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依森 编辑/毅然 校对/吴江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403篇健康推文
猴痘之所以被命名,原因为它于 1958 年首次在研究猴子群体中发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通疾病,世界第一例人类病例于 1970 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出现,后非洲平均每年发现几千例病例。猴痘症状
发烧
畏寒/寒颤
出汗
剧烈头痛
肌肉酸痛
背痛
极度倦怠
淋巴结肿大(如耳周、腋窝、颈部或腹股沟等处)
皮疹或皮损
皮疹通常在发烧开始后的一到三天內开始出现,皮损状况常为是扁平或略微隆起,充满透明或淡黄色的液体,之后会结痂、干燥和脱落。
此外,皮疹往往集中在脸部、手掌和脚底,嘴巴、生殖器和眼睛也有可能会出现。
猴痘传染途径当与受感染动物接触时,就有机会感染猴痘,猴痘动物宿主包括囓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至于猴痘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患有猴痘的人在出现症状时具有传染性(通常持续 2 至 4 周),若接触到患者的皮疹、体液、结痂则容易受到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或餐具等物品也可能感染。而口腔溃疡、损伤或溃疡也可能具有传染性,这代表猴痘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因此,像是卫生工作者、家庭成员和性伴侣等具有传染性的人之密切接触者,感染的风险更大。此外,猴痘病毒还可以从怀孕的人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或在出生期间或出生后通过皮肤接触从受感染的父母传播给孩子,而目前尚不清楚无症状者是否会传播这种疾病。感染猴痘风险人群、致死率接触感染猴痘动物或猴痘患者都有较高的感染风险,新生儿、儿童和有潜在免疫缺陷的人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猴痘症状和死亡风险。猴痘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皮肤感染、肺炎、精神错乱和眼部感染,这些都可能导致视力丧失,近期在疫情流行国家约 3-6% 的报告病例导致死亡,通常是儿童或可能有其他健康状况的人,不过通常致死率会有高估的状况。
猴痘治疗方法猴痘症状通常无需治疗即可自行消退,治疗过程中应著重于照顾皮疹,应让皮疹处保持干燥,需要时可用敷料覆盖保护,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牛痘免疫球蛋白 (VIG) 可用于严重病例。此外,一种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tecovirimat,商品名为 TPOXX)也于 2022 年 1 月获批用于治疗猴痘。如何预防猴痘避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可预防感染猴痘,若有必要与患者接触,可注意以下事项:
靠近患者时应佩戴口罩
避免接触患者皮肤、皮疹处(若需接触请使用一次性手套)
定期清洁双手、用温水和清洁剂清洗患者的衣服、毛巾、床单和餐具
此外,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所引起的罕见传染疾病,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接种天花疫苗能提高保护力至约 85 %。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