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三十八)
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七月,一支900人的队伍向今天的北京密云一带进发。
这支队伍里有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陈胜和吴广。
他们此时屯驻在了一个后来名垂百世的地方——大泽乡。
再后来发生的事,大约没有哪个中国人不知道,他们喊出的那句口号,更是永远流传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看下史记关于大泽乡起义的记载吧: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
在公元前209年的七月,陈胜、吴广和其余900人一起,被征发前王渔阳戍边。
陈胜、吴广都是这支队伍的小干部,叫屯长,就是五十人一队的队长。
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赶上了天降大雨,道路不通,耽搁之下肯定是要迟到了。
由于迟到就要被斩首,于是陈胜和吴广商量着我们既然左右是死,还不如反了算逑。
不过现代秦简出土后,很多大秦迷弟们指出,司马迁记错了。
因为根据秦简上记载的法律,迟到不会被杀。
法律是这么规定的:
如果徭役征召你不去,罚款一甲,去了迟到超过十天,也罚款一甲,如果碰上雨天,可以取消这次徭役。
按照这个规定,碰上大雨天,是可以酌情取消本次徭役的。
但是什么情况下算大雨可以取消行动?谁来确定这件事情?有什么标准?
这些法律都没规定,这也是古代法律的特点,模糊空间很多,很多地方要凭借个人意志来决定。
这次征召是要到北京一带的边疆驻防,属于军事行动,更不太可能随便取消。
所以陈胜、吴广和他们900人的团队,大约最轻的处罚是每人罚一甲。
一甲是多少呢,有幸的是,出土秦简里也为我们介绍了甲的价值。
一甲官方指定价是1344钱。
而一石粟米官方指定价是30钱,一个月成年男人的口粮是二石粟米。
也就是说一甲大约是罚了你差不多两年的口粮。
你猜这900个人里几个出的起这笔钱呢?
出不起钱咋办?《一封家书》一节告诉我们,欠了钱就是债务刑徒了,为帝国打工还债。
自带粮食干一天算还了8钱,不然干一天只值6钱。
欠了1344,按8天算是168天,这么长的时间这些人大约很少有人有能力自带粮食了,要官方给粮食就要212天。
所以总结下就是,迟到可以,你为帝国打工200多天就行。
考虑到还有来回的路程,所以他们基本上要当一年左右的债务刑徒。
帝国才没那么笨呢,迟到了就杀了你,谁替我们干活啊?
对于这900个不幸迟到者,服完漫长役期还得加当一年刑徒,很多人大约今后就永久的光荣加入帝国的刑徒队伍了。
其实和死刑也没太大区别。
所以他们说迟到是死,造反也是死,不如反了,实在也没有错。
史记的记载里面有几个专业名词值得特别拿出来。
一个是闾左、一个是適戍、一个是屯长。
陈胜吴广和大家一样都以闾左的身份被编进队伍,他们在队伍里当屯长,而他们这次出行的任务则是被適戍到遥远的渔阳。
闾左什么含义众说纷纭,我们不做复杂考据了,只取其中综合起来唯一说的通的王子今先生的说法。
通常来说,闾左代表的含义是不用服徭役的人,这里大约专指乡里的基层公职人员。
后世不用服徭役的人除了达官贵人,一般都是政府奖励那些贫困的人或者孤寡人士。
但是秦帝国不是这样的,在秦帝国,你不用服徭役通常是因为你身份高。
帝国的第四级的爵位叫不更,更字就是轮流服兵役的意思。
所以这个爵位的字面意思就是说有了这个爵位就不用服日常轮换的兵役了。
陈胜吴广都是屯长,屯长是五十个人的首领,也是最低级别的军吏。
《商鞅变法》一节我们告诉大家,只有成为军吏才有算团队奖的资格。
一个平民或者士级(1-4级)的低级武士,最高只能到不更。
如果你想跃升为大夫(5-8级),就必须要升到第四级不更后,放弃大部分奖励等待军吏的位子空出来。
你当上军吏后,再有机会碰上团队奖,就有机会再升一级成为大夫。
也就是说,陈胜吴广至少已经是不更,也许已经鱼跃龙门成了大夫。
900人的队伍,大约都至少是第四级的不更,甚至不排除有第五级以上的大夫。
也就是说,这是一支全员正股级干部组成的队伍,甚至可能是副科级以上干部组成的队伍。
然而这样一支股级甚至可能副科级的900人队伍,却要狼狈的被发配到千里之外的北疆。
他们是被適戍的。
在《扶苏》一节,我们给大家介绍过这个专有名词。
適戍是对身份低贱的人的一种戍边惩罚。
可能大家会有迷惑,你前面说这群人是正股级、副科级,现在怎么又变成身份低贱之人了?
其实在帝国你一个科股级小干部变成贱民很简单—被连坐了。
帝国实行的是垂直连坐法。
一个人犯了各种罪,与其相关的伍长、里长甚至往上到更高级别的长官,都要被连坐。
被连坐了最常见的处罚,就是罚钱,标准一般就是多少甲,前面说了,一甲就是1344钱。
你被连坐了,还上了钱,那就啥事也没有,还不上呢?那就成了“吏有过”群体,相当于贪污犯群体了。
吏有过群体和商人、逃亡者、赘婿等一样,都属于贱民的一种,可不就是要被適戍嘛。
可能很多朋友会问,这一切也太离奇了,不更以上爵位,那也是社会的前5%了。
適戍是要自己负担所有费用的, 900个这么高级别的人被適戍也太不可思议了。
这一切会不会是扁舟的脑补呢?
《大刀阔斧》一节为大家介绍过的赵背户村秦工程人员墓地的出土,可以作为旁证。
100多个死者大约都是修建阿房宫死亡的,大半部分都是刑徒。
但其中有19人有瓦片做的简单墓志,身份至少是平民。
这19人中有11人有爵位,其中6人是不用服徭役的不更,这6人中又有3位是作为债务刑徒被罚来劳作的。
不更有资格做吏了,还不用服徭役,他们的财产比一般人要雄厚很多。
正常情况下,他们很难因为欠政府钱被迫当债务刑徒。
他们成了债务刑徒,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连坐被几千几千的罚,从而被迫成为债务刑徒。
其实这一切不复杂,在《乱七八糟的乡里》一节我们详细介绍过,由于刑徒经济的影响,帝国基层一份事往往三四套编制,编制多了咋办?罚呗?
人多了就罚下去,罚多了再提拔,这不和水多了和面,面多了和水一样嘛。
你看治国多简单,皇帝们心想。
现在我们大体能够理解陈胜和吴广的愤怒了。
他们至少是士阶层的天花板“不更”了,如果运气好在团队里混了个什么功劳的话,也许都已经是大夫了。
在帝国的设计中,在帝国授爵制度的承诺里,他们应该已经成了吃香喝辣的人上人。
至少也是个吃穿不愁、有资格做着鱼跃龙门美梦的小资中产吧?
结果还要被记大过,背负惩罚去遥远的边疆。
然后一个迟到,一辈子辛辛苦苦一夜间成了永无出路的刑徒,你说他们能受的了吗?
一辈子受穷的人往往有忍耐力,因为他们逆来顺受惯了。
雄心勃勃高唱“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人群才是最危险的,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回到过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是喊出了900人的共同心声啊!
秦帝国到底为什么会灭亡?
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人为此发表过很多的高见。
个人以为,去秦不远的汉帝国晁错的看法可谓言简意赅而又切中要害:
秦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
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
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
是故亲疏皆危,外内咸怨,离散逋逃,人有走心。
帝国的上层建筑在开始走向膨胀、僵化的时候,倒霉的只是老百姓和底层人员。
可是慢慢的,帝国和其上层建筑越来越膨胀、僵化,那些富人、基层公务人员甚至基层干部,也都开始遭殃。
到了最后,即便是宗室大臣,也变得无法幸免。
帝国穷,帝国百姓苦,并不代表帝国一定会崩溃,很多帝国开国时都很穷,很苦。
但是只要基层人员,尤其是那些有能力带动一大片,也有能力看住一大片的基层人员觉得有干劲,有奔头,帝国的根基就是稳固的。
如果像陈胜、吴广这样充满了组织能力的人,也感觉到痛苦和失望,那帝国就会变得很危险。
而如果陈胜、吴广这样的人,辛苦奋斗一辈子得来的成就,眼看着就要化为乌有,那么帝国随时都会崩塌。
因为这群人是任何一个帝国得以维系的最有力的中坚力量。
以他们的能力、毅力和号召力,如果帝国不能给他们一个说法,他们就会给帝国一个说法。
他们是帝国最最重要的支持者,如果旧帝国不能让他们支持,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支持一个新帝国。
帝国不是好端端的,然后被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就突然垮掉的。
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的时候,刘邦在干什么呢?
他已经在芒砀山中落草为寇了,而且应该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因为他的人是去骊山途中忍不住逃亡的,离陈胜吴广起兵的时间至少大半年了。
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的时候,英布在干什么呢?
他也已经成为了盗匪,大约也在哪个地方落草为寇,而且应该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因为他是到了骊山服役以后,和一帮子不安定份子搞到一块的,离陈胜吴广起兵的时间至少大半年了。
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的时候,彭越在干什么呢?
他早就是盗匪了,在巨野湖里当了逍遥乐活的水大王。
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的时候,桓楚在干什么呢?
他也已经是盗匪了,而且手下人不会少,会稽郡守都想召他举大事。
陈胜、吴广如果只有900个人,他们振臂一呼那真的是几只小蚂蚁。
随便一个郡县级武装就足以轻易的捏死他们。
可是帝国到处都是刘邦、英布、彭越和桓楚这样的武装团伙,随便谁振臂一呼,都会彻底打碎帝国!
几年后,刘邦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平民皇帝。
英布和彭越成了诸侯王,要知道当时赢到最后的诸侯王就7个。
桓楚名声不响,可是他是被会稽太守当成和项梁项羽同等重要的江湖势力去邀请的。
这样的人,无疑都是才华横溢的人。
在一个稳定的帝国里,刘邦、陈胜、吴广、英布、彭越、桓楚,这样的人是帝国最主要的支持者。
现在,他们都成了帝国最主要的反对者。
他们辛苦奋斗一辈子,看不到出路和前途,只看得到无处不在的阶级滑落的风险。
你说,当他们面对那些天生豪贵的皇帝和大家族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