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章邯领衔秦军


汉帝国的创建之群雄逐鹿(七)
公元前209年的九月,据说有数十万的张楚军在将领周文的率领下向西进发。
这支部队的进攻路线是沿着黄河西上,经函谷关到潼关,然后沿着渭河一路向帝国首都咸阳进击。
帝国的另一支部队在吴广的率领下已经围困了重镇荥阳。
荥阳在当时隶属三川郡,大体上就是后世的虎牢所在地,是黄河沿线从中原平原进入洛阳的必经要道。
更重要的是,荥阳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敖仓,首都附近大批部队与刑徒们的粮食,都要靠敖仓转运。
因此秦军在三川郡的主力部队都去支援了荥阳,被包围在这里。
正因为吴广的部队包围了荥阳,导致一路上帝国已没有地方部队拦截。
周文率领的张楚军主力迅速攻克了函谷关,西进到了离首都咸阳很近的“戏”。
现在的帝国没有选择,必须马上派出中央军与张楚军决战。
张楚军入关的部队人数有多少呢?史记记载是有几十万。
要知道二十万也是几十万,九十万也是几十万。
秦末的第一场战略大决战,也是帝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场生死决战,双方的作战人数都是一笔糊涂账。
只能说在那个连纸张都没有的年代,相关军事细节的原始资料几乎都没有留存下来。
在史书上看到的整个秦末汉初的战争,军队数量基本上就是一个随口这么一说的数字。
这个时期的战争各方的军队人数,基本上属于连考证的意义都没有,所以整个连载我们对于各方的部队数量,也就只好用一些含糊的数字或者大致的推论带过。
周文的部队从集结到入关再到挺进到咸阳附近,总共大约也就耗时一个月左右。
以当时的集结能力和指挥水平以及后勤能力,这么短的时间跨越千里投送,能有十万人就不得了了。
而且这十万人里,属于作战部队的数量只会更少。
不过没有证据,我们并不打算深究这些数字的准确度。
关于此时帝国方面的作战部署,在史书也成了一个故事。
据说帝国首都一片混乱,无兵可派,好在替帝国监造始皇陵和阿房宫的少府章邯站了出来。
他献了一条奇计,说我这里修墓和修宫殿的刑徒们有好几十万,给他们兵器把他们组织起来,不就有一支部队了吗?
于是皇帝和大臣们终于如梦初醒,帝国也因此得救了。
这个故事基本上是后来也算修成了一半正果的章邯一系的说法,问题是这样的故事明显夸大了章邯的作用。
史记里记录的很清楚,就在五个月前,帝国开启军队大改组,从全国各地调派了五万人进京组建中央军。
就算中途被陈胜起事所打断,已集结到首都的部队加上首都原有的部队,三万左右总是有的。
这支部队都是由立过战功,有过爵级的“材士”组成,作战素质上肯定有保证。
以这支部队的数量,短时间保卫首都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而帝国北边还有一支部队,也就是所谓的长城军,之前由扶苏和蒙恬率领,扶苏、蒙恬被杀后,由副将王离率领。
这支部队我们先不管具体人数多少,毕竟是成建制的,通过秦直道不用半个月就足以集结到首都。
帝国这两支部队都是由精英组成的,战斗素质肯定是同时期相对拔尖的,对手则是训练和纪律性相对差一些的农民军。
帝国很少常备军,此时钢铁兵器也没有普及,所以其中央军、精锐边军的战斗力相比农民军,确实不像后世那样有压倒性优势。
但是以帝国首都附近的军队储备,也实在不太可能出现史书所描述的戏剧性场面。
在第一节我们就有过介绍,汉帝国有了类似实录的《著记》,资料相对丰富,而秦帝国的原始资料,大约留下来的极其稀少。
因此,我们看到陈胜的张楚政权,尽管完全是个草头班子,但是其大致的部队调派都记录得比较完善详细。
而秦帝国连基本的部队序列我们都弄不清楚。
张楚军留下来的败军之将一个又一个,名字都记不过来,帝国的将领我们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
所以,对于帝国在存亡之际的整体战略,我们只能根据当时帝国的实际政治经济军事背景,通过基本的政治经济军事规律,去做些简单的推断。
面对张楚军的逼近,帝国现在的主要问题应该不是有没有部队,而是该以哪些部队出战,谁来指挥部队出战。
帝国现在有两支可用于出战的部队,一支是刚刚集结组建的中央军,一支是北边的长城军。
眼下的局面,第一个想到的思路当然是调北方部队南下,与中央军会师。
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下秦帝国灭亡连载的《沙丘之谋》和《休克疗法》两节,我们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由于帝国的休克疗法,关中的普遍民众都遭遇了一次洗劫,他们对于帝国有着巨大的不满。
长城军是以关中民众为主体的部队,再加上张楚政权以扶苏为旗帜,散布胡亥篡位扶苏的宣传。
所以从帝国的角度来看,长城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值得怀疑,不太敢在这个时候以长城军为主力。
如果长城军暂时不出动的话,那么首都附近中央军的人数就有些不足。
尤其是敌人已经打到京城边上了,帝国的战略目标肯定不是单纯的守住京城,而是要尽快的消灭叛军。
所以帝国必须要尽可能的补充更多的部队,这才有了放开军队限制,大量征召在骊山、阿房宫做建设的刑徒和贱民们,给予他们正规军的编制。
现在部队的组成的问题已经差不多解决了,但是还有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谁来作为领军的主帅呢?
或者说的更准确点,应该以哪个系统来作为平叛的负责单位呢?
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因为这牵涉到帝国的两个系统间的争斗,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行政系和军功系。
我们先看下最终实战的上层将领人员组成。
这支部队已知的领导层主要有以下三人:
首先是主将章邯,他此时的职务是少府。
这个职务主要是主管皇室财政与皇室工程,是个典型的行政口官员。
接下来帝国又派遣了司马欣和董翳增援。
司马欣的职务是长史,秦末汉初的官职,冠以“史”字就是类似现在的文书、书记的意思。
长史大体可以理解为某个帝国部委的办公室主任,属于标准的行政口官员。
董翳具体的出身史记没细节资料了,汉书说他是都尉,姑且算是军功系出身。
也就是说,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多是行政口干部,只有三号人物才可能是部队出身。
这样的部队上层配置不同寻常,围绕着部队将领的组成,很可能经历过多方的反复博弈。
因为按照正常的帝国军事制度,很难由文职官员领衔出征。
帝国从上级到下级,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尉—司马—侯的部队干部序列。
由于帝国常备军数量很少,所以这套干部班子平时其实都是光杆司令,手下没有士兵。
当遇到了具体的军事任务以后,帝国中央军区或者地方军区都有权发出征召令。
此时这个干部体系才会运转起来,按照编制负责部队的集结和管理。
遇到中央的军事任务,帝国会指派将军负责整个战斗的指挥,而且中央层面,将军通常也是常设的。
了解了这套体系,我们就很难相信什么帝国一时没有会打仗的人了,不得已一个政府里的章邯站了出来,结果章邯居然还是个打仗奇才一类的说法了。
帝国的部队数量也许不见得够,但帝国部队是绝对不缺干部的。
此时需要我们回顾下秦帝国灭亡连载的《商鞅变法》和《吕不韦》两节了。
长期以来,帝国形成了两个比较大的对立的派系,分别是以外国客卿团队为主体的行政系和以本土大族为主体的军功系。
由于外国客卿的初始级别是国君定的,所以从国君的角度更愿意大力扶持外国客卿团队。
经过了上百年的漫长博弈,在行政体系,外国客卿身份的大佬搭建的团队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我们必须要说明下,这里说的外国客卿团队,并不代表其成员都是外国人。
在《嫪毐之变》里我们就解释过,为了博取功名前程,本土秦人也会大量依附于外国客卿所在的团队。
所以遇到大规模的军事任务,领导班子的搭建就会很敏感。
因为打仗是有团队奖的啊!
只要仗打赢了,团队的官员们就都有机会大大的升级。
即便没打赢,只要也没输,那还不就是战报怎么写,首级怎么摆的事么?也未必没机会升级。
在刚变法完的时候,一般领衔出征的都是王室成员。
之后就逐渐的变为以军事将领为主的军功系领衔,慢慢的行政系类的人也开始染指。
因此面对帝国的军事行动,行政系和军功系为了出征大军的领导权,往往会争斗一番。
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说率军屯驻上郡的蒙恬提出,他的部队需要渡过黄河去和匈奴干一架。
李斯代表行政系就提出坚决反对。双方为此唇枪舌战,大道理说得一套一套的。
但他们争的根本点,多半还在于军功系想要立功升爵,行政系不肯罢了。
上一次争斗是军功系赢了,始皇帝赞同帝国在上郡的部队渡河作战,开疆拓土。
这一次的局势则有所不同,军功系的强势代表扶苏和蒙氏家族刚被清洗,行政系处于上风。
所以尽管帝国还有一大堆没事挂个空衔的军队干部在翘首以盼,这次平叛大军的主要领导,都给了行政口的人。
看起来冯去疾、李斯、冯劫等等行政系的大佬们,都认为中央军作为正规军,打一帮泥腿子,胜算很大。
这几个大佬当然已经不再需要升爵了,但是他们的子孙和下属们都在等着这大好机会呢。
既然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又确实有需要,那当然要把主导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事态的发展似乎也完全符合他们的预期。
帝国中央军一出面就重创了张楚军的主力,周文仓皇退往函谷关一线。
随后帝国整顿准备了两个月,万事俱备之后迅速东出发起雷霆一击。
只用了一个多月,帝国中央军就连战连捷,张楚政权彻底败亡。
一切似乎都顺利得令人兴奋。
然而,当时间再过那么两三个月,所有人都再也笑不出来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