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七国之乱(六)
公元前169年,匈奴入口陇西郡狄道,遭遇汉军攻击并蒙受重大损失。
晁错上疏皇帝,祝贺此事的同时长文论兵(见链接:《兵事》)。
相信很多朋友会有疑惑,一般都是打了败仗需要人指手画脚出主意。
既然仗打赢了,你安心庆贺就是了,还提那么多建议干嘛。
这毕竟只是一次防御作战的胜利,汉军本土作战,仍然长期采取守势。
而且通过对这次作战的分析,晁错也确实有了自己的明确构思。
他的上疏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基本军事知识,对比了汉匈的战场态势与各自优劣点。
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最后自己的提议。
晁错前面详细比较了汉军与匈奴部队,指出汉军优势有五,匈奴人只有三个。
可接下来他又话锋一转:虽然是这样,兵器还是凶器;战争还是危险的事情。
不懂用兵之道和方法,就会把自己从大变小,由强变弱。
这种变化很容易出现,就像我们抬头低头那样,瞬间就会出现逆转。
用大量士卒的死亡换取胜利,就会失足而不振,悔之不及。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朋友都懵了,你不才写了一大段论证优势在我么?
怎么突然又说打仗不好,死很多人即便赢了也得不偿失呢?
这到底是优势在我还是优势在匈奴呀?
其实晁错这么说是为了引出后面的帝王成功之道,立足于万全之策。
晁错说,目前有好几千从匈奴投降过来的胡人和义渠蛮夷。
他们的饮食和擅长的作战方式与匈奴部队相同。
咱大汉可以赐给他们金属制作的硬甲与棉衣;
还可以给他们强弓利矢与边郡的良骑,把他们打造成一支精锐。
这样匈奴的长处咱大汉的部队也能具备了。
但咱千万别以为有了这样一支部队就万事大吉。
我们必须选择能了解他们的习俗,使他们和睦相处的统帅去节制他们。
遇到山地险滩,就用这支归降的胡人骑兵应对;
但到了平地通道地形,就该用汉军自己的轻车、步兵和弓弩手去作战。
只有两者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各用其长技,才能发挥各自的长处,才是万全之策。
现在我们终于能知道晁错这篇长文上疏的根本目的。
晁错提议的核心思想是要慎重有效的使用新近归降的数千义渠士兵。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晁错和贾谊的不同之处。
贾谊知道最近有几千义渠胡人投降后,就引为论据表示匈奴要玩了。
快让我主管匈奴事务,我一定马上要匈奴玩完(见链接:《贾谊》)。
而晁错显然是扎实了解过实际情况的。
他发现对于这帮投降的匈奴边缘部落,汉军未必很信任。
很多将领也不清楚怎么使用他们,相信不少人有拿他们当炮灰的想法。
于是晁错不惜长文上疏,从军事原理到双方优劣对比,讲得很详细。
深入浅出的说明这支投降部队让汉军得以取长不断,战略地位很重要。
他还准确的指出该如何使用这支部队才能真正发挥其长处,有效增加汉军战斗力。
晁错这篇上疏,不仅展现了他的专业素养,还凸显了他实干家的风采。
更重要的是,晁错还体现了他政治上的成熟与精明。
晁错上疏能完全站在义渠降军的角度思考问题,自然能得到降军的感激与支持。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当时的陇西郡太守公孙昆邪也是义渠人。
我们不清楚公孙昆邪也是汉文帝时投靠的义渠还是一直留在汉帝国的义渠。
但不管怎么说,身为义渠人,他对义渠部落武装的长处和短处很熟悉。
晁错这篇专业度很高的上疏没准主要内容就是请教的公孙昆邪。
而文章经过推导得出的结论正是:
只有公孙昆邪这样的熟悉义渠部队习性与能力的优秀将领,才能用好这支部队。
更进一步,只有让优秀将领带兵作战才能取得对匈作战的胜利。
可见,晁错的提议一旦被汉文帝重视,公孙昆邪的地位就能得到很大提高。
换句话说,晁错的提议不仅仅关系到自己,还和公孙昆邪紧密相联。
晁错的提议一旦被采纳,公孙昆邪就欠晁错天大的人情。
提案的同时还不忘官场上的人情运作,晁错是扎扎实实地在官场拼搏。
对比下贾谊的上疏从来都只有他自己,从来没有过与其他高官合作共赢的想法。
两者之间一个浪漫文人,一个实干政客的特点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切运作都到位了,就看汉文帝认不认可了。
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
晁错在上疏结尾谦卑的表示,我这不过是无知狂夫的胡言乱语,等候圣君的裁决。
汉文帝读了晁错的上疏之后,亲自批示,给予回应:
书言,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今则不然。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
使夫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
汉文帝说,你上疏最后说这是狂夫之言,听后我这个明主裁决。
可当今朝廷的实际情况是上疏的人一点都不狂,偏偏朕也一点都不明。
咱们大汉最大的隐患就在这里啊。
让一个不英明的皇帝天天在一堆一点都不狂的庸人中做选择。
朕就算每天读一万个上疏也只能是做一万次错误决定。
晁错的最后一段本来只是惯例的客套自谦。
汉文帝居然发了一大段议论来反驳晁错的自谦,说你太谦虚了。
文帝对晁错这篇文章、对晁错这个人的满意程度可见一斑。
显然,晁错这篇上疏又大获成功,汉文帝多半又一次全盘采纳了他的意见。
这也意味着公孙昆邪的地位大大提高,他也欠下晁错一个大人请。
公孙昆邪必然和晁错结成密切同盟,而这对后来晁错的仕途有重大意义。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我们后面再说。
随着晁错的提议不断被汉文帝欣赏和采纳,晁错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加上他太子家令的身份,本身能代表未来皇帝的政治倾向。
这使他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话语权参与到国家大事中,视野越来越开阔。
有了如此便利条件,晁错决定再接再厉,继续对匈奴问题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晁错仔细了解了边塞与匈奴长期对抗的现状与实际困难,再次上疏提出建议。
一开篇,晁错就表示我听说秦朝北攻胡、貉,在黄河上修筑工事;
南攻杨、粤,也在南部边境上安置了戍守士卒。
但是秦国发兵北攻胡、南侵粤的目的并非保卫边地、救助死亡。
而是贪图扩张领土,一味的发泄暴戾。
其结果却是功业尚未建立,天下就大乱起来。
秦帝国留下的教训很深刻;他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审时度势而贸然发兵的后果。
这些士兵毫无士气,与敌交战就会战败,大量被敌击杀俘获;
不交战,只屯守边塞,也只能让无数士卒背井离乡,老死边地。
胡、貉之地是阴寒之处,草木生长出三寸,而冰冻厚达六尺。
这些游牧民族吃肉和奶酪,他们的肌肉紧密,连鸟兽都长着细毛,很能耐寒。
而南边地杨、粤之地少阴多阳,这里的人肌肉疏松,鸟兽也都长着稀毛,性能耐暑热。
秦朝的戍卒都出身于中原,既不能像北边游牧民族那样耐寒,也无法像南边蛮夷那样扛热。
无数戍守士卒由于无法适应边地水土而成批死在边境。
即便在国内,繁重的运输人物也让大批士卒、民工死于路上。
秦时民众上路服役,如赴刑场,老百姓都纷纷逃亡躲避。
无奈之下,朝廷就强制微发,美其名曰“谪戍”。
他们先征发有罪被贬官吏及上门女婿、小商贩;
然后征发曾经入过商人户籍的,又往后是征发祖父母、父母曾经入过商人户籍的;
最后连那些本来享受免役优惠,按律令不该被征调的平民也被大批征发。
朝廷的征发越来越不顺利,上路服役的人则个个切齿怨恨,有背叛之心。
战争很残酷,需要士卒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死战不退,宁死不降。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有效的合理的政策。
战胜固守就应有拜爵之赏赐,攻城掠地就要夺取战利品使士兵家室富足。
只有政策到位,利益明晰,才能让士兵们甘愿冒着箭矢和石块,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而秦朝征发士卒,有万死的灾害,却没有铢两之报赏。
他们战死之后不能免除一算钱的赋税优惠,等于白死了。
这使得天下人都能清楚地看到灾祸的火焰已经烧到身边。
于是陈胜前往戍边时起事于大泽乡,而天下人从之如流水。
这就是秦帝国用暴力强行征发劳役带来得恶果。
这篇上疏的开篇仍然是典型的晁错文风。
直接举实例,按照明确的逻辑一路往下分析,不讲究太多文学上的修饰。
晁错大段分析秦帝国时期对外作战上的教训。
其得出的结论是秦时对外战守的士卒主要源自征发民众服役。
而这种策略直接导致了秦帝国的灭亡。
眼下汉帝国的对外战争与边塞防御的士卒也主要来自征发内地民众服役。
因此当汉文帝读到这篇上疏的开头后,自然会立即作比较。
文帝也自然会追问,既然征发民众到边塞作战这么危险,那我该怎么办呢?
晁错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换一个角度分析。
秦帝国无休止的征发士卒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从逻辑上来说,这还不能说明征发士卒就一定是不好的。
如果我们征发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其恶果呢?
所以晁错接下来要阐述的就是,你这种方式不但有害,还根本没用。
北方的胡人游牧为生,衣食之业都不固定在土地上。
这就使得他们可以来去如风的轻易扰乱边境的形势。
陛下您有必要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下胡人是怎么生存的。
他们日常饮食主要是肉类和奶酪,日常穿着主要是动物皮毛。
他们并不居住在城市和田宅之中,而是像飞鸟走兽一样游居于旷野。
他们遇到水草甜美的地方就停下来,一旦草尽水竭就转移走。
由此看来, 胡人不像咱们中原人是农耕社会,农民无法离开耕地而生存。
他们转移不定,时而到达,时而离去。
所以这些胡人的日常就是一年四季到处转移放牧,而且放牧的地点经常都在我大汉的边境。
他们的主力一会再河北(燕),一会在山西(代),一会又到了陕北(上郡、北地)、甘肃(陇西)。
这些游牧的匈奴人一边移动,一边窥伺防守的汉军戍卒。
如果某地汉军戍卒数量不够,他们就会侵入并掠夺。
面对匈奴人的进攻,陛下如果不派兵救援,边民就会绝望而产生降敌之心;
可如果去救他们,派的兵少就不足以抵抗胡人,反而白白损失兵力。
派的兵足够多是不是就好点呢?也没用。
因为主力部队距离匈奴人的突破口路途遥远,大部队刚刚到达,他们便已经离开。
敌人来去如风,无法预见,我们没法与他们打运动战。
就只好把戍卒屯聚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长年不退。
可是这样做每年消费的钱粮实在太庞大了,国库都被掏空了。
时间一久,费用紧张,稍微退回来一点,胡人又马上乘隙而入。
如此连年,中原就逐渐变得越来越贫苦,而百姓也越来越不得安宁。
晁错继续发扬其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反复举证的文风。
先从秦帝国的灭亡历史,介绍大量征发部队导致的恶果。
再从匈奴的生活习性和作战特点,指出大量征发戍卒起不到积极防御的作用。
晁错认为这种举措既不能有效防御,还会导致天下危机。
某种意义上来说,汉帝国现有对匈奴之策,正走在秦帝国灭亡地老路上!
当年大秦突然崩溃地导火索就是防备匈奴的戍卒陈胜、吴广。
可以说大秦就亡于错误地对匈战略!
既然现有戍边策略后果如此严重,那该用什么办法来替代它呢?
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喜欢的朋友可以进去看看文章然后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