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宝马i3,可不是那台“圆滚滚”的另类i3了,它是由华晨宝马国产,真正意义上的一台电动版3系。而当被赋予3系标签的那一刻,操控性这一硬指标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今天的试驾车型为2022款 e Drive 35 L版本,0-100km/h的加速时间6.2秒,并配有原厂防倾杆,指导价35.39万元。如果您觉得这还不够,可以选择具有更高规格动力的2023款 eDrive 40 L版本,当然价格也会有一定的上升。
与燃油版3系极为接近的外观
i3的外观设计与改款的3系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只是在一些细节之处彰显其电动化的身份,比如封闭的格栅、带有蓝色外圈的宝马LOGO,除此之外,你几乎找不到其它不同的地方。前包围带有主动进气控制,能够有效降低0.03Cd风阻系数。
“天使眼”LED大灯为最新的样式,内部配备了“倒L型”日间行车灯带,精致化效果很强。大灯组标配自动头灯功能,而自适应远近光则需要额外花费9100元进行选装。
车名中的字母“L”表明了其长轴距的身份,长宽高分别为4872/1846/1481mm,轴距达到了2966mm,相比特斯拉Model 3和蔚来ET5有着明显的优势。另外,快充口被放置在了副驾驶一侧的后翼子板处。
原车标配为18英寸轮圈,而我们这台试驾车选装了19英寸低风阻轮圈,价格为1.43万元,视觉效果上明显更加饱满,如果您预算充足,千万不要犹豫。前轮规格为225/45 R19,后轮规格为245/40 R19。
车尾的设计营造出了较为精致的视觉观感,带有蓝色装饰的后包围在彰显其新能源身份的同时,也有着不错的运动效果。3D立体悬浮LED尾灯简约且充满辨识度,并带有尾部日间行车灯功能。
够科技的内饰
内饰设计无需多言,标准的家族化风格,一体式悬浮曲面屏最早在宝马iX车型上出现,随后在i4上搭载。目前该屏幕已经在逐渐在宝马全系车型上配备,当然这台i3也是其中的一员。
M样式的“丁字裤”方向盘也是老演员了,无论是盘辐的大小、粗细以及用料层面,在同级当中都无可挑剔。唯一不足的就是方向盘的四向调节均为手动,档次感欠缺了一些。
12.3英寸液晶仪表和14.9英寸中控屏幕组成的联屏向主驾驶一侧倾斜,体现出了以驾驶员为导向的设计理念。中控屏幕内置iDrive 8 操作系统,各个界面色彩的渲染非常到位,足够的细腻。另外,iDrive 8 操作系统增加了腾讯小场景2.0、微信车载版等常用App,实用性非常不错。
乘坐感受上,i3相比3系来说车内的地台要略高一些,但通过更全面的人机工程学设计,空间并未有太多的影响。前排座椅的填充物厚实,两侧的护翼也能够很好的包裹住身体,手动腿托也是个提升舒适性的加分项。
这是台电车?
e Drive 35 L版本采用了后置单电机布局,拥有第五代eDrive技术,电机最大功率286马力,峰值扭矩达到了400牛·米。电池容量为70kWh,C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526km,官方公布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为6.2秒,与燃油版的330i车型相同。
在电动化时代,宝马依旧有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驾控感受,如果让我对这种感受进行总结的话,那么“与燃油无异”是最为贴切的表述。这台i3拥有COMFORT、SPORT和ECO三种驾驶模式,而我更愿意将车辆调整至COMFORT模式,在该模式下,整体驾驶感受几乎与燃油车没什么区别,加速踏板精准又细腻,不会有任何突兀的感觉,能够以足够平稳的动作将速度提升,这种线性的加速感受真的是很诱人。
切换至ECO模式,动力的释放相对来说就会削弱和迟缓一些,此时加速踏板的回馈力度会稍微增加,动能回收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加,平顺性还是没问题的。倘若你此时需要加速超车,深踩加速踏板,动力也会瞬间释放,推背感随之而来,但绝不是那种令人眩晕的感受。除此之外,这台i3还有单踏板模式,不过初次接触还是需要适应一下。
动能回收还拥有自适应模式,该模式的逻辑与ACC自适应巡航相似,它可以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来调整回收的力度,当前方车辆距离较远或没有刹车迹象时,它会减弱回收力度;而当前方车辆较近或刹车时,它会增强回收力度,城市通勤还是挺方便的。
这台i3的重心相比燃油版3系低了44mm,并且还配有后桥防倾杆,所以有着更加优秀的操控感,不过在城市当中或许感受不到,更多的还是在赛道中见真章。厚重的底盘质感依旧是宝马的拿手好戏,悬架在面对大幅度颠簸时,车辆的冲击感能够被很好的抑制,悬架也能够快速的屏蔽掉振动,并且车辆也有着非常出色的贴地感。转向手感力度适中,相当的“润”,扎实的手感也提供了出色的指向性。
总结:
这台宝马i3与燃油版3系在外观和内饰上保持着高度一致,这样的逻辑也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方面能够让人觉得虽然这是一台电动车,但它依旧能够给予他们燃油车的感受,而反方则会觉得缺少新意,相比新势力来说要保守,甚至油改电。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如何呢?请在评论区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