领,没有必胜的百姓。”
由此看来,安定边境,建立功业,关键在于是否能选择优秀的将领。
晁错这篇上疏紧跟时事,及时祝贺汉文帝取得一场难得的对匈胜利。
而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对匈作战,优秀的将领是关键。
这个结论看上去也过于普通,近似于废话,却说明晁错会做人会当官。
此时的陇西太守应当是公孙昆邪,陇西太尉很有可能是袁盎。
公孙昆邪是来自陕北的义渠人,他所在家族有可能是从草原归汉。
不管怎么说,任命一个和匈奴有密切关系的义渠夷狄出任陇西太守,都是汉文帝知人善任。
至于袁盎更不用说,他是文帝亲信,去陇西就是为了镀金高升。
所以,祝贺胜利并得出结论优秀将领带来胜利,既夸赞了汉文帝又夸赞了两位部级高官。
而且对匈胜利本来就是将士们的功劳,不需要总结太多花哨的东西突出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鲁迅对晁错“沉实”的评价恰如其分。
讲完人情世故,接下来晁错将逐渐切入正题。
他开始给汉文帝讲自己对兵法的理解。
他指出,临战交锋最紧急的事情有三件:
一是占领有利地形,二是士兵服从命令、训练有素,三是兵器精良、使用便利。
接下来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一论述:
首先是不同战场地形对战争带来的不同影响。
一丈五尺宽的沟渠,或者水深刚好漫过战车的河流;
山林、乱石之地,旁边有长河流经的山丘,草木茂盛的林地。
这些地形都是步兵用武之地,车兵骑兵在这种地形战斗,连一半的战斗力都发挥不出来。
而平原旷野,或者连绵不绝、没有河流隔断的土山丘陵,
这种地形就反过来是车、骑兵大展神威的地方。
步兵在这种地形战斗,连十分之一的战斗力都不剩。
高低悬殊的山谷、河谷,最适合弓弩手居高临下埋伏其中。
使用短兵器的部队,无论是步兵还是车兵、骑兵,百不能当弓弩手之一。
而如果敌我双方的阵营已经短兵相接,且地形为平地或者草地,这就是长戟兵的主场。
长戟在这种地形下可前可后,一个可以抵得上三个使用剑盾的战士。
而到了很多枝繁叶茂的密林,或者灌木丛、芦苇丛中,长戟兵就难以发挥。
长矛短矛才是最适合这种地形的兵器,他们一个可以干翻两个长戟兵。
到了道路曲屈,险阻交错的山地险关,就需要剑盾发挥作用。
三个弓弩手在这种地形下也不如一个使用剑盾作战的战士管用。
介绍完地形对战斗的影响后,接下来介绍第二要务:士兵的训练。
晁错指出:士兵如果不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训练,就缺乏基本的作战能力。
到时候这些士兵兵器也不能熟练使用,甚至基本的集合分散也无法稳定完成。
这样的队伍形势有利时无法有效攻击敌人,形势不利时不能迅速躲避灾难。
这样的队伍前面的部队在攻击,后面的人就在看戏。
你根本无法指望这样的部队能按照指挥中心的金、鼓指令行动。
晁错总结说:没有受过严格挑选与训练的部队战斗力低下。
交战时一百个人也打不过训练有素的十个敌军。
训练的重要性说完了,还剩最后一个关键因素:兵器。
晁错说,如果士兵手里的兵器不够锐利,等于是让他们赤手空拳去作战。
如果士兵们穿戴的锁甲不够坚硬,等于是让士兵们袒肉露体;
如果士兵手里的弓弩射程不达标,就等于是把远程部队搞成了近战步兵;
如果箭矢不够稳定,无法射中目标,士兵们手里等于就没有箭;
如果箭头不够尖锐,射中目标也不能射入敌人体内,就等于是没有箭头的玩具。
如果将领不能时刻检查兵器,保证兵器的性能,部队的战斗力会下降到不足正常的二成!
因此兵法才说:兵器不锐利,就是把士兵交给了敌人;
士卒不可用,就是把将领交给了敌人;
将领不知用兵谋略,就是把国君交给了敌人;
而国君不懂择将,就是把国家交给了敌人。
以上这四个方面,就是用兵要领。
晁错先介绍君主能否选择优秀的将领,是能否打赢战争的关键因素。
然后介绍将领率部队作战时的三大关键点。
最后把君王的关键点和部队的三个关键做总结。
可以看出,他的文章逻辑性很强,条理非常清晰。
与此同时,晁错对战争的分析、归纳也体现了很高的水平。
这说明他即便也没有亲临过战场,也认真学习过军事。
我们不难想象其平时仔细查阅资料,反复思考,不断向专业人士请教的场景。
更难得的是,晁错能把学到的知识简单易懂地写出来,让人读懂。
当然了,汉文帝每天读到的各类奏章想必也不少。
而且文帝久居代边,还曾御驾亲征过,对军事不会一窍不通。
如果仅仅是介绍军事基础知识,未免有班门弄斧,过于看轻文帝的嫌疑。
而晁错阐述这些军事常识,目的是作为进一步对匈战略分析的基础。
晁错接下来开始从通用的军事常理推导汉匈之间各自的特点。
他表示小与大之间的形状不同,强与弱之间的形势和力量不同,险关与平易之地的防御方式也不同。
总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任何战略战术都要取决于双方的客观局势。
以低微之身去事奉强者是小国所应该表现的形态;
而联合小国攻打大国,是势均力敌的双方所应该采取的策略;
而以夷攻夷则是中原之国对付四周蛮夷常用的战略。
如今匈奴在不同地形下的战斗力与中原皇朝有很大不同。
上下山坡,出入溪涧,中原的战马不如匈奴的战马;
险道倾侧,边奔跑边射箭,中原的骑手不如匈奴骑手;
风雨之中不觉得疲劳,饥渴之时也不困乏,这点上中原人也不如匈奴人;
上面这些特点正是匈奴部队的长技。
若是到了平原地带,汉军的轻车突骑能够迅速地移动和冲击。
匈奴部队杂乱的阵型很容易被汉军冲乱了阵脚;
汉军的强力弩手配合长戟兵在前保护,虽然射击频率不高,但是射程非常远。
匈奴的弓箭手如果和汉军拼远程对射,他们拼不过。
汉军往往有坚硬的凯甲、锐利的长短配合的兵器。
汉军有大量弩手拿着匈奴人没有的劲弩在阵中往来支应。
汉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士兵能以什伍的小组编队有序机动
匈奴士兵的兵器、纪律性远远不及汉军,无力抵挡;
汉军的精锐步兵(材官)都能拉硬弓,射劲弩。
战场之上万箭齐发,射向同一个目标。
而匈奴人装备落后,只有皮革做的铠甲和木板作的盾牌。
根本挡不住汉军远程部队的攻击。
双方部队如果多下马步兵战斗的话,汉军也有优势。
步兵作战剑戟相交,脚步前后移动要保持一致,需要长时间的团队配合。
而匈奴人疏于步兵训练,他们的步伐很难彼此快速有效连接。
所以如果步兵列阵短兵相接,匈奴部队的战斗力比汉军差很多。
以上几个是汉军比匈奴擅长的地方。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作战时,匈奴比汉军擅长的地方有三个;
而中原在五个方面比匈奴更有优势。
匈奴人口稀少,入侵时一线作战部队也就几万人。而大汉防御作战能够征发几十万战斗部队。
结合汉军与匈奴的战斗优势比较,只要汉军能扬长避短,就可以发挥出十倍于敌的战斗力。
上面这段分析实在精彩,对我们理解后来的汉匈战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通过晁错的总结,我们知道,匈奴与汉军相比,优势的地方有三个。
在山地和溪涧地形中,匈奴的骑兵,骑射以及作战持久性胜过汉军。
但是在平原作战时,汉军的装备和纪律性远胜匈奴。
此时,汉军的远程部队,车骑部队和步兵的作战能力都比匈奴强。
与我们一般理解不一样的是,晁错认为平原作战,汉军更有优势。
反倒是山坡、溪涧等地形的作战,匈奴部队有优势。
应该说晁错的理解是符合军事原理的。
我们一般认为平原地形骑兵部队有优势,是双足马镫和高桥马鞍出现后的情形。
此时骑兵可以不用花费太多力气与精力就把自己固定在马匹上。
如此一来,骑兵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去操作和控制兵器,杀伤敌人。
到这个时候,骑兵才具备直接冲击敌军侧背的能力,才能在平原地形发挥优势。
晁错的年代还没有这两个划时代发明,骑兵缺少直接冲击能力,更多只能做机动。
此外当时的草原冶铁技术还不够发达,金属兵器缺乏。
所以在平原阵地作战时,匈奴部队的兵器装备与汉军也存在较大差距。
在平原阵地作战,匈奴部队可以说毫无胜算,只能利用机动优势快速撤退。
这也是当年平城之战匈奴退兵的根本原因(见链接:《平城之战》)。
当时虽然刘邦所在的前锋部队被围困在平城外的白登山。
可汉军大股援军已经赶到,平城已被汉军攻克。
冒顿单于如果想消灭或者擒获刘邦,就必须与汉军援军主力决战。
但是擅长阵地作战的伪军步兵没能及时赶到战场。
匈奴部队只有本土骑兵,而汉军援军目的是解围,只要打开一个缺口就可以。
所以汉援军有选择战场的权力,平城(今天大同市)周边有大量宽阔的平地。
正如晁错所总结的那样,匈奴骑兵在平地发挥不出战斗力,无力与汉军野战。
最终冒顿单于只能听任刘邦解围,放弃此次决战机会。
而到了山地与溪涧地形,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只要不是骑兵无法通行的险要高山或者大河,匈奴部队可以快速机动。
反而是汉军步兵、车兵在凹凸不平的地面和小河的阻挡下,无法列阵。
这样汉军就失去了阵型优势,也失去了进攻速度和防守宽度,只能被动挨打。
这是一篇难得的军事分析类策文,出自一个文臣之手,尤显可贵。
而且晁错对军事基本原理的掌握和运用非常专业。
本文对汉匈双方的实力对比分析非常细致而实用,为后世学者反复引用。
这篇文章甚至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军事也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
而晁错并不会满足于对现状简单的分析。
他后面还要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喜欢的朋友可以进去看看文章然后加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