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秦汉系列汉帝国的创立之群雄逐鹿(八)
公元前209年的12月,章邯率领的帝国中央军接连打败张楚军,陈胜被杀。
这支部队是中央在四月才开始筹建的,九月张楚军打破函谷关,这支部队才紧急集结成军。
接下来为了确保一击制胜,帝国又给予了这支部队以充足的休整时间。
大约至少到十一月,这支部队才正式出发,向东进攻。
只用了一个月稍多一点的时间,这支部队就连战连捷,彻底灭亡张楚政权。
上面这张图就是帝国剿灭张楚政权的战斗经过图。
中央军首先在咸阳附近与周文率领的张楚西征军决战,重创张楚军。
接下来,中央军沿黄河东进到函谷关一线,也就是今天的三门峡一线,在曹阳和渑池连续两战,彻底击溃张楚军周文部,周文自杀。
中央军的强大压力下,围攻荥阳(大约今天的郑州一带)的张楚军发生内讧,田臧火并了吴广。
中央军继续东进到荥阳,连续战胜张楚军荥阳部,田臧、李归战死,邓悦兵败逃回首都被陈胜处死。
中央军又迅速南下,在许县(今许昌地区)继续击溃张楚军伍徐部。
接下来中央军继续南下直扑张楚首都陈县并接连获胜,蔡赐、张贺先后战死。
陈胜向东逃往安徽亳州一带,中央军紧追不舍,最终陈胜的车夫庄贾杀死了陈胜。
同时,中央军的一支分部向西在南阳收降了张楚军宋留部,保证首都东南边的南阳-武关防线的安全。
至此,中央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看上去,这支部队实在是战功彪炳,帝国的军队仍然是所向无敌。
而且这支无敌之师接下来似乎还要继续无敌下去,因为这支部队还在不断获胜。
然而,胜利的战报越发越多,主帅章邯和帝国君臣们的心,只怕也越来越凉。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呢?
战争就是通过武力的方式达到一定的战略诉求。
帝国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准备,投送一支庞大的部队到河南一线的战场,必然有其明确的战略诉求。
我们有必要回顾下秦帝国灭亡连载的《大刀阔斧》一节,了解帝国的现状。
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
皆令自赍粮食,咸陽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
秦二世大举改革中央军编制,新增了五万部队编制其中还包含一定数量骑兵,导致首都的粮食需求大增。
首都的粮食转输需求量很大,首都方圆三百里范围内都处于粮食紧缺状态。
至少三四年前的始皇帝时期,帝国就开始大举从关外向首都附近发役。
所以从那时起,帝国在荥阳的敖仓就成为至关重要的转运仓库。
陈胜起兵后,这条运输线路显然就彻底断绝,到现在已经整整半年,我们可想而知首都周边这半年过得有多苦。
帝国在如此困难局面下,给了章邯两个月的时间整顿部队,其战略诉求极其明显: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敖仓向中央的转输。
现在敖仓已经回到了帝国的手里。
可问题是敖仓不是个聚宝盆,它不能变出粮食来。
敖仓只是个转运仓库,意思是从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带把粮食统一运输到这里,然后在这里上船走黄河-渭河水系往统一往首都运。
那个时候的黄河上游水土流失远没有后世严重,黄河在洛阳到三门峡这段的淤塞也远没有后世严重,所以黄河水运还比较轻松。
张楚军占据了敖仓至少四五个月,使用这里的粮食支撑了周文部吴广部这几个月的军事行动。
也就是说,秦军夺回来的的敖仓,大致上已经空掉了。
所以中央军的军事行动,目标并不仅仅是夺回敖仓或者击杀陈胜。
秦军的首要战略目标是要恢复敖仓向中央的转输,如果这个目标不能达到,那你赢了再多,就是一串战报而已,毫无意义。
而要达到这个战略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漂亮的战报,需要的是扎扎实实荡平一切叛乱武装,恢复当地的秩序。
但这个目标实在太难实现了。
中央军灭亡张楚后,主力北上开始围困临济,力求消灭固守临济的魏王咎和周市。
为什么中央军要围困临济呢,我们看下地图就知道了。
临济在被毁的魏国首都大梁北边,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今天的开封,这里的地理位置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中原的中心,真正的中原腹地。
上一节介绍了,陈胜称王后就立即派周市北上临济一带开拓。
但是周市一到地,就想尽办法拉起魏国王室后裔魏咎自立门户。现在他们已经混成了一定模样,首都在临济。
临济不拿下来,河北、山东和江淮这些地方的粮食就无法运到敖仓,帝国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
中央军主力只能北上临济,可这边才北上,南边就出事了。
张楚军余部吕臣又组织起了一支上万人的部队,收复了张楚首都陈县,杀死庄贾替陈胜报了仇。
尽管中央军马上派遣了一支部队又夺回了陈县,但是吕臣的部队早就撤走了。
中央军主力在临济,根本无力去追击这支流动作战的部队。
这也就意味着整个河南依旧处于混乱状态,帝国的部队大约也就能在陈县,荥阳等少数大城市立足。
广阔的农村地区,以中央军这点部队,根本就是胡椒撒进了面里,一点浪花都起不来。
也就是说,在富裕的河南地区收税和恢复秩序的事遥遥无期。
而更令人焦急的是,随后,章邯的中央军就被牢牢的拖在临济好几个月,毫无进展。
为什么之前势如破竹的中央军此时却停住了脚步呢?因为他们碰到了硬茬。
此前中央军之所以战报看起来很好看,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陈胜的部队已是一盘散沙,很容易被击败。
我们看到陈胜的嫡系部队,大体上有首都部队,周文部和荥阳吴广部等三支实力较强的部队。
结果是这三支部队没有形成任何配合,谁也不管谁,从头到尾各自都在孤立的作战。
陈胜的势力范围撑破了天也就三分之一个河南,部队还被至少一分为三,你说力量还能剩多少呢?
而天下当时有很多的部队,河北,山东,安徽,苏北等等地方,到处都是起事的部队,大多挂着张楚旗帜。
可问题是张楚面临大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半分出力的打算。
张楚军这样一盘散沙又势单力薄的状态,被装备精良单兵素质明显高一筹的中央军各个击破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相反,章邯在这个战斗过程中,未必打得有多好。
因为章邯打到后面,被迫向中央要援军,中央又加派了司马欣、董翳的援军过来。
这说明章邯在此前的连续战斗中损失不小,中央为了达到尽快恢复转运的战略目标不得不继续增兵。
上一节我们就仔细介绍了,帝国是有完整的军事干部体系的,但是领衔出征的是行政口的章邯。
基于帝国的军功授爵制度,这支部队的领导班子里,只怕大量安插了行政口的人。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说起外行指挥内行,大多都认为这样的效率只怕不会很高,结果多半不好。
那二千年前像章邯带着行政口干部指挥中央军这样典型的外行指挥内行,效果只怕也不见得就会好。
对于章邯来说,他刚到部队,做的最多的也许就是不断催促。反正就是快、快、快。
帝国中央的要求固然是快快快,但是这样不顾一切的快速进击,大约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章邯第一次出击已经把刑徒、贱民都带上了一大批,现在帝国又再次增补援军,显然,帝国已经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
首都的君臣都在等着前线的将领传来真正的捷报:一船船粮食被运到首都。
然而他们等来的,只能是一船船粮食被不断的运往前线。
那时候攻城的技术能力整体都不太强,中央军一时拿固守临济的魏军没有办法。
这个时候有两种战略思路:
一种是兵分多路,利用部队质量优势,向河北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的主要叛军不断进击。
但是章邯万不敢执行如此冒险的军事计划,中央军大约也没有能力去稳定地方秩序。
所以,章邯只能采取第二种战略思路,也就是围点打援,以临济为诱饵,争取多消灭几支援军,多消灭点叛军的有生力量。
这种思路说起来挺好听,但其后果就是河南河北山东江淮等广阔地区的局势快速糜烂。
围城大约四个月后,公元前208年的5月,章邯终于等来了敌人的援军。
新成立的楚国也派出了项它、齐国派出了田巴率领部队赶到,这支部队被打败后,齐王田儋亲率齐军赶来救援,城中周市也带部分部队出城配合,准备与秦军决战。
此时,章邯通过夜战偷袭的方式,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联军大败。齐王田儋、魏国的实际控制人周市都战死。
魏军失去了外援和大部分部队,再也无力坚守,临济投降,魏王咎自杀。
至此,中央军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又多了几份好看的战报,军功簿上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这样的胜仗的意义真的很大吗?
与张楚作战时是秋风扫落叶,与魏、齐、楚联军作战时已经演变为持久战加主力决战,接下来章邯抬眼一望,只怕一口老血就要吐出来。
因为几个月间,天下早已风起云涌,一个个更加强大的敌人在迅速向他涌来,中央军也逐渐开始打败仗。
秦军一直胜多败少,但无论是前线的统帅还是后方的君臣,其实都知道,这支部队已经输了。
因为无论是章邯还是皇帝还是冯去疾李斯等大佬都很清楚,单凭这支中央军,已很难达成原定的战略目标了。
我们常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
帝国中央军的不败而败,很形象的为我们揭示了这个基本原理。
帝国的失败,是基层的溃败,是几十年失败累积起来的大崩溃,《秦帝国的灭亡》连载三十多篇,就是希望能对此管窥一二。
帝国的地方到处都是不满的人群,到处都是不惜一死以博功名的投机分子,愿意造反的武装力量数以十万计。
帝国打赢了那么多仗,杀了那么多人,却震慑不了更多的人,不断有人过来以死相拼,那你嬴再多的仗又有什么意义呢?
部队越打越弱,越打越饿肚子,越打越士气低落,而敌人却越打越强,越打越多。
帝国已经注定要走向命运的终点,剩下的时光只为留给人们那最后的一抹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