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七国之乱(七)
晁错向汉文帝上疏,对与匈奴的战守持悲观态度,提出很多不利因素(见链接:《过秦》)。
相信很多朋友会有疑惑,前一篇介绍军事,晁错显得相当乐观。
他提出汉军相对匈奴部队有很多优势,如果能善用义渠降军,劣势也能逐渐抹平。
按照晁错的说法,汉军在战斗中击败匈奴指日可待。
怎么眨眼间他又变了,改口说对匈作战困难重重,进退两难了呢?
其实这不是晁错变了,而是我们没理解军事到底是什么。
战斗、战役只是军事的一部分。撤退,躲避、隐藏、袭扰也都属于军事。
而军事又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又受经济基础的根本制约。
所以战斗的优势只是获胜的基础,而不是全部。
晁错的提议可以确保战术上汉军取得优势,但战略上的劣势无法靠战术弥补。
匈奴游牧为生,经济基础决定了他具备四处机动,可弃可取的优势。
中原皇朝即便有了战术上击败匈奴的能力,战略上却无法捕获敌军主力,只能防守反击。
防守反击的战略导致中原皇朝战线过长,成本过高,从而破坏其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
晁错已经对此做了逻辑严密的分析推导,接下来就该给出解决方案了。
晁错说,天幸陛下关心边塞安危,精心遣将派兵,实在是万民之福。
然而大汉国策是让远道而来的中原士卒守卫边塞,而且每年都会轮换,
这些戍卒对胡人的习性优劣都不了解,很容易吃亏。
等他们逐渐了解了敌人,成为有经验的老兵了,他们又要离开。
这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边疆将士难以积累对匈作战的经验。
为今之计。不如选拔定居边塞的人为戍卒。
让他们一边守边一边耕种田地,养家糊口。
这就需要我们建造更多的城池,便于这些士兵守卫。
这些城池的质量一定要很好,高城深沟,城上准备好大石头,城下布置好铁蒺藜。
然后再在外城一百五十步内建造一座内城。
这些城池都要建于要害之处,且靠近河流以确保水源。
建设城邑时不光要建设城墙周边的防御,还要规划好士卒的居住。
要有效地守卫城池,每个城邑中居民不能少于千户。
城周围应设置防盗用的竹篾,先造居室,准备好农具;
城建好了,巢搭好了,接下来就要开始找人。
我们可以招募罪人或者大赦后又被重新定位刑徒的人
只要他们愿意定居边塞,就可以免罪免去徒隶身份,成为平民士伍。
如果上面的人数量不够,就招募那些成年家丁、奴婢、赎罪的人和用自己的奴婢买爵的人;
这些人只要愿意去边境,就可以恢复平民身份。
人数如果还是不够,便招募普通平民去守边。
平民只要他们肯去边塞,一律赐给高爵位,免除全家赋役。
所有愿意来守边的人,都发给冬夏衣服,供给饮食,直到他们能自给时才停止。
这些来自郡县的人到边塞后不必非得等待军功,
开放政策允许他们用钱买爵位,连第10级以上的高级卿爵也可以买。
他们中有丧失丈夫或妻子的,由官府给其买奴、买妻子、买衣服。
陛下您千万别觉得给他们的好处是不是太大了。
所谓法理无外乎人情,人家肯从中原来边境,是卖给朝廷天大的面子。
朝廷给予他们的好处不能匹配这么大的人情,人家就不会久呆。
何况塞下条件艰苦,环境危险万分,给的利禄不厚,人家肯定不愿意来。
所以咱一点也不要吝啬这么点土地、爵位、物资,甚至还要加码。
胡人入侵抢掠时能够阻止敌人的,将其所保护的财产的一半奖给他。
至于奖励也不用主人出钱,官府出价把他赎回来。
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地方官府计价后给予其保卫的财产的一半价值作为奖励。
这样一来,邻里之间就会养成互相救助的好习惯、好风气。
邻里之间形成了团结一致的风气,他们与胡人交战就不会怕死。
老百姓能悍不畏死,绝不是为了向主上显示其道德有多高。
他们死战的最大动力在于保护家人、亲戚,保全自己的财产。
所以要想激励民众,不能光靠道德说教,要实实在在的利益授予。
这些熟悉胡人,敢于死战的士兵战斗力很高。
与过去那些来自东方、不熟悉当地地势又心畏胡人的戍卒相比。
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现在正是陛下大展拳脚的时代,您通过徙民充实边塞的战略,足以立万世基业。
陛下只要执行政策,就不再需要遥远的戍卒万里迢迢赶赴边疆屯戍,
却又可以使边塞的百姓父子相保,不再担忧胡虏入侵的威胁。
这和当年秦帝国强行征发中原怨民以至迅速灭亡的暴政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到时候, 陛下您就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圣君,流芳百世。
上面就是晁错提出来的著名的募民徙边政策。
其论证之严密,措施之细腻,步骤之详细,令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他明确提出,不要老是和百姓讲道德。
实际的利害才是激励民众最好的方式。
其讲究实际,不喜欢搞虚的那一套的个性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想象汉文帝读后大为兴奋的心情。
他立马决定采纳实施晁错的建议。
而晁错随后又迅速再次上疏探讨此事。
晁错首先向汉文帝道谢:
陛下您有幸采纳我的愚见,招募各类民众迁徙到边塞去。
这让中原百姓赶赴边疆屯戍的现象得到很大的缓解,
从中原往边疆运送粮食物资的费用也大幅减少。
陛下这个政策实施后的好处非常明显,实在是大大的仁政。
现在需要的是下面执行政策的官吏能称得起陛下的厚惠。
他们如果能够严格遵守律令规定,关心迁来的老弱,善待响应朝廷号召的壮士,
他们如果能够对迁徙来的百姓宽柔和睦而不是想办法盘剥侵害。
那么先来的这批民众必会安乐而不思念故土。
那么中原的贫民就会互相介绍、邀请其亲朋好友也跟着来边塞安居。
晁错这段说得很含蓄,但聪明的人一定能看懂其含义。
政策虽然好,但是执行的官吏一定出现了很多借机敲诈勒索,盘剥移民的事情。
一旦执行的官吏贪得无厌,吏治败坏,事情就会搞砸。
口碑一旦坏了,先来的这批人一定会劝说别人不要来,这个政策就无法继续。
晁错建议是设定一系列规范约束负责执行的地方官吏。
他说,古代迁徙到远方去充实空虚之地,要察看当地阴阳的调和。
还要尝尝水泉的味道,查一查土地好坏,观察草木的长势。
然后才能营造城邑,编制里区,划割住宅,
他们要先开通通向田地的道路,确定田间边界。
耕田搞定了就要建造百姓的住宅,这些住宅要有规制。
每一家要有一堂二室,有可开闭的门和窗。
还有给他们设置家具,让百姓一过来就可以拎包入住。
耕作的农具也需要提前准备好,让百姓一过来就可以开始生产劳动。
只有把准备工作做扎实,才能让百姓乐意背井离乡到新邑去生活。
而我们的官府和官吏要把准备工作想得细一点,多想想百姓们的切实需求。
要给他们准备医生巫师,以便治疗疾病,祭祀祖先和神灵。
百姓迁徙到边塞只是一次性的活动,后续维持繁荣需要自行繁殖生聚。
所以要激励百姓男婚女嫁,夫妻生死相依,坟墓相从。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住在完整安全的房屋里,种植树木,饲养鸡鸭牛羊等牲畜。
这些美好的小日子,足以让百姓乐于居住而有长住久留之心。
迁徙过来的老百姓安居乐业还不够,接下来还有重头戏——作战。
晁错表示,古代设置边地县城是为了防备敌人侵犯的。
所以要让五家为一伍,设置有伍长管理他们;
十个伍长为一个里,里设有士来管理他们;
四里组成一个连,连设有五百的长官来管理他们;
十个连组成一个邑,邑设有侯的长官来管理他们。
这里的士、五百和侯都不是战时官方授予的正式的五百、侯等军官职位。
所以晁错称呼他们的时候用的是“假士”、“假五百”和“假侯”。
这些当地的民间长官都选择邑中贤才且能保护大家,熟习地形和民心的人。
他们平时就组织百姓练习射箭,外出作战就教民如何应敌。
因此对内是卒伍编制,对外就是军政制度。
训练完成之后,以伍里的编制组织起来的民众就不许再迁徙。
这些人幼年时同游,成年后就共事,彼此异常熟悉。
他们在夜战中凭声音认出自己人,足以互相救护;
白天作战时仅凭眼睛就能认出战友,方便相互协同作战;
长久的交往彼此早已如亲人般互相爱护,战场上必然彼此拼死相救。
这样,通过用厚赏劝导,用重罚威慑,战士们面对死亡也不会转身退逃。
所以我们对迁徙之民一定要慎重选择和管理。
不是健壮有材力的人,只能消耗衣粮者,没法作战,不能入选;
而选出的战士们即便有勇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吏管理引导,也无法出成绩。
可以看出,晁错这篇上疏提到了很多第一份提案没有涉及的细节。
他必然是仔细了解和研究了募民徙边政策在实际实施后的实际表现。
然后给出有针对性的应对。
从中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晁错的务实精神。
尤其是晁盖在总结安置移民政策的根本原则时。
他毫不犹豫地指出,不要一味给老百姓讲道德、讲奉献。
你先要解决人家的利益与财富,人家才会死心塌地替你守边。
这种直率与坦诚,也给后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募民徙边政策给后世留下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很多人模仿学习。
比如说,1800年后的明末,袁崇焕提出了著名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战略。
这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和晁错的募民徙边战略几乎完全一样。
晁错战略的核心在于对秦帝国政策的反思。
也就是说,募民徙边战略也来自于“过秦”。
但晁错的过秦论和贾山、贾谊等文人的过秦论有着太大的不同。
二贾的过秦论全篇都充斥着各种概念与辩论技巧。
看完他们的过秦论,我们除了点点头,赞一声写得好外,似乎没啥可做的了。
但晁错完全不同,他的过秦论是真正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思路。
秦帝国亡于什么呢?别说那些虚的,他就是亡于陈胜的大泽乡起义。
那为什么陈胜会起事于大泽乡,为什么陈胜起事后天下迅速响应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天下人,尤其是壮劳力都苦于赶赴遥远的边疆戍边。
他们觉得去戍边也是九死一生,造反打仗的风险也不过如此。
所以秦始皇、秦二世他们仁也罢,暴也罢,那都是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既然是深层次原因,那就更多源自推断,你没法说对,也没法说错。
首先要找到浅层次的,直接的原因,才谈得上分析深层次原因。
首先要解决直接问题,才谈得上解决根本问题。
秦帝国建立了漫长的边境线,被迫征发数以百万计的民众轮流戍边。
民众无法承受长时间远距离戍边带来的巨大损失,这是秦帝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而深层次原因必须围绕直接原因展开。
导致过多民众戍边的根因是僵化的戍卒守边政策。
战国时期的戍卒,服役距离较小,作战多是可预测的正面战斗,政策尚可维持。
秦帝国统一后,主要敌人变成北边的匈奴,戍卒政策就不适用了。
匈奴特有的游击战术和超强的机动能力让戍卒根本没能力守边。
这让秦帝国陷入戍卒越征发越多,效果反而越老越不明显的恶性循环。
最后戍卒不足,从罪犯、贱民扩散到平民甚至中产阶级,引发全面反抗。
戍卒政策是否秦帝国灭亡根本原因,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戍卒政策必然会带来危机,而这个危机在汉帝国仍然没有解除。
所以现在必须要改变现状,用本地人代替戍卒守边。
但是边疆人口稀少,局势危险,哪找那么多本地人呢?
所以就要从中原招募特定民众充实边疆。
当下中原仍然留有秦时的“计划身份”残余(见链接:《计划身份》)。
大量-1级到-4级的奴婢、徒隶渴望自由身。
而汉帝国开国以来的根本方针就是破除秦帝国计划身份约束,敲碎朝廷维持民众级别秩序。
所以给予优惠政策,大量激励-1级到-4级的徒隶拖家带口守边,同时恢复他们平民身份。
这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好策略。
晁错的战略分析非常细致,切合实际,得到了汉文帝的采纳。
策略到了实际实施阶段又会暴露大量问题,也会收获书房里无法想到的实践经验。
在应对和解决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晁错的细致、务实进一步加深了文帝对他的印象。
晁错已经完全具备了在官场上一飞冲天的条件,就差一个由头了。
PS:推荐一个优秀的历史类公众号,喜欢的朋友可以进去看看文章然后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